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吸引家长 私立小学渐受落
信息来自:星洲网 · 作者:独家报导:吴珍妮、何华强、戴丽佳、王丽琴 · 日期:04-08-2014

2013-10-15

根据教育部统计,我国超过90%的华人家长把孩子送到华小就读,华小,一直都是华人的首选。但这种情况在近年来却慢慢的改变,除了华小和国小之外,一些有经济能力的城市家长,开始把孩子送往私立学校或国际学校就读。

根据了解,城市地区的情况比较明显,私立小学或国际小学大量采用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是吸引城市家长的重要因素。加上政府中学把数理科改回用国文教学后,更让一些家长趁早把孩子送往私立小学,以便以后能跟以英语为主的私立中学或外国大学接轨。

全国校长职工会主席彭忠良日前呼吁华社关注越来越多华裔家长送孩子到私立学校就读的趋势。他说,选择放弃入读华小,是华人不爱母语教育危机的开始。

王仕发:部份家长  对中学制度课程没信心

全国校长职工会总秘书王仕发受访时指出,一些家长对我国中学制度和课程没有信心,加上独中经常爆满,因此在孩子小学六年级或五年级之后,便转校到国际学校、私人学校或家庭式学校。

政府取消英语教数理,国中纪律和师资问题、实施校本评估制度(PBS)等制度,动摇一些家长对国中的信心。

巴生河流域的国际学校、私人学校和家庭式学校(Home School)如雨后春笋般冒起,一些新兴的商业区店铺开设了不少家庭式学校。

家长认为华小的压力太大,或许是其中一个转校到私立学校的原因。不过,一般而言,把子女送到国际学校、私人学校和家庭式学校的家长通常比较富有,未来也计划送子女到国外深造。

这些学校耗巨资投资在学校设备和师资,而且以小班制上课,教师能够全面兼顾所有学生,且采取英美式教学课程,相对比较自由、少作业。

王仕发认为,这些学校栽培的学生和华小生的素质其实差别不大。

“越来越多华小生完成5年课程后到国际学校等学校继续学业,这股趋势让华小流失一些学生,无论如何,华小还是会继续好好办校,尽量吸引学生家长。”

该校学生在完成5年级之后到国际、私人或家庭式学校的学生不多,少过10人。

黄稳全:是正面挑战  驱使华小更努力办校

教总副总务黄稳全指出,虽然家长倾向于送子女前往国际学校等私营学校的风气盛行,不过这对华小而言是一个正面的挑战,驱使华小更加努力办好学校。

一些学生在完成小六检定考试(UPSR)后,即请假和保留学额,然后到国际学校修读第一学期,不过上述趋势在城市比较常见,在半城乡或乡下比较少。

“这种趋势跟家长希望子女掌握英语有关,他们也认为国际学校等私营学校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小班制、更多课外活动,也便于日后到国外升学和出路。”

华小则被认为以比较传统方法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不善表达和作业多,学生压力大;不过如今将推行的新小学标准课程纲要(KSSR)则是以学生为中心,作业比较少。

“未来华小将办得更好,除了教导中华文化,在培养学生的品行、学业、课外活动等各方面取得平衡,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法以及提升学生掌握国英语的程度。”

徐敏:家长最关注教学媒介语  盼孩子在英语环境学习

坐落在首邦市的私立小学Sri UCSI副校长徐敏受询时指出,这几年新生人数增长稳健,她观察到,比起小学,该校中学部有更多来自华小的新生。

家长在询问时最关注的是教学媒介语,他们希望孩子能在英文的环境中学习而政府学校大部份都以中文或是马来文为教学媒介语。

她猜测,华小会出现学生减少的情况,可能与新的国际学校数量增加有关。

以她任教的学校为例,目前人数每年都稳定增加10至20%,但因为首邦市居民多为华裔,该校学生以华裔为主,但种族比例还算平均。(截至2013年1月)

新山私立或国际学校纷设立

新山目前至少有9所私立或国际学校,华社人士相信,新山的私立或国际学校纷纷设立,与越来越多外资企业进驻依斯干达特区,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变得更有要求有着直接关系。

本地国民收入提高,让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变得更有要求,并希望子女日后能更快地与外国大学接轨,也促使他们选择让子女进入私立或国际学校。

新山的私立或国际学校一般上设有中学部和小学部,有者甚至设有幼儿班。

有关学校会提供2种课程,第一种是采用我国教育部的综合课程,第二种则是国际学校的课程。

私立学校教学方式更开放

在新山,报读私立与国际学校的人数逐年增加,而且大部份是本地人。

校方人士受访时称,本地家长帮子女报私立与国际学校,一来是希望孩子未来与外国大学接轨,二来是教学方式更开放,因为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一起学习,并发掘和培养学生在艺术、演艺等方面的才艺。

私立或国际学校是有前景的,因为政府现有教育体系仍有不少改善空间,包括师资、管理和学生纪律问题等。

相对而言,私立或国际学校的纪律严格,师资也有一定水准,而且是以英文授课,这些因素对家长来说,都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林小姐:私校人数增长

另一方面,位于乌鲁冷岳的阳明小学市场部负责人林小姐则透露,近2年来,公众对该校的询问度提高了10至15%左右。但碍于目前市场上私校竞争激烈,最终报读的人数也并没有比“异常”增加。

林小姐指出,由于地理位置与当地市场的关系,阳明私立小学人数持续常年增长,但位于当地的国际学校则增长较缓慢。

布兰登:小学毕业转国际学校居多

UCSI国际学校校长布兰登认为,近年来确实有不少华裔家长属意国际学校,但根据他的观察,考获小六检定考试后再转入国际学校的学生人数更多,大约有70%是华裔,而6岁的新生(国际学校小学入学年龄为6岁)约有40至50%的华裔学生。

转校潮是因为大部份华裔希望孩子在华小打好基础,再转入国际学校接受国际化的教育。

“许多学生初来乍到时都是讲华语的。”

黄惠春:新山华小未有明显影响

马来西亚依斯干达特区的发展引来许多外籍专才,以及家长希望孩子更快与国外学府衔接的渴望,造就新山私立或国际学校的数量增长。不过,这个趋势尚未给新山的华小带来明显冲击。

新山宽柔二小校长黄惠春受询时指出,私立或国际学校的出现,确实有让一些家庭环境较好的华裔家长不把华小做为第一考量,不过,她说,目前这种情况未对华小的整体收生情况造成影响,毕竟,不是所有家长可以负担昂贵的学费。

不过,她坦言,有面对许多家长的询问;而她给家长的意见是,家长必须先要做好2点考量:

一、西方的教育方式是否完全适合东方的家庭?

二、何者对孩子的文化薰陶及价值观培养,更有帮助?

此外,据她的接触,一些英文教育背景的家长反而更坚持将孩子送入华小,因为他们相信在“双管齐下”的语文环境,孩子能更好地掌握多种语文。

另一方面,教育界人士受询时指出,在新山,过去就有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到新加坡受教育,如今新山私立或国际学校的设立,反而是让这群家长因此把孩子留在新山上学,省却舟车劳顿之苦,所以对新山的华小未有明显的冲击。

他透露,受到较大冲击的,主要是国小。

【家长怎么说】

国际学校学生较有自信

一名林姓家长对星洲日报说,国际学校和华小的分别是前者的教学方式较趋向国外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较有自信,在课堂内也很积极发言。

她本身是名华小生,但由于丈夫是外国人的关系,因此先决条件也会将孩子送往国际学校就读,让孩子能与父亲沟通。

国际学校实行全日制,即是从早上8时至下午3时30分,该学校制度也是效仿英国制度,在一年内会有3个学期,而待每个学期结束后,家长都必须与教师会面领取成绩。

国际学校和华小的差别颇大,而每间教室只有18至20名学生而已,教师也能够兼顾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进度,并且鼓励学生多发言和举手回答问题。

华小生比较内向和鲜少在大众前发言,而国际学校的学生则比较有自信,他们也不会害怕答错问题,但相对而言,国际学校的学费也相当贵。

私立学校教育水平较高

一名不愿透露名字的家长说,无可否认地是以华小和私立学校来比较,私立学校的教育水平会比较高,而素质也会比较好,但他依然将孩子送往华小就读。

从教育的角度剖析,大部份就读私立学校的学生,他们的背景比较富有,也是因为这样而令孩子的学习环境有所限制。

以华小和国小的水平来看,华小的教育水平相对而言则比较高。

编者的话:检视改善华小问题

虽然中国崛起让中文价值大大提升,但在国际市场上,英文仍是最吃香的通行证。

不只是中学,有趋势显示越来越多家长让子女从小学就开始就读私立或国际学校。

由于私立及国际学校的学费昂贵,并不是人人有能力负担,但它们却成为了富者的首选。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它以英语为主,让学生日后更能适应国外的教育。

因为收费昂贵,私立或国际学校有能力使用最好的硬体、软体、课程和师资,而造就了“私立或国际学校才是最优越”的印象。

教育部开放国际学校让本地学生就读,在减轻让国民受免费教育的财政负担之余,其实是把教育的责任转移到私人或国际学校上了。对经济负担不起的国民来说,却造成了“只有富者可受最好教育”的不平等现象。

从另一角度看,华人放弃就读华小,是因为不爱母语吗?或是有其他因素造成?

私立小学或国际小学的素质真的比华小来得好吗?教育界人士怎样看?除了要掌握英文之外,私立或国际小学在其他方面比华小占优势的又是甚么?华教人士在担心之余,也有需要自我检视和改善华小的问题在哪里。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