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投炽热 疫时无两 马股IPO盛世可期
信息来自:e 南洋 · 作者: · 日期:15-03-2021

2021年03月15日

报道:梁仕祥

虽然去年世界各地饱受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困扰,但令人意外的是,2020年全球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却依然是一片荣景,比起2019年竟然有过之而无不及。

2021则是充满希望的一年。随着全球大规模推展冠病疫苗接种,经济复苏的曙光已是近在咫尺,对于IPO市场来说,自然也是一大利好。

回到国内,疫情后散户参与度已大大提升的马股市场,随着多家大企业从去年起已在摩拳擦掌筹备上市,今年可能也会迎来多年未见的IPO盛世。

疫情肆虐反激增29%  全球筹资破兆

2020年的全球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似乎没有受到2019冠病疫情的影响。

根据安永的《全球IPO趋势报告》,2020年的IPO数量比起2019年不减反增,按年升19%至1363宗,筹资额更是按年涨29%至2680亿美元(1.09兆令吉)。

值得一提的是,若非去年全球瞩目,筹资近345亿美元(约1380亿令吉)的蚂蚁集团上市突然煞停,2020全球IPO的表现可能还会更加亮眼。

今年初,全球IPO活动持续蓬勃,在美国有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上市热潮,在亚洲则有中国短视频科技公司快手上市香港,吸引投资者热烈认购。


回到大马,自2012年以来有三大新股上市——FGV控股(FGV,5222,主板种植股)、IHH医疗保健(IHH,5225,主板保健股)和Astro(ASTRO,6399,主板电信与媒体股)之后,马股市场的IPO也沉寂好些年。

随着疫情降温、经济复苏、散户活跃和外资回归等利好下,今年马股IPO似乎有望重现当年的热闹。

回顾去年,虽然上半年企业的上市步伐一度被疫情打乱,但下半年渐入佳境,先是有太阳能服务供应商Samaiden集团(SAMAIDEN,0223,创业板),成为首个进行虚拟上市仪式的马股,还有Mr.DIY(MRDIY,5296,主板消费股),成为近3年最大规模IPO。

根据彭博社的统计数据,去年大马企业的IPO筹资额达4.87亿美元(约19.7亿令吉),高于前年的4.58亿美元(约18.5亿令吉),显示2020年的马股IPO并未受到疫情太大影响。

迈入2021,虽然年初时全国多地重启行动管控令(MCO),但马股IPO势头依然稳健。

今年初有两家公司在MCO 2.0期间上市,仍然获得热烈反响,首日交易走势凌厉——胶印包装印刷商HPP控股(HPPHB,0228,创业板)在1月中挂牌,首宗交易溢价58%,该IPO获得33.44倍的超额认购率。

另一家是在2月挂牌的家具设计与制造商Mobilia控股 (MOBILIA,0229,创业板),该IPO获超额认购92.17倍,首宗交易溢价1.83倍。

30企业排队上市  马股IPO飙涨58%

大马交易所(BURSA,1818,主板金融股)总执行长拿督莫哈末乌马,早前也在业绩汇报会上透露, 今年会有约30家公司进行IPO。

比起去年,包括“杰出企业家加速平台”(LEAP)的新股,2020共只有19新股上市马股,这意味着今年马股IPO数量,将至少按年增11宗或增58%。

另外,莫哈末乌马去年接受本报访问时也透露,会有数个之前被迫延后的大型IPO估计在今年推进,可吸引外资回归我国市场,相信皆有助于提振大马资金市场的表现。

6潜在马股IPO类型汇总

1 私募基金/机构投资

CTOS:7月上市售股25%

私募基金Creador旗下的大马信用报告机构——信贷服务情报(CTOS),会在今年7月上市。

私募基金新闻网站DealStreetAsia在今年2月时报道,Creador创办人兼总执行长布拉马瓦苏德万透露,该基金已委任兴业投行、马银行投行及瑞士信贷为CTOS的上市顾问。

CTOS计划通过首次公开售股,筹资约1亿5000万美元(约6亿令吉)。Creador计划通过上市脱售CTOS至少25%股权。

Creador是在2014年,通过旗下第二基金出资2亿1500万令吉认购CTOS股权,尔后股权增持至80%。CTOS之后也壮大为国内知名的信用报告机构。

Holstein牛奶(Farm Fresh):靠60头牛起家

彭博社去年8月报道,生产和销售Farm Fresh乳制产品的Holstein牛奶公司,有意最快今年上市。

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指出,Holstein牛奶的大股东之一——国库控股,欲在IPO前售股套现,上市计划的筹资额估计达1亿美元(约4亿令吉)。

这项上市计划将发售新股,最多对外售30%股权。

Holstein牛奶董事经理雷端意和另一大股东Dymon亚洲私募基金,也考虑参与。

Holstein牛奶公司回复彭博社时指出,已委任顾问,会在今年申请IPO,但拒绝透露更多详情。

雷瑞意和巫裔好友阿兹米在2007年一同成立Holstein牛奶。

该公司从仅60头牛起家,目前已坐拥2个农场和3500头牛;Farm Fresh乳制产品在东南亚各大超市也有出售。

2 集团分拆

马矿业港口:筹40亿规模最大

去年10月,彭博社报道,消息人士称马矿业(MMCCORP,2194,主板交通与物流股)考虑重启将港口业务分拆上市的计划,筹集约10亿美元(约40亿令吉)。若事成,这可能会是自2012年以来Astro重新上市筹资46亿令吉后,大马最大的上市计划。

匿名消息指出,马矿业已经与上市顾问接洽,并计划最早在今年底将港口业务上市。

马矿业曾计划在2018至2019年期间将港口业务分拆上市,但最终并未成事。

该集团旗下的港口业务,包括位于柔佛的丹绒柏勒巴斯港和柔佛港口、位于马六甲的丹绒布鲁斯港、位于雪州的北港、槟城港口,以及沙地阿拉伯的红海门户港口等。

艾芬黄氏资产管理:管理730亿资产

彭博社引述匿名消息人士报道,艾芬银行(AFFIN,5185,主板金融股)打算将旗下的艾芬黄氏资产管理公司分拆上市,并通过首次公开募股筹资约5亿令吉。

报道称,艾芬银行正与顾问商讨,最早于今年下半年将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分拆上市。

艾芬黄氏资产管理是我国第三大资产管理公司,据其网站显示,截至去年12月30日,其管理资产总额达730亿令吉。

根据艾芬银行2019年报,该银行持有艾芬黄氏资产管理63%股权;而日本的日兴资产管理国际公司也是股东之一。

3 私立医院

双威医院:业务价值料倍增

大华继显研究分析员今年2月在报告中写道,双威(SUNWAY,5211,主板工业股)脱售医院业务20至25%股权和部署分拆上市的计划,已进入最后阶段。

彭博社曾报道双威的有关计划,指该集团已委任马银行主理分拆医院业务上市,交易估值至少可达2亿5000万美元(约10亿令吉)。

双威并未否认有关传闻,并表示将持续探索和评估所有业务的各种选项。

随着形势逐渐明朗化,分析员点出,若彭博社揭露的10亿令吉交易估值属实,意味着双威医院业务可释放额外一倍的价值。

Ramsay森那美医疗保健:经营6高档医院

去年10月,市场传出森那美(SIME,4197,主板消费股)计划将旗下私立医院业务——Ramsay森那美医疗保健私人有限公司分拆上市,料将筹至少5亿令吉。

据悉,森那美已与数位潜在顾问洽商,为Ramsay森那美医疗保健展开IPO,最快会在今年挂牌马股。

森那美澄清,尚未决定是否要让子公司分拆上市。但该集团强调会持续评估各种商机,以强化股东价值,也包括把子公司分拆上市。

Ramsay森那美医疗保健创立于2013年,是森那美和澳洲最大的私立医院营运商Ramsay保健有限公司,携手创立的医疗保健臂膀。

根据森那美年报,该集团目前与Ramsay保健在我国及印尼合作经营6座高档医院,也在香港营运日间手术中心。

4 手套企业

Harps控股:月产6亿只手套

去年手套股因为疫情受到市场热烈追捧,国内手套制造商Harps控股据传已在咨询顾问,探讨最快今年上半年在马交所上市,放眼筹资5亿美元(约20亿令吉)。

据彭博社去年8月报道,Harps控股是在2015年收购国内丁腈医用手套制造商Central Medicare私人有限公司。

根据Central Medicare的网站,该公司从2010年开始投运,目前有24条双前输送链生产线,每月产量可达5亿9000万只手套。

Central Medicare的厂房位于霹雳安顺,占地57英亩。该公司自称是生产轻量(重2.7克)丁腈医用手套的先驱。

Smart手套:主攻医疗餐饮业

彭博去年9月报道,消息人士指出,大马一次性手套生产商Smart手套公司,计划展开IPO筹集超过2亿4200万美元(约9.7亿令吉),最快今年上市。

知情人士称,Smart手套已委任艾芬黄氏投行和兴业银行主导此次上市活动。

创立于1994年的Smart手套,业务主要分布在大马和印尼,为医疗和餐饮业供应手套。

5 延后上市

U Mobile:马新巨富当股东

盛传要上市已久的大马第四大移动电信商U Mobile,今年是否能够终于成真?

早在2019年底时,U Mobile总执行长黄显德指出,放眼在2020年上市,但实际时间仍需视市况而定。

显然,去年爆发的冠病疫情,估计使U Mobile筹备多时的IPO再度延后。

彭博社前年引述消息指出,U Mobile已邀请数家投行提出关于IPO的企划书,敲定顾问后,最早2020年底上市,筹资规模可能高达5亿美元(约20亿令吉)。

U Mobile是马新巨富的合资企业,除了最大股东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旗下的Straits Mobile投资私人有限公司,国内的柔佛苏丹依布拉欣殿下、成功集团(BJCORP,3395,主板工业股)创办人兼执行主席丹斯里陈志远,和万能(MAGNUM,3859,主板消费股)都是股东之一。

Loob控股(Tealive):私募基金也看好

根据报道,大马著名奶茶品牌Tealive的母公司——Loob控股有意出售策略股权。野村控股(Nomura)是Loob控股出售股权的顾问,同时还吸引很多感兴趣的投资者,包括私募股权基金。

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指出,Loob控股原定于去年第三季展开IPO,不过,因为冠病疫情肆虐和股市波动剧烈,筹资3亿令吉的上市计划被迫延后。

根据Loob控股的网站,该公司在国内营运超过200家Tealive分行。另外,在中国、越南和澳洲均有设立分店。

除了Tealive,旗下餐饮品牌还包括Ko Ko Kai和Define Food。


6 “回锅”上市

QSR品牌(肯德基):大股东拟售股权

柔佛机构旗下的QSR品牌,原本计划在前年就展开IPO,就连草拟招股书都已发布,但最终还是宣布展延。

上市大计被延后,大股东之一雇员公积金局据传有意脱售其股权,且对QSR品牌的估值约达12亿美元(约48亿令吉)。

在东南亚拥有著名连锁快餐店肯德基(KFC)与必胜客(Pizza Hut)经营权的QSR品牌,并非首次挂牌大马交易所,就连大马肯德基以前也曾是上市公司,但在2013年,分别被大股东柔佛机构和外资私募基金CVC资本私有化下市。

QSR品牌在我国、新加坡、汶莱及柬埔寨,管理超过820间肯德基,同时,也在我国及新加坡管理超过470间必胜客连锁店。

德信控股:全球逾千分销商

保健品生产商德信控股(DXN),据传有意再度上市。

彭博社今年2月引述不具名消息人士报道,德信控股已经敲定由联昌国际投行、瑞士信贷集团以及马银行协助上市,计划筹集至少4亿美元(约16亿令吉)。

德信控股是在2003挂牌于马交所,在2011年被创办人私有化而除牌下市;私募基金KV Asia于2017年收购德信控股的股份。

成立于1993年的德信控股是通过网络直销方式,在全球拥有超过1000万分销商。

除了销售保健产品以外,还销售食品、护理品和化妆品。

马股
IPO
盛世
冠病
疫苗
莫哈末乌马
BURSA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