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行出手太轻 家债野马难驯?
信息来自:南洋商报 · 作者: · 日期:16-11-2016

2013-07-15

马来西亚的家庭债务,在过去数年快速攀升,而增长的幅度都超越了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家庭收入。

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的家债规模已经高达7843亿9450万令吉,占GDP的82.9%,如果再不适时出手勒住这匹野马,家债在2018年的比重将直冲97%!

然而,国行早前祭出的“连环三拳”,力道是否够强?

国行软着陆招数 市场看法两极

我国家庭债务向上势头汹汹,促使国家银行不能坐视不理,近日再度出招打压。

但国行“软着陆”的招数,却没能完全获得市场认同,觉得国行应给予重拳出击,才能立竿见影。

国行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家债规模截至今年3月达7843亿9450万令吉,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2.9%。

对于这7800亿的债务规模,到底是个怎样的概念?在《南洋商报》整理来自官方和民间的看法后,不难发现两极化的观点皆存在。

最近几年,在家债的数字逐步增加之际,就已经有人炮轰情况已岌岌可危,但有者则辩护仍处于可控制水平。

他们在细数论点时,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家债继续以强劲的势头攀升。

根据国行年报,我国家债在2008年的规模为4721亿令吉,相当于GDP的63.9%。在过去5年,家债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2%。

另一方面,我国统计局今年3月公佈的《2012年家庭收入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每月平均家庭收入,从2009年的4025令吉,增加至2012年的5000令吉,每年增幅达7.2%。

上述两个数据的增幅可明显看出,我国家庭赚取越多收入的同时,借贷也就越多,而贷款的涨幅更是超越收入增加的幅度。

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要监管单位,国行这几年一直都有点出家债每年增长的趋势。

惟该单位同时也认为,银行体系可继续良好支撑家债的信贷素质,加上就业与收入前景稳定,也有助家庭面对债务压力。

加强银行放贷更负责任

无论如何,节节上升的家债,终于促使国行在2011年开始出招,祭出数项措施,勒住这匹快要脱缰的“野马”,当中包括收紧信用卡条例、个人第3项房屋贷款顶限为70%,以及根据净收入审批贷款资格等。

根据媒体报道,国行总裁丹斯里洁蒂在7月5日的汇报会指出,国行在年报曾强调,家债一直在提高。

“尽管还未到警戒水平,但根据趋势,将会触达(该水平)。”

伴随着上述如此谨慎的发言,国行在当天宣布了3项打压家债的新措施,即:

(1)购买住宅或非住宅产业的贷款摊还年限,不可超过35年。

(2)个人使用的信贷融资,摊还年限不可超过10年。

(3)禁止提供任何“预先核准”(preapproved)的信贷产品,如送上门的贷款和信用卡。

新措施监管范围除了银行,也涵盖非银行金融机构如大马合作社委员会(SKM)、马建屋(MBSB,1171,主板金融股)和永旺信贷(AEONCR,5139,主板金融股)。

国行指出,推行这套新措施,主要是为了避免家庭贷款过高,此外,也是为了加强银行机构在放贷时更加负责任。

出招压家债市场叫好

当国行宣布出招打家债后,市场一片叫好,意味着我国家债不断攀升的趋势,也是市场担忧的课题。

惟此次出招的力度和着落点,坊间却是有着不同的看法与建议。

洁蒂指出,国行这一次采取“软著陆”的方式,逐渐收紧贷款,是为了防止市场过度反弹。

李兴裕:管控永不嫌晚

根据国行资料,截至2013年3月,家债中以住宅房地产贷款分量最重,占44.6%;其次是汽车(17.6%)、个人(16.8%)、非住宅房地产(7.5%)、购买股票(6.1%)与信用卡(4.2%)和其他(3.1%)的贷款。

国行刚出击的3招,可看出只针对首3项分量最重的其中两项贷款类别,即房贷和个人贷款,而车贷则得以幸免。

无论如何,诚如联昌国际投资研究首席经济学家李兴裕所言,对于近年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的家债,国行宣布的3项新措施,在管控方面应该有帮助。

家债占GDP比例亚洲最高

“国行出手管控永不嫌晚,总比什么也没做来得好。虽然不知道这些措施,是否可削弱消费者的支出,但至少可带出不要过度举债的讯息。”

据国行,我国家债占GDP的比例已在亚洲“名列前茅”,相较于印尼的58.8%、台湾的82%、香港的58%、日本的75%和新加坡的67%,只有先进国家的比例比我国高。

白文春:有顾及内需

此外,经济学家白文春认为,国行没有像预期般对高企的家债下重手,可能是顾及我国经济增长还要依赖内需来支撑,尤其是面对现时呆滞的外围环境。

“就像刚公布的我国5月份出口数据,5.8%萎缩已意味着外围需求情况不太好,所以,国行会尽量维持国内仍然强劲的需求,而不采取过度激烈的手段来打压家债。”

然而,有人则认为,国行应在这方面重拳出击。

蔡兆源:应重拳出击

宏愿理财机构税务与财务规划总监拿督蔡兆源接受本报访问时指出,鉴于家债已攀升至83%的不健康水平,因此,国行应针对房贷及车贷推行较为严厉的管制政策。

他认为,家债攀升的情况,显示管制措施不够及时,因此,国行应推行更为严厉的措施,例如限制第二间房贷的借贷条件,以及将车贷的最高借贷期限从9年缩短至7年。

“家债增加的情况,最终将导致呆账的增加,从个人角度而言,就是面对破产问题……我记得早前的破产数据显示,因为车贷破产的人数,即占了总破产人数的25%。”

蔡兆源指出,国行应及时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管制家债,惟有如此,管制措施才能取得效果。

轻打银行 重打非银行金融机构

整体而言,国行新措施或让有者认为下手力度不足,但细看之下,坊间普遍认为国行“轻打”银行,却“重打”非银行金融机构,尤其在注重个人贷款的业者,如马建屋(MBSB,1171,主板金融股)便是首当其冲。

从国行新措施,也可看出对个人贷款的收紧力道,比房贷来得重。前者摊还年限从原先的25年,缩短至不可超过10年;后者摊还年限则从原先的45年,缩短至不可超过35年。

再细分为家债提供房贷和个人贷款的业者,则是银行体系为房贷最大供应者,个人贷款方面就以非银行金融机构占最大份额。

其实,国行早在2012年报中着文强调,已关注由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出个人贷款,以强劲的步伐增长,并在规模和还款年限方面都显著扩大。

尤其在公务员薪资自动扣除还款计划的“方便”下,拿到仅有4张执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有高达80%的个人贷款是发放给公务员。

而这些公务员当中,有很大部分的月薪是低于3000令吉。

根据国行2012年报,非银行金融机构向家债提供个人贷款的市占率,在这几年呈明显增长,达57.3%。在今年首季,该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58%。

非银行金融机构在2012年批准超过60万个新个人贷款,总值430亿令吉(按年增长63.7%);此数额明显让银行发放的194亿令吉新个人贷款(按年下跌6.2%)望尘莫及。

BLR每涨2% 月供款增25%

银行基本贷款利率(BLR,简称基贷率)大幅攀升,如何影响借贷者的债务压力。

●假设贷款金额不变,BLR提高1%,每月供款将增加12%。

●若BLR提高2%,每月供款将增加25%。

延长偿还年限 利率升债务重

银行只需延长偿还年限,就可以提供更高的贷款总额及降低每月供款,这种做法短期虽可加强贷款人的负担能力,然而,长期却加剧他们的风险,因为将受到收入状况及利率改变的冲击,导致债务压力加重。

分析员怎么说?

马建屋首当其冲

分析员认为,国行新措施将冲击高度依赖个人贷款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中马建屋(MBSB,1171,主板金融股)更是首当其冲。

在新措施当中,有一项是把个人融资摊还年限,从25年缩减至10年。此举被众家分析员诠释为,国行在这方面出手的对象,是针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大过于银行。

安联研究分析员指出,截至今年3月数据显示,我国由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的770亿令吉未偿还个人贷款里,有34%是来自人民银行(Bank Rakyat)、15%来自马建屋,及5%来自国家储蓄银行(BSN)。

这些银行之所以占据如此显著市占率,因为它们是国内仅有4家金融机构中的3家,获批准为公务员提供信贷。

值得注意的是,该贷款是透过薪资自动扣除方式来偿还。

提出类似观点的兴业研究分析员表示,随着目前已把还款年限缩减超过一半,非银行金融机构可能被逼减低贷款利率。

“由此,将使得该净利息赚幅受到压缩。”

目前,在马建屋的总贷款组合里,个人贷款占了70%左右。

过度专注公务员贷款

分析员指,高度专注在为公务员提供个人贷款的马建屋,将在国行新措施的冲击面前显得最脆弱。

“个人融资摊还年限缩减至10年,一旦使低收入客户难以承受更高债务偿还比率(Debt Service Ratio),将可能影响未来贷款需求。”

分析员表示,马建屋先前提供长达25年的还款期优势,也随之消失。

“假设竞争者在符合新监管措施之下,以更低盈利赚幅推介新贷款产品,马建屋可能会被击倒,因为该公司筹资成本较高,及缺乏获取低成本存款的管道。”

由此,在调低贷款增长预测之际,分析员把马建屋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和”,目标价也下砍6.1%至3.10令吉。

永旺信贷影响极小

至于永旺信贷,因该个人贷款配套已经比国行紧缩的新措施还要保守,所以,分析员认为该公司或不受冲击。

“永旺信贷个人贷款配套的还款期最高达5年,低于国行所订的10年上限。我们也相信该个人贷款业务的客户更加多元化,也不是主攻公务员。”

虽然该公司已相当保守,但个人贷款业务在总收入里占约20%的份额,并在2013财年享有超过100%的增长率。

“所以在纳入可能放缓的情况下,我们决定对永旺信贷个人贷款业务增长预测,作稍微的调整。”

分析员维持永旺信贷“中和”评级,但把目标价从15.80令吉,下修至15.60令吉。

抑制DIBS箭在弦上?

尽管国行此次出手,并没有如市场传言般,将会抑制房地产领域的“发展商承担利息计划”(DIBS),但报道指国行正对此进行观察和讨论,似乎意味着此拳不是不发,而是还在寻找着最佳的出击点,以便一击即中。

据悉,洁蒂曾经披露,由于房地产领域涉及多个政府部门,也不只是贷款课题而已。

因此,国行将会继续监督,并与多个政府部门洽谈,采取最佳的措施。

无论如何,市场此前已对DIBS将被抑制作出相关冲击分析。

此类房贷在过去数年约占新房贷的15%至20%,市场从而预期,国行这项潜在的新打房措施,将为银行领域来一定的冲击。

不过,马银行投资银行分析员相信,国行若真的抑制DIBS,不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因为本地6大银行的房贷稳健增长之际,DIBS贷款只占它们总房贷的5%以下。

“假设DIBS贷款占新房贷的20%,我们估计在最糟情况下,国行抑制DIBS的举措,仅会导致我们的2014年的市场贷款增长预测,从原有的10.5%,微跌至9.8%。”

据分析员,2011和2012年,整体银行领域的房贷皆按年增长13%,惟本地6大银行的房贷虽在2011年增长14%,2012年却基于外资银行采取更积极的进攻举措,而增幅放缓至10%。

大众银行房贷业最积极

在主要银行当中,大众银行(PBBANK,1295,主板金融股)依然是表现最积极的银行,其房贷业务于2012年共年增17%。

“据了解,透过严厉管制,DIBS贷款仅占房贷业务的2%以下,这显示大众银行在挑选合作提供DIBS贷款的发展商方面,采纳非常选择性的方式。”

大马银行(AMBANK,1015,主板金融股)过去数年,已减少为产业领域提供贷款,而在联昌国际(CIMB,1023,主板金融股)、马银行(MAYBANK,1155,主板金融股)和兴业资本(RHBCAP,1066,主板金融股),DIBS贷款的比重则分别为约1%、2%和5%。

料冲击市场信心

兴业研究分析员则表示,若国行废除DIBS,将导致能力有限的买家,或因无力支付高头期,而取消购房计划;反观发展商因无法抬高售价,可能下调新房产价格。

他指出,发展商的DIBS多用在滯销房地产项目上,尤其是高档住宅,因价位太高只能以此吸引买家。

“虽所追踪的发展商中,並未推出多项DIBS来吸引买家。有者更是在过去两年,不再对较受欢迎的项目给出DIBS,但有关国行欲废除这机制的消息,仍会冲击市场信心。”

投资者怎么说?

冷眼:长期稳健发展

我国股市基本面大师冷眼认为,国行新措施有助于把非银行金融机构,纳入更稳健发展的轨道。

冷眼向本报表示,国行针对家债推出的新措施,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可能会产生短期影响,导致业务略为放缓。

“但从长期来看,对该领域稳健发展有帮助。因为新措施也有鼓励相关业者多元化业务的作用,来达到平衡发展,而非只依赖某种方便,去走偏激发展的路线。”

冷眼也坦言,自己是马建屋的小股东,对于马建屋被市场视为在新措施底下将遭遇最大冲击的观点,他表示,不会对此感到顾虑。

“因为对我而言,公司长期稳健发展,比短期利益来得重要。”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