珊瑚为何很重要?这五件事一定要知道
信息来自:https://www.newsmarket.com.tw · 作者:林慧貞 · 日期:27-03-2017

2016 -03 -30

澳洲大堡礁的珊瑚因为海水温度上升,正面临15年来最严重的白化,无独有偶,台湾的珊瑚也面对死亡的威胁,海巡署上周在东沙国家公园环礁,查缉1万5千公斤被盗猎的珊瑚和贝类,其中不乏珍贵的深海珊瑚。

从小到大,许多教科书都说珊瑚很重要,但是到底珊瑚对环境有多重要?为什么会被称为“海中的热带雨林”?白化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那么多陆客喜欢花莲红珊瑚?上下游整理访问多位珊瑚专家,以及台湾研究员在澳洲拍摄的第一手珊瑚白化照片,解析这个地球活化石的前世今生。
 
大堡礁珊瑚白化狀況(圖片拍攝/鍾文松)

珊瑚是动物不是植物

有些珊瑚形状像树枝,长期固着在海中,许多人会搞不清楚到底是动物还是植物,其实它们是不折不扣的动物,由骨骼和珊瑚虫组成。

我们看到的“一株”珊瑚,体表上有成千上万个珊瑚虫,是一种构造简单的生物,没有心脏,无法移动太长距离,只能固着在某处,成长时会不断分泌碳酸钙,形成骨骼。平常在花莲艺品店中看到的珊瑚,其实是骨骼,已经没有生命了。

同一株珊瑚身上的珊瑚虫都是超级连体婴,每年春天时,珊瑚会在海中集体释出精卵,受精成功后制造出第一只珊瑚虫,附着在海底,不断分裂生殖,一只变两只,两只变四只⋯⋯,每只有自己的器官,不过因为虫体是连在一起的,若有疾病就会很快蔓延。这样的知识其实也是在19世纪末才确立,一开始科学家也以为珊瑚是植物。

珊瑚的颜色哪里来?

由于珊瑚虫难以移动,只能靠触手捕捉自动上门的浮游生物,非常被动;不过俗话说,出外靠朋友,珊瑚的超级好朋友就是藻类。

珊瑚虫和藻类喜欢礼尚往来,珊瑚虫代谢时,会释放出二氧化碳以及氮、磷等,正好成为藻类的养分,藻类则用光合作用时产生的氧气和有机物回馈,彼此互利共生。

虽然大家看到的珊瑚有红澄黄绿蓝靛紫,不过许多珊瑚虫本身是灰白色的,之所以有这么绚丽的颜色,大部份是靠住在身体里的藻类,散发出的颜色。

由于共生藻必须行光合作用,许多珊瑚都分布在阳光可以透得到的地方,大约水深200公尺内,不过也有些深海珊瑚自立自强,不靠藻类提供养分,因此可住在上千公尺深的海底,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昭伦说,这类深海珊瑚的颜色有红、紫等等,都是珊瑚虫本身的颜色。

珊瑚是海底热带雨林,生物的避风港

别以为珊瑚只会当沙发马铃薯,躺在海底不动,它们可是许多海底生物重要的避风港,鹦哥鱼、粗皮鲷、雀鲷等等以藻类为食的鱼类,会到珊瑚附近吃共生藻类,或是利用相近的体色,躲避天敌追缉,而这些小鱼又会引来其他生物和大鱼,成为一个丰富的生态系。

陈昭伦估计,一个珊瑚礁生态系里面,可以达到1500个鱼种,而台湾珊瑚礁可以观察到600~800种鱼,生物多样性相当丰富,也因此有“海底的热带雨林”之称。

珊瑚也是天然的活化石,纪录海岸的变迁,珊瑚长出骨骼时,会把海底状况一起“写进去”,例如海底地震,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教授戴昌凤说,有些珊瑚可以活上千年,分析珊瑚的骨骼,可以得知海洋的历史变迁,而被抬升到陆地上的珊瑚,更能让地质学家了解地表千万年来的变动,可说是活历史。

珊瑚白化不等于死掉,但是严重的警讯

至于常听到的珊瑚白化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珊瑚白化不等于死掉,白化指的是因外在环境改变,共生藻纷纷离开珊瑚,因此珊瑚的颜色从红澄黄绿蓝靛紫,褪回原本的珊瑚虫颜色,也就是灰白色。

共生藻离开后,珊瑚还可靠着捕捉浮游生物过活,不会马上死亡,若环境变好了,共生藻会自动回家,即使只剩10%珊瑚虫还活着,都可以慢慢分裂生殖恢复原先状况;可是若长期白化,珊瑚会渐渐衰弱,珊瑚虫可能被吃掉、烂掉,最后整株珊瑚死亡,白化可说是珊瑚用生命发出的最后求救讯号。

珊瑚喜欢在20-28度C的水域,低于18度或超过30度就可能白化,过去三个月,澳洲大堡礁水温都高达30度以上,是继2002圣婴年后,最严重的珊瑚白化现象,连带摧毁了当地鱼类的避风港。

在澳洲昆士兰大学做研究的钟文松,日前到蜥蜴岛海洋研究站观测,拍下数十张珊瑚、海葵白化照片写道,“以往棕黄色的枝状珊瑚是黄色雀鲷赖以隐蔽的堡垒,如今雪白的珊瑚枝条却让原先的住民因为鲜明的黄白对比成了显著的目标。再如红棕色天竺鲷原先住在棕色珊瑚屏障里,当原先赖以隐蔽的珊瑚尖端逐渐白化,使得鱼群必须拥挤地瑟缩在那一息尚存的珊瑚基部,压缩了天竺鲷安全生活的空间。”

除了气候变迁,人为造成的泥沙淤积,乃至于最近发生的德祥货轮漏油事件,都是导致共生藻离开或珊瑚生病的原因,戴昌凤预估,今年是圣婴年,到了夏天,台湾大概也难逃大堡礁命运,若白化超过一周以上,珊瑚就很容易死亡。

为什么要盗猎珊瑚?

不过除了担心气候暖化,台湾珊瑚更迫在眉睫的问题是盗猎。上个月海巡署首度到台湾重要的珊瑚栖地,东沙国家公园查缉,破获1万5千公斤珊瑚和贝类,五颜六色珊瑚堆在甲板几乎满出来,让陪同追缉的陈昭伦瞠目结舌,也解开心中长期的疑惑:为何东沙水质干净清澈,珊瑚却迟迟没有恢复迹象。

此次查获的包括深海珊瑚,深海珊瑚骨骼发育比较慢,一年可能长不到0.3厘米,相对于浅海的珊瑚,骨骼比较致密,如同象牙,价值更高;珊瑚若是在海中断裂,还能飘浮到其他地方,自行固着繁殖,无奈的是,这批被盗猎的珊瑚,已经被放在甲板上晒干了,毫无生存可能。

陈昭伦说,许多人喜欢收藏珊瑚当摆饰,显示气派,而花莲艺品店中常见到的红珊瑚,可能不是真正价值高的深海红珊瑚,而是它的亲戚,盗猎者用漂白水让珊瑚变白后再染色,鱼目混珠。

珊瑚的死亡,消失的不仅是一整个生态系,还是千百年的历史,陈昭伦说,目前台湾发现年纪最大的活珊瑚在绿岛,从西元1200元宋朝时期即有,但最近因为环境污染,生长状况不佳。他感叹地说,不管是东沙盗采、漏油事件和环境破坏,都显示出台湾是个陆封型的海岛国家,长期忽略海洋发展。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