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垄断与贸易保护无关
信息来自:环球时报 · 作者:李长安 对外经贸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 · 日期:27-08-2013

 2013-8-24

近段时间,中国反垄断调查的案例突然增多。LG等液晶面板企业、洋奶粉价格垄断案等一批要案相继被查处,接着进口汽车和医疗行业也被宣布纳入反垄断调查视野。一时间,市场内外风声鹤唳,部分国外舆论甚至惊呼:中国要用反垄断的方式,举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

  客观地讲,外资在中国的某些产品甚至行业领域的确存在垄断行为。比如国内奶粉市场规模在500多亿元,而五大外资奶粉品牌在国内的市场占有40%多的市场份额;在食用油市场,6%的外资企业控制着中国45%以上的产量,利润则占到近60%;在种子市场,国外大公司凭借其先进的科技、雄厚的资金、丰富的国际市场运作经验控制了中国高端蔬菜种子50%以上的市场份额……更有一些跨国公司运用其优势地位限制竞争,肆意哄抬价格,导致国内消费者付出更高的代价。

  但仅凭少数个案,就判断中国将走向贸易保护主义,显然是以偏概全。据统计,从2008年反垄断法实施以来,至今年上半年,商务部共收到经营者集中申报754件,立案690件,审结643件。其中无条件批准624件,占97%,附条件批准18件,禁止1件,两项合计占3%。在全部的反垄断案中,不仅有针对外资企业的案件,更多是指向国内企业。比如茅台五粮液价格垄断案、上海黄铂金饰品价格垄断案等。商务部的统计数据表明,与价格联盟有关的调查到目前为止约为50件,大部分针对国内企业。

  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已成为包括国外反垄断调查在内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和反补贴最多的国家,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国外动辄以“危害国家安全”、“破坏市场竞争”等为借口,中国企业不仅在进入时被严格审查,在进入后也要时刻准备应对所谓的反垄断指控,一些企业因此而蒙受巨额损失。

  与国外相比,中国的反垄断调查无论是案件数量还是处罚力度,都要“温柔”得多。据统计,目前中国商务部工作在反垄断一线的人员只有30多人,而美国相关部门则有1100人办案,资金预算达2.1亿美元,日本也有791名办案人员,预算达1.13亿美元。中国对LG等6家企业开出的罚单仅为3.53亿元人民币,而去年6月欧盟对微软的罚款高达8.6亿欧元。

  外资继续青睐中国市场,是对中国奉行自由贸易政策最好的投票。目前,中国依然是世界上对外资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之一。今年1-7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713.92亿美元,同比增长7.09%,继续成为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不仅如此,继续扩大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依然是中国的基本国策,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行为,就是一个最有力明证。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在进一步扩大开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同时,反垄断的活动不是要削弱而是要加强,执法的力度要更大。因为只有在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才能够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获得“双赢”。因此,中国的反垄断无关贸易保护主义,而关乎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