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如雨后春笋
信息来自:星洲日报 · 作者:庄慧敏 · 日期:10-08-2011

2011-08-09

上个月应朋友之邀陪她前往某新成立的“国际学校”参观,赫然发现所谓的“国际学校”竟然是设在区内一栋老店。询问之下:孩子将在此完成他 5 年的“ O 水平”课程,平均每个月缴交 1 千 488 令吉的学费(包括一顿午餐)。我为之咋舌!

众所周知,我国贯彻多元教育,除了国民中学、国民型中学和华文独中,尚有不计其数的私立中学。其中尤以私立中学的收费最为昂贵。

私立中学一般分为两个部份:一为入学考试成绩优秀者将被编入“ O 水平”系统,学生将全盘使用英国教科书,不再涉足本国教科书, 4 至 5 年后即可完成学业,再往本地学院继续“ A 水平”课程,一年后即可前往任何欧美国家深造。很多家境富裕的孩子既是循此路线完成其基础学习生涯。二为入学考试成绩不甚理想者,将被校方编入国内课程系统,与全国学生一般完成本国教育体制的中学课程,并应考初中评估考试( PMR )及大马教育文凭考试( SPM )。

家长们对此类私立学校趋之若鹜,不惜付上非常昂贵的学费,乃因私立校园提供一个让孩子完全以英语为交流的平台、学校硬体设备一般上都新颖、校园环境优美、在“ O 水平”部上课的孩子得以与欧美教育体系衔接。

至于国际学校则是他国驻我国特使外交人员、商人、职场行政人员等持外国护照者孩子上课的场所,和本地设立的私立学校一点关系都没有。

随著政府正式宣布废除英语数理教学,收费昂贵的私立学校更是门庭若市,让许多的家长望门兴叹,于是随之而兴起的是打著国际学校名堂的所谓“国际学校”。在雪州类似将校园建设在店屋的“国际学校”竟非常之多,且正蓬勃发展,学生人数年年增长,近年更出现很多学生被拒于门外的现象。孩子成功挤进的家长无不沾沾自喜的自认自己的小孩是“国际学校”的学生。

目前独中已有为数不少的华文科及数理科教师被众多的“国际学校”高薪招聘,让原本就流动率很高的师资问题更是雪上加霜。会不会有一天也同时面对学生也会被吸走?

独中近年的发展因著中国的崛起以及一般国中的不济呈现一片荣景。但,循著此一类型的“国际学校”现象持续蓬勃发展下去,此荣景可会延续?独中决策者必须慎思。(星洲日报/言路 ? 作者:庄慧敏)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