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币终点在哪?(四)钱变小了 小民喊穷?
信息来自:星洲网 · 作者:洪建文 · 日期:10-08-2015

2015-08-05

经济学的宗旨应该是经世济民,帮助人类做出最佳的选择。但是,任何的政策都有其正反两面,分别只是多与少,因此必须就各方面之利弊作出综合研判及考量。

就拿货币贬值来看,虽可提升出口竞争力,进而强化经济表现,可是其带来的通膨、资产缩水等副作用也不少。因此货币贬值究竟是“经世”还是“济民”之举,我们在第四篇仔细评估。

疑问3:马币贬值重创消费?

奥地利经济学家莫瑞.罗斯巴德(Murray N.Rothbard)在《你的钱,为甚么变薄了?》书中写道:“货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也最错综复杂:不仅各国有各国的货币,有时货币还会贬值,让我们觉得`钱变薄了’。”

2008全球金融风暴后,全球陷入印钞大赛中,氾滥的资金流窜各地,让各国货币就犹如置身大海中,有的时候风平浪静,有的时候波涛汹涌,让人摸不着头绪。

随着美国联邦储备局准备收水喉,市场的游资纷纷走靠美元资产,让区域货币陷入竞贬漩涡之中,与我们生活如此休戚相关的马币也难逃一劫。

那么,马币走贬究竟会对我们的荷包,乃至生活带来甚么影响?现在,不妨来看一看。

1.资产缩水

货币贬值,本国资产将随之缩水,国内各种资产价格在国际货币的衡量下都变少。就拿外债来说,美元走强将导致政府的美元债务开销增加,若将相关债务分摊给全国国民,每个人身上的负债都将多了不少。

马币贬值

马股承压

此外,马币贬值也导致股市受到牵连。就拿大马富豪的身家为准,我们不难发现马股下跌也让他们的资产价值缩水不少。

目前,大马10大富豪的上市资产达到1千零37亿美元(约3千768亿6千100万令吉),相等于富时大马综合指数市值的35.5%,但2月数据显示,在过去9个月国内10大企业大亨的上市资产价值缩水3.7%,比当时富时综合指数的3.5%跌幅大。

今年为止,马股已下跌2.16%。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如果马币近期贬值不止,马股可能继续承压,无论是大亨,抑或小股民资产都可能面对进一步缩水威胁。

此外,随着国民因资产价值缩水,举债能力降低及试图存钱还债,经济系统内的流动性减少,也将导致市场需求减少、生产停滞,甚至是失业增加等问题,进而对总体经济带来影响。

国行2014年报显示,今年内需仍将增长6%,仍是经济增长火车头,但私人领域消费增幅将从2013年的8%减缓至6.7%。

2.进口通膨

货币贬值引起的国内通膨的影响有三,首先,如我们对进口生产消费品依赖度高,货币贬值会引起国内消费物价指数上升;第二如经济结构对进口生产仲介产品依赖度高,贬值会引起生产价格指数上升;最后如果企业将成本转嫁消费者,这将导致推动型通膨。

成本转嫁消费者

加剧通膨

就拿油价来说,油价在2008年涨破每桶110美元,而大马作为石油净进口国,马币贬值使得我们需为进口石油付出更高的代价。

石油进口成本攀升,进口商自然需要通过调涨价格回收成本,结果这样的输入性通膨问题就会引起国内全面性的物价上扬,并使得个人及家庭支出增加。

不过,国行2014年报指出,今年外部价格压力料持续低迷,主要反映全球能源和食品价格走低。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预计,在供应充裕及主要生产国气候良好下,今年全球食品价格料走低,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见今年平均油价将落在每桶51美元,比去年的6月和12月的108美元和61美元为低。

3.购买力减弱

要了解货币起伏对一个国家消费者的购买力影响,非常简单。我们以出国旅行为例,如果你前往货币升值的国家,你会发现许多产品价格变得昂贵,而买不下手,反之如果你去了一个货币趋弱的国家,你就会因产品价格廉宜而疯狂血拼,不难看出货币涨跌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根据理论,货币贬值会让企业采购国外原物料成本提升,生产成本的提升导致终端商品售价的调涨,最后消费者的消费力也随之降低。

经济学家指出,疲弱的马币已影响国民对进口产品的购买力,更可能加快通膨增长,令生活成本持续攀升。

要了解马币贬值对我们购买力的影响,我们不妨通过两大调查报告来一探究竟。

马币遭低估58%

首先,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最新版的“巨无霸汉堡指数”(Big Mac Index)显示,马币估值遭显著低估,在参与调查的44个国家和地区中,马币表现只比俄罗斯、印度、乌克兰和委内瑞拉来得好。

调查指出,以美国麦当劳巨无霸汉堡售价4.79美元为基准,大马同样产品价格只需2.01美元(7令吉65仙),不足美国售价的一半,马币兑美元被低估了58%。

《经济学人》是以马币兑美元3.81为基准,但市场普遍预期马币未来可能继续走贬,国民购买力恐遭进一步蚕食。

购买力平价学说指货币透过汇率在两地间兑换后,仍然能够购买相同的货品,而巨无霸指数透过各国麦当劳分店的巨无霸汉堡销售价格进行比较,测量两种货币的汇率理论上是否合理。

合理的汇率可理解为对等的购买力,而最常用的指标就是“相对购买力指标”(Purchasing Power Parity),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货币在汇兑至另一个国家的货币后,理应有相同的购买力。

另一方面,瑞士银行(UBS)每3年公布的价格与薪酬报告显示,2012年吉隆坡居民的购买力仅为纽约的41.3%。

以平均来看,吉隆坡市民需要工作26分钟才能买到一条面包,远比洛杉矶、悉尼、东京和苏黎世的11分钟、12分钟、9分钟和13分钟来得久。

若是想要买台iPhone,吉隆坡市民需要工作129个小时,比较起来洛杉矶只要33个小时、悉尼32.5个小时,东京和苏黎世则为35和22个小时。
 

理财抗贬值

马币兑美元犹如坐上溜滑梯般直直落,加上消费税(GST)上路推动物价持续上涨,眼看着家庭资产价值似乎日渐缩水,理财专家建议我们赶快理财抗贬值!

置产保值

物价飞涨,抗货币贬值,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将货币换成资产。产业向来被视为抗通膨的不二投资选向,但其实其抗贬值功力也不容小觑。

汇丰银行去年调查发现,大马富人投资海外资产比重为区域之冠,高达55%受访者在海外置业,比中国和香港的45%和44%来得高,其中新加坡为大马富人的置业首选,接着为澳洲和英国。

国际房地产顾问莱坊(Knight Frank)亚太区研究主管尼古拉斯指出:“根据我们与马来亚银行联手的调查显示,在2015年里有36%的大马超级富豪仍有意愿继续投资于产业,比全球平均高。”

大马富豪爱海外买房

马来亚银行提供的资料,在最近的3至4个月内,大马超级富豪也更活跃地买入海外城市如英国伦敦及澳洲的墨尔本的房地产。

大马莱坊董事经理沙古南早前指出,随着马币贬值,越来越多达大马人去货币相对稳定的海外国家置产并不叫人意外。

海外置产有风险

不过,海外置产仍有风险,毕竟投资者只是将马币转换成另一种货币,还是暴露于外汇风险之中。

另一分析员认为,投资海外产业将有利于投资者多元化资产组合,以投资新加坡产业为例,在当地置产即意味着投资者可将马币资产多元化至新币资产。

产业发展商则认为,投资者在选择海外置产地点时,应考量在当地经济不明朗情况下,货币兑美元显著贬值的国家,这将可为投资者带来最大化的投资回酬。

“以过去2年,货币兑美元走贬5%及产业价值下跌20%来看,相关投资将带来不俗的回酬。”

外币投资

马币跌跌不休,投资外币也似乎成为国人抗贬值的热门选项。

国家银行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杪,国内银行系统的个人外币存款暴增逾4倍,从2007年的24亿6千万令吉增至126亿8千万令吉。

随着国人对投资外币日趋热衷,各大银行也嗅出巨大避险商机,纷纷推出双元货币(Dual Currency Deposit)存款项目。

说起双元货币存款项目,投资者可能不是很熟悉。其实,双元货币存款是指两种外币存款连结选择权(Option),投资者选定本金货币及连结第二种货币,并设定两种外币兑换的汇率。

双元货币具汇兑风险

双元货币是依到期日双方约定汇率,决定投资者可拿回的本金可能是两种货币之一,故有汇兑风险。

投资专家认为,唯有全然了解双元货币存款的操作概念,或者期望取得高于全球股票或基金的投资者才适合相关投资项目。

“你需要了解在甚么情况下,双元货币存款可能不会为你带来任何回酬。”

海外投资

相信更好的选项是多元化投资组合至海外市场,这包括基金、银行户头、产业、股票基金(ETF)或股票。

多元化投资组合

多元化货币曝露程度至其他资产类别,但投资选项则视你的财务需求、目标和风险胃纳。

与双元货币存款只投资单一外币不同,分析员认为,多元外币的投资工具将是更好的选择。

“这就好像你投资多只股票的本地基金般,你也可以藉此投资多项外币。”

不过,市场人士认为,投资全球股市和债券只适合那些有间有钱,还有投资技能的人,因为相关投资变化莫测。

“假设你投资的外币升值,它能起到良好的对冲效果,即能带来资本回酬,也能带来外汇回酬。”

全球基金

提供股多国票投资

对于没有投资管理经验的人士,全球基金将是不错的投资选项,因它可提供股多国票投资起到多元化一篮子货币机会。

领域观察家认为,许多投资者都将新加坡视为首选的投资地点,主要是当地银行提供广泛的资产投资选项。

举例来说,投资者可在新加坡选择买进新兴市场,抑或先进经济体的债券,更可以选择美元、欧元或其他币值。

不过,与其他投资项目一样,投资海外还是有一定的风险,但最终一切取决于你的个人胃纳。

股票投资

最后一个转嫁马币震荡的方法就是——投资可从高美元,甚至是低原产品价格中受惠的股票。

分析员认为,这包括拥有高马币主导内容及蓬勃外需的公司,就好比橡胶、半导体和科技类股。

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数据显示,全球半导体销售料持续稳健,预见今年和明年销售将分别增长3.4%和3.1%,但增幅比2014年的9%为慢。

另一名分析员则认为,顶级手套(TOPGLOV,7113,主板工业产品组)和速柏玛(SUPERMX,7106,主板工业产品组)等橡胶产品制造商,甚至是安全套生产商--康乐(KAREX,5247,主板消费品组)都料是马币贬值的受惠者。

“在橡胶手套领域,美元计价的收入将在转换成马币时,为公司带来更好的盈利表现。”

而在一些资深的投资者看来,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证券市场投资,购买股票和基金。

结言

马币贬势不止,商家、民众已叫苦连天,但国行却未见任何托市动作,似乎已默许马币持续贬势,那么马币究竟会贬向何方?我们将在下一篇探讨马币将何去何从。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