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蜃“楼”?(上)
信息来自:独立新闻在线 · 作者:梁志华 · 日期:11-11-2010

隆办公楼市场供过于求
百层摩天楼无实用意义

2010-11-03
首相纳吉在2011年财政预算案当天,宣布委任国民投资公司(PNB)负责在位于吉隆坡市中心的莫迪卡体育馆(Stadium Merdeka)土地上,兴建一座100层摩天楼——独立遗产高塔(Menara Warisan Merdeka),估计在2015年将完工,引起民间广泛争议。网民翌日通过面子书(Facebook)发起“百万人民拒绝百层高楼”专页,并成功在短短两种内获得22万人加入与支持。

对资金雄厚的国民投资公司而言,耗资马币50亿元来兴建一座百层摩天楼,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这家官联投资机构(GLIC)在截至2005年(其网站公布的最新年报)坐拥超过11亿元的现金,年净利达5亿75000万元,以及累积盈利高达马币89亿元,过去五年来,这些财务数据还在不断扩张之中。更重要的是,该机构可以轻而易举在资本市场内获得融资。

然而,国民投资公司有能力兴建百层摩天楼,与是否有需要兴建百层摩天楼,或者为何由国民投资公司负责兴建百层大楼完全是两回事。这里存在两个关键的问题。

其一,究竟百层摩天楼的实用意义还是象征意义比较大,如果是前者,是否意味着吉隆坡的办公楼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或者说,政府预测吉隆坡的办公楼市场,在未来五年将面对供求失衡的问题?

其二,为何由国民投资公司负责兴建百层摩天楼,是因为其专业能力,还是财务和融资能力?如果是后者,是否除了国民投资公司之外,已无其它更恰当的选择?还是这当中存在隐议程?

吉隆坡办公楼供过于求

首先,我们假设政府打算兴建百层摩天楼,是以实用意义为出发点,即增加吉隆坡的办公楼供应。这个目的存在两个可能性,即吉隆坡的办公楼市场出现供应稀缺的情况,或者国家经济蓬勃成长,吉隆坡办公楼的未来需求将会大增。

从供应层面来看,吉隆坡办公楼市场似乎并没有存在所谓供应不足的问题。相反地,办公楼市场实际上供过于求。

国家产业资讯中心(NAPIC)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九月为止,吉隆坡的办公楼供应(政府与私人办公楼)高达675万1659平方米,然而,实际租用率/使用率只达到80.5%(或543万6144平方米)。这意味着,吉隆坡办公楼市场存在19.5%(或131万5515平方米)的闲置办公楼空间。(参考图表2)

如果往更深入一点剖析,截至今年九月,位于吉隆坡城市范围内的办公楼闲置空间高达26.6%。其中,吉隆坡市中心的KLCC或黄金三角区(包括安邦路、敦拉萨路、苏丹依斯迈路、武吉免登路、霹雳路、叶观盛路等)的办公楼供应还有16.2%的闲置率。

此外,吉隆坡市中心内的核心商业区(包括拉惹楚蘭路、富都路、安邦路、Dang Wangi路、拉惹拉勿路、陈祯禄路、敦霹雳路)的办公楼供应也出现14.7%的闲置率。(参考图表2)

仅仅从办公楼的闲置率来看,吉隆坡城市范围内出现26.6%的闲置率,而KLCC(黄金三角区)与核心商业区分别存在16.2%与14.7%的闲置率,吉隆坡办公楼实际上面对供过于求的情况。

新建办公楼陆续有来

这还不包括即将登场的办公楼新供应。这些正在兴建的办公楼,估计在未来三四年将陆续进入吉隆坡办公楼市场。

国家产业资讯中心的资料进一步显示,截至今年九月份,吉隆坡办公楼市场即将来临的新供应达96万7135平方米(或20栋办公楼),其中有79万5372平方米(或17栋办公楼)正在兴建之中,剩余17万1763 平方米(或三栋办公楼)则刚动工。

此外,目前正在计划中的办公楼供应达57万6942平方米(或13栋办公楼),而新计划的办公楼面积则达7万8038平方米(一栋办公楼)。

其中,位于吉隆坡城市中心(KLCC)或黄金三角区的办公楼新供应达23万5830平方米(或五栋办公楼),其中,正在建筑当中的办公楼面积达16万9920平方米,剩余6万5910平方米的办公楼空间开始动工。此外,目前在计划中的办公楼供应则有11万9843平方米。

至于吉隆坡市中心内的核心商业区,目前即将有14万2361平方米(或两栋办公楼)的新供应推出市场,所有新办公楼供应都已经在建筑之中。如果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吉隆坡城市范围内的办公楼新供应高达46万7610平方米(或九栋办公楼),其中正在兴建的办公楼面积达36万1757平方米,剩余10万 5853平方米的办公楼则刚开始动工。

因此,从供应面来看,吉隆坡根本就不需要兴建百层摩天楼,因为这栋大楼并没有实用意义,反而只会加剧吉隆坡市中心办公楼供应过剩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位于吉隆坡市中心的核心商业区以及A级办公楼云集的黄金三角区,至今不仅面对14.7%至16.2%之间的空置率,而且还有不少新办公楼供应即将在未来三四年登场(接近38万平方米的新供应),显示吉隆坡首要办公地点并不缺少办公楼空间,或者说仍然还有多余的租赁空间。

办公楼需求跟不上供应脚步

另一方面,从办公楼供应对使用的比例来看,吉隆坡办公楼在1998年至2010年9月之间,一共增加了208万3278平方米的供应,或相当于每年增加16 万零252平方米;但是,这段期间的办公室使用率/租用率增幅,却只是增长了160万3826平方米,或每年增长12万3371平方米,显示办公楼的市场供应增幅比市场需求来得快。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马来西亚取得强劲经济成长,国内私人投资蓬勃发展,或者外资大举进驻马来西亚(比方说跨国公司把区域办公室或服务中心搬迁到吉隆坡),那么,吉隆坡办公楼的未来需求,才会出现大幅增长的趋势,甚至超越办公楼的供应增幅。那么,政府兴建百层摩天楼来应付未来需求的立场,才能站得住脚。

回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马来西亚从80年代末到1990年代,曾经历过一段非常辉煌的黄金十年。我国经济在1990年至1997年之间,平均取得每年9.1%的惊人成长。同时,私人投资在这段期间每年平均写下高达16.2%的强劲增幅。

在强劲的经济成长,以及私人投资蓬勃发展推波助澜下,吉隆坡的办公楼需求显著增长,办公楼租用率从1990年的93.8%飙升至1997年的98.1%(或者说办公楼闲置率从6.2%降低至1.9%),导致吉隆坡的办公楼市场供应在这段期间陷入瓶颈状态。(参考图表1)

当时,国油双峰塔(Petronas Twin Towers)在1998年正式启用,可以说是正合时宜,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吉隆坡办公楼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

无法回到危机前水平

然而,在后亚洲金融危机时代,马来西亚经济从高峰滑落下来后,就一直无法回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从2000年至2008年之间,马来西亚经济只能维持每年平均5.5%的成长。

同时,私人领域投资的平均年复合成长率,从1991年至1997年之间的16.2%,锐减至2000年至2008年之间的1%,而外资直接投资(FDI)在2000年至2007年之间,只能取得平均1%的年增长率。

马来西亚经济增长趋缓,加上私人领域投资低迷,以及外资陆续撤出马来西亚,导致吉隆坡的办公楼租用率显著下跌。办公楼闲置率在1998年至2009年之间,一直维持在双位数追平,并在今年九月达到19.5%的水平。(参考图表1)

从过去的数据显示,除非马来西亚经济,尤其是私人领域投资和外资直接投资,在未来五年内能够回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才能够把吉隆坡现有的办公楼租用率,提高至90%以上,甚至达到1997年的98.1%巅峰水平。

如果办公楼闲置率继续维持在双位数水平的情况下,百层摩天楼在2015年落成后,不仅无法发挥到国油双峰塔在1998年时的功能,反而将会变成办公楼市场的累赘,进一步加剧办公楼供过于求的情况。

百层摩天楼沦为“白象工程”

虽然纳吉政府在经济转型计划(ETP)下宣布,通过12个国家关键经济领域(NKEAs)下的131项先行计划(EPP)和60项商机(Business Opportunities),来创造4440亿美元的投资,其中有92%来自私人领域(包括60%私人领域和32%官联公司)。

然而,如果马来西亚的其他经济和政治条件没有获得改善下,即使推动再多的发展计划,也无法获得私人投资(国内投资和外资投资)的支持。

比方说,世界银行的2010年度全球经商环境排名显示,马来西亚在经商简易度、启动一盘生意、建筑准证手续、产业注册,跨境交易等各方面的排名出现下滑的趋势,而执行合约方面则没有改善。

虽然马来西亚在全球183个排名中名列第23 位,但是,如果与主要竞争国家比较,马来西亚的经商环境依然相对困难,表现还比邻国新加坡和泰国来得逊色。

同时,福布斯(Forbes)最新公布的2010年度全球最佳经商环境排名也显示,马来西亚的排名从2009年的第25名,下跌至今年的第31名,11项评分标准中,有9项出现退步的情况。

其中,马来西亚在知识产权、投资者保护、贸易自由度、货币自由度等方面的排名退步,反映出经济与经商环境的不确定因素有恶化趋势。此外,贪污(从38名跌至45名)与繁文缛节(从42名大跌至66名),更进一步加剧经商难度和成本。

除非马来西亚政府在未来五年内,能够作出彻底的改革和转变,否则,私人投资和外资直接投资几乎不可能回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从以上种种数据来看,以马来西亚目前的实际经济状况,这百层摩天楼的实用意义或价值几乎等于零,充其量只能扮演“马来西亚,能!”的象征意义。

图表1:吉隆坡联邦直辖区办公楼供应状况(政府与私人办公楼)
年份
总面积(平方米)
使用面积(平方米)
闲置面积(平方米)
闲置率(%)
亚洲金融风暴之前
1990
2,609,654
2 ,446,952
162,702
6.2
1991
2,625,855
2 ,534,881
90,974
3.5
1992
2,658,938
2 ,579,170
79,768
3.0
1993
2,966,048
2 ,699,988
266,060
9.0
1994
3,136,905
2 ,949,527
187,378
6.0
1995
3,388,793
3 ,205,509
183,284
5.4
1996
3,605,511
3 ,431,198
174,313
4.8
1997
3,941,345
3 ,865,305
76,040
1.9
亚洲金融风暴之后
1998
4,668,381
3 ,832,318
836,063
17.9
1999
5,027,037
3 ,867,172
1 ,159,865
23.1
2000
5,233,175
3 ,945,217
1 ,287,958
24.6
2001
5,560,085
4 ,035,844
1 ,524,241
27.4
2002
5,702,030
4 ,214,868
1 ,487,162
26.1
2003
5,742,163
4 ,459,348
1 ,282,815
22.3
2004
5,831,640
4 ,628,078
1 ,203,562
20.6
2005
5,854,987
4 ,796,936
1 ,058,051
18.1
2006
5,928,254
4 ,849,178
1 ,079,076
18.2
2007
6,068,548
5 ,068,256
1 ,000,292
16.5
2008
6,302,550
5 ,198,735
1 ,103,815
17.5
2009
6,495,731
5 ,402,851
1 ,092,880
16.8
2010(截至9月)
6,751,659
5 ,436,144
1 ,315,515
19.5
资料来源:NAPIC

图表2:吉隆坡联邦直辖区各别地区的办公楼供应状况(截至2010年第三季)
地区
总面积(平方米)
使用面积(平方米)
闲置面积(平方米)
闲置率(%)
KLCC/黄金三角区
2,039,034
1 ,708,315
330,719
16.2
核心商业区
1,249,809
1 ,066,319
183,490
14.7
城市中心
2,101,528
1 ,542,529
558,999
26.6
附属城市
1,361,288
1 ,118,981
242,307
17.8
吉隆坡整体供应
6,751,659
5 ,436,144
1 ,315,515
19.5
资料来源:NAPIC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