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不是唯一
信息来自:星洲网 · 作者:李三宇 · 日期:30-05-2017

2016-03-29

大众银行(PBBANK,1295,主板金融组)在本周一举行的股东大会,共吸引超过6千名小股东赴会,现场活像个小型嘉年华;6千多人同时替郑鸿标献唱生日歌的场面,壮观程度你可以自己想像。

当然,有出席过大众银行股东大会的朋友,自然知道这样的盛况年年都会上演。如此受小股东欢迎的上市公司,在马股恐怕再找不到第二家了。

大众银行可说是马股的传奇企业之一;因为,在过去50年里,这家银行年年赚钱,这让那些在该公司1967年上市时购买1千股股票,并持有至今天的股东,最少都已坐拥270万令吉身家。

你说,这样一家持续替股东增值的公司,小股东又怎会不爱?

大家都知道,大众银行的卓越表现,主要源自该公司资产素质奇佳;资料显示,大众银行的贷款拨备率只有区区0.5%,远胜同业的1.6%。

这意味,假设该公司放出100万令吉贷款,最终可能变坏账而须提早作拨备的,就只有5千令吉,反观其他银行整体则会有1万6千令吉贷款可能收不回来。

大家可能听过,有人把银行业戏称作是“晴天开伞雨天收伞”的行业;也就是说,你越不愁钱,银行越喜欢借你钱,反观若你越需要钱,银行则越不愿借你钱。

听起来很残酷,但这的确是银行界的现实,而大众银行更是把这种现实贯彻始终的银行,这也是该公司之所以能长期保持偏低坏账率的主要原因。

站在股东立场来看,银行资产素质自当越高越好,但站在其他角度,比方说经济和社会发展,银行是否应过度保护资产和资本素质,却存有讨论空间。

银行是盈利企业,把股东权益当作最大考量,其实无可非议;但是,在任何经济体中,银行却也是一个极策略性的领域,在赚钱和给税之余,也应在协助国家发展方面有更多贡献。

本地银行对“资产”定义狭小

目前,银行评估是否贷款给一个人或一家公司时,考虑的无非只有两大因素;一是收入多寡,二是资产多寡。严格些的银行,只要坚持以高放贷标准审视贷款申请,只收借钱给收入多资产多的人或公司,资产素质自然高。

然而,虽然收入方面无甚争议,本地银行对“资产”的定义却有些狭小,能够被接受作为贷款抵押品的资产,大概就只有地皮、房屋、股票等有形资产,至于无形资产如知识产权,银行一般不会予以考虑。

不接受抵押无形资产

这种放贷标准,多少限制了商界的创新风气,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因为,积极的研发者不但得确保本身拥有足以应付研发时期的庞大资金,甚至在成功研发新产品后,也得靠自己撑过产品认证、宣传和推销阶段,银行并不会因某些未获市场认可的新产品或专利权,而借钱给这样的公司。

大马制造业目前所面对的一大问题,就在产品增值幅度太小,而造就这问题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掌握的知识产权实在太少了,这是欠缺革新研发活动所带来的苦果,也是必须正视的问题,毕竟这事关大马的长期竞争力。

当然,要银行冒着牺牲赚幅的风险借出没有任何保障的贷款,在情在理都说不过去,对股东也不公平。所以这时候,就是政府该出面插手,探讨该如何与银行合作,确保商界获得更多研发资金的时候了。

说穿了,若我们的制造业永远得拿着别人的部份设计图,否则就甚么都不会,那“高收入国”究竟是种赞美,还是讽刺呢?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