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到哪去了?
信息来自:星洲日报 · 作者: · 日期:25-12-2012

大马股市每天约有40%的股票(包括凭单)没有交易,而在60%有交易的股票当中,成交量可能只集中在20%。

目前,我国的中央存票系统中有400万个户头,当中只有60万属于活跃散户,只占6%的比率。而且,本地股市散户参与率已跌至约22%的水平,并在11月写下15%的5年新低纪录。

换句话说,大马股市交易活跃的股票,还不到两成;大马股市交易活跃的散户,也不到两成。

这形成一个“有趣"的现象,投资机构主攻少数大蓝筹,而炒家专注少数炒股,剩下的,如果有消息传言或有股息利好,可能吸引零星的买盘,而绝大多数,是无人青睐的。

对一个屡创历史新高,并在近期回退后再度挑战新高的股市来说,这也说明了为何指数一涨再涨,人们却没有感受到太大的“财富效应"。

大马股票交易所前首席执行员尤斯利早在多年前已关注此事,当时他接受专访时坦承,97年风暴已吓跑大马散户,至2010年都还没有回流。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前,马股超过半数的交易来自散户,惟危机后散户交易减至20%的低水平,导致市场主要都是由本地投资机构主导。

即便是新任首席执行员达祖丁接掌后,情况还是一样,他在今年3月就曾感叹,这种情况(户头多却没有交易)实在“令人伤心"。

虽然交易所作了各项努力,包括简化投资程序、网上交易便利、廉宜小量买股和提供更多投资选项,希望提高散户至三分一,但至今都无法达标。

其实,“散户不买股"也不是大马股市的特例,随著美股近年发生连串灾难性事故后,投资者自2007年起已从股市抽走5千355亿美元资金;而中国股民至今年11月,44%的交易账户休眠一年,80%的散户则寻找其他投资渠道。

至于大马股市,令散户退避三舍的,信手拈来就有1993年大牛市崩盘的满目疮痍;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哀鸿遍野;2000年科技泡沫的爆破,以及2008年迄今仍尾大不掉的欧美金融风暴。

更甚的是,这些年来陷困、假账、疑账及炒风留下的烂摊子,数不胜数;即便是好公司,也会因大股东的“低价私有化",让小投资者措手不及。

小投资者买股票,就是为了投资赚钱,增加正职收入以外的被动收入。虽然也不乏有人希望本小利大、一夜致富;但也有许多老老实实的投资者,看基本因素、看股息、看管理层,但如果到最后,却总是小投资者在亏钱,谁还敢进场呢?

投资者要求的不多,就是一个有素质的市场,好的公司、好的管理层、好的大股东,甚至是手段漂亮一点的炒家,若再加上良好的监管、及时的执法,确保公平公正的交易,股市蛋糕做大了,还怕没有散户吗?

最怕就是让小投资者吃暗亏的个案,一而再地发生,届时,要让散户回流就更不容易了。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