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馆没有一个懂华文
信息来自:光华日报 · 作者: · 日期:25-05-2010

文:杨善勇

上海世博的大马馆,不论展出的主题是不是一个马来西亚,不管促销的文化是多元或者单元;《光华日报》记者钟晓慧在〈世博开幕不及16天 大马馆弊端显现〉转述的那个消化不了的笑话,是值得我们一起深思的:

两名年约60岁的中国夫妻问现场的雕刻员有关雕刻的问题时,该雕刻员淡淡的抬头然后以英文回话。现场马上出现了鸡同鸭讲的场面。不消20秒,该对夫妻就转头走人,然后抛下一句:“怎么这里都没有一个懂华文的人啊!”

为何在中文大国的街景,会出现如此非常难堪的尴尬和脸红?不论那是出自一时安排的不当,还是从一开始的误失;眼前的这个场景,说真的,我们当然一点都不陌生。

李亚遨前辈主编,教总出版的《晚节飘香续编》(2006)内收陈亚才先生序《沈慕羽言论集》,就曾特别提到沈老1993年的讲话,修理华校本身自甘堕落的义正词严:

“有些讨好教育长官者,学校的一切图表都不写华文,甚至签名及文告也不用华文,这是自我毁灭,最为可怕。华校必须保持华校的本质,华校是本邦教育的一个源流,我们不能因为本身是公务员而连灵魂都不要。” (页184)

距离西去的沈老讲话,悠悠又过了17年。如是我闻,华小的作业很多已经不是中文。偶然派出街的那些中文公告则满纸撇脚的语句。水平的江河如下,已经不是“惨不忍睹”四个字足以形容;难怪报业前辈谢诗坚先生曾经感慨万千:

“在30年前,一般的华校高中毕业生基本上能掌握一定程度的华语华文,书写也不成问题。而在近 20年来,……它毕竟只是社交的工具。”回顾大马馆没有一个懂华文,可能用不上20年,华文就连社交的工具也不是。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