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面越开越多 新品牌涌现 杂货业“疫”流而上
信息来自:e 南洋 · 作者: · 日期:26-05-2021

2021年05月25日

杂货零售“战国时代”(第一篇)

独家报道:李治宏

疫情令许多行业凄风苦雨,但少数几个行业却逆流而上,杂货零售业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去年首次行动管控令(MCO)以来,整体零售业“血流成河”,但包括连锁便利店在内的杂货零售卖场却越开越多,而且还冒现了许多新品牌。

杂货零售业向来竞争激烈,赚幅也日益微薄,但为何还有这么多人“争先恐后”的涌入这个领域?

货齐人少离家近
杂货零售店“疫”战炽热

事实上,早在去年初疫情爆发之前,以各大连锁便利店为首的国内杂货零售业早已战火炽烈、硝烟四起!

只不过,疫情的爆发、行动管控令的实行,迫使许多国人足不出户或减少出门,为了尽量避开拥挤人群,降低感染冠病的风险,人们购买食物、饮料、食材等日常必需品的消费习惯,已从过去在大型商场大量采购和精挑细选,变成在住家附近小店购买少量特定物品,务求“快去快回、速战速决”。

此外,管控令禁止堂食,许多消费者改为在家煮食,促使满足疫情期间消费需求的杂货零售业者,包括便利店、迷你市场、超级市场、食品专卖店、冷冻食品专卖店及迷你巴刹等更红火。

这就是为什么,整体零售业销售去年按年萎缩16.3%,写下22年新低之际,属于零售业一个区块的杂货零售市场却背道而驰,大唱丰收。因此,去年除了99SpeedMart及KK超市集团(KK Supermart & Superstore)等原有业者加速扩张,开设更多分店,更有许多新业者到来抢滩,这包括不少从其他领域“捞过界”的业者,例如原本从事餐饮、旅游、酒店等行业的商家。

信手拈来,新晋品牌的便利店、迷你市场和超级市场等新杂货零售业者,就包括SuperCo、Seasons Grocer、K8Xpress,主打2令吉商品市场的HeroNoko、MR.Dollar及EcoShop,FoodPanda旗下的PandaMart,以及从线上扩展到线下的Potboy Mart等等。

HeroMarket旗下的Hero Noko专攻2令吉低价商品市场。

此外,宜康省(ECONSAVE)及Hero Market等超级市场业者也往便利店插上一脚;被视为杂货零售业原有5大业者之一的myNews.com,也于去年底引入韩国著名的CU连锁便利店,更计划在未来5年内开设多达500间分店。

泰国大财团卜蜂则收购主要连锁霸级市场之一的英国特易购,将它披上新装,以全新面貌在本地杂货零售市场大展拳脚。

零售业 杂货店
大马杂货零售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年营业额4年后达918亿

究竟大马杂货零售市场有多大?为何我国人口只有约3200万,却能吸引这么多新业者进来抢滩,力求分得一杯羹?

根据欧睿信息咨询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数据,去年大马杂货零售市场总值估计为710亿8000万令吉,估计今年将达到747亿4000万令吉,并于2025年进一步扩大至917亿9000万令吉。

大马人日益富裕,消费能力和购买力持续增长,是杂货零售蛋糕不断扩大的另一主因。

大马国民人均收入(GNI)已达1万2000美元(约4万6000令吉),距离高收入国家的门槛只差1335美元,令世界银行看好我国最快可于3年后(即2024年)成为高收入国家,最慢则是7年后(2028年)。

从事杂货零售业的获利又有多丰厚呢?数据说明一切,让我们来看看部分业者的业绩表现。

根据大马公司委员会数据,KK超市集团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上财年录得3376万令吉的净盈利,营业额高达10亿8000万令吉。

经营Village Grocer连锁高档杂货店的Trendcell私人有限公司在同期净赚6704万令吉,而主要在第二线城镇营业的同发超值市场(TF Value-Mart)则在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上财年净赚6000万令吉。

须注意的是,这3家杂货零售业者的上述业绩,很大部分是落在3月18日管控令开跑之后,说明了疫情对便利店和超市等杂货零售业绩的刺激有多大。

杂货零售业

增长空间巨大

大马便利店对人口比例目前估计为一间店对1万人,远远落后本区域发达国家和地区,但这也意味着,大马便利店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日本便利商店的密度是全世界第一,就是平均每1500人就有一家便利店;中国是1000至2000人对一家店,台湾则是每2200人对一间便利店。

以上丰厚的获利前景,以及其他诱人的有利因素,吸引无数零售业界和外行人到杂货零售市场抢滩,造就今天各种各样的杂货零售品牌在雪隆各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形成“百花齐放、争艳斗丽”的局面。

在进一步探讨本地杂货零售市场的现有概况,以及未来的前景展望之前,首先让我们回顾这个领域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

7-Eleven:早起的唯一

疫前的大马零售业,最早期的杂货零售业者,除了传统杂货店和迷你市场,主要的便利店品牌只有7-Eleven。这家源自于美国,总部设于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的跨国连锁便利店集团早在1927年成立,并于1984年登陆大马,成为最早期进入大马的国际连锁便利店集团之一。根据大马7-Eleven官网,该公司在全马已设立逾2400间便利店,每天服务的客户人数高达90万人次。

99Speed Mart:迷你到跨国

到了1987年,扎根于雪州巴生,以传统迷你市场起家的99Speed Mart开始进入市场抢滩。当时,该公司是以Pasar Mini 99的名堂营运。

经过多年的扩充和转型,Pasar Mini 99于2000年重塑品牌,正式易名为99Speed Mart,并开始走出巴生,逐步往整个巴生谷和各州迅速扩充分店数目,今天其分店网络已遍布全国大部分州属,并于2019年12月杪走出大马,在邻国新加坡设立海外首家分店。目前,该公司拥有多达约1913间分店。

myNews.com:以书报起家

首间旗舰分店于1996年底开张的myNews.com,是第三间面市的大型连锁便利店品牌。该公司以书报摊的形式起家,起初是在雪隆地区各大城市的商场内开设分店,过后再于商业区店铺扩充分店网络。经过多年的扩充,目前已在全国各地设有逾450间分店。

KK超市:立足巴生谷

2001年进入市场的KK超市集团,该集团起初立足于吉隆坡和巴生谷各大城市,随后迅速往全国各地扩张。目前,KK超市网络遍布中马(包括布城)、南马、彭亨和砂拉越。

便当
全家便利店各种口味的熟食便当令人垂涎三尺。

全家便利店:年轻人青睐

但大马便利店发展的真正分水岭,是在日本的全家便利店(Family Mart)登陆之后。

由全利资源(QL,7084,主板消费股)取得大马特许经营权的全家便利店,于2006年在我国开设首间分店后,彻底颠覆本地杂货零售业的面貌。

在全家来马之前,本地便利店无论从店面的装潢和设计,产品的摆设和陈列,以至所售卖的产品,不外是食品、零食、饮料和一些日常用品,而且数十年来如一日。

全家的到来,不仅是一家新便利店品牌的诞生,更大的实质意义是把日本的一些熟食、便当等即食品引进便利商店,同时售卖进口自日本的各类零食,大受本地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青睐。因为这意味着,过去要到日本旅游“血拼”时才能吃到的熟食和即食品,如今也可在离家不远的便利店买到吃到!

新品牌抢进 市场大风吹

投身杂货零售业逾13年的KK超市集团业务营运控管高级经理李沾升,亲眼见证国内杂货零售业“天翻地覆”的转变。

他早前接受《南洋商报》线上专访时指出,在全家2016年登陆大马市场之前,国内杂货零售业除了上述“四大天王”,就只有传统杂货店和售卖杂货的中药店,而大家的营业模式和店面摆设仍离不开传统杂货零售的旧框框。

他说,全家进入大马后不仅带动便利店热潮,加上myNews.com、KK和99 Speedmart,4大品牌都个别开设逾300间分店,形成满街都是便利店的情景,全家也引入熟食、即食品等现做现卖的新概念。

此外,各大油站在过去5年纷纷增设便利店,这些便利店也售卖一些熟食和即食品,这段期间是国内便利店高速增长期。

去年3月中旬MCO过后,无论是便利店、超市或传统杂货店和中药店,在大部分国人居家作业和在家煮食的大势下生意一片大好,一些资金雄厚的大集团也开始蠢蠢欲动,准备抢滩杂货零售市场。

例如旅游业在疫情和管控令下遭遇重创,手上仍握有资金的一些大型旅游业者惟有另寻出路,他们开始尝试进入门槛不高的便利店领域,因为只需数十万令吉就可开一间便利店。

9个月涌现数千新店

李沾升表示,去年5月中旬,政府改为实行有条件管控令(CMCO)过后,各大城市开始冒现新的杂货零售品牌,它们的市场目标和营运模式不尽相同,有者主攻新鲜蔬果(例如Seasons Grocery),有者则主打类似99SpeedMart和KK超市模式的便利店和迷你市场(例如GoMart)。

“到了(去年)7月过后,我们又陆续看到其他各类型杂货零售业者涌现,从便利店、冷冻食品专卖店、主打年轻人市场的专卖店(例如米克斯)等,林林总总,令人目不暇给。

“在这短短9个月内,全国各地涌现了数百间甚至上千间各类新的杂货零售商店,我们看到了杂货零售市场天翻地覆的转变,其中又以雪隆各大城市最为明显。”

当然,原有的业者非但不会坐以待毙,反而更积极的加速开设更多分店。例如KK超市在去年疫情肆虐期间开了70间分店,累计门店达到510间;该集团今年截至5月已有526间分店,放眼今年每个月增设约10间分店,目标瞄准南马一带。

以“又近又便宜”为口号,门店总数已突破1900间的99SpeedMart,更放眼今年每月增设25间分店,于今年底达到累积2100间分店。

杂货
零售
冠病
疫情
李沾升
管控令
MCO
便利店
杂货零售
战国时代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