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華小的困境
信息来自:马来西亚东方日报 · 作者: · 日期:15-12-2020

  2020年12月11日 

報導:莊澍臻

教育部近日再度提出合併微型華小的計劃,微型學校的辦校困境是什麼?
 
華文理事會副主席彭德生作客《開講東方議題》說明,根據教育部的規定,若一間學校總人數少於150人就是微型學校。
 
目前我國約有3018所微型學校,其中國小有2060所、華小598所和泰米爾小學360所。「在行政上,還有一些學校人數少於150人,但教育部還未把它們列為微型學校。」
 
他指出,微型學校的形成,受一個地區的人口遷徙和地理環境因素影響。
 
「人口的遷徙主要會出現兩種情況,較普遍的是鄉村地區的年輕一代,因工作等因素往城市或新興城市遷移,造成當地人口老化,沒有新生兒,學校自然沒有學生來源;而較特殊的情況是大城市市中心成為商業區,住宅區都往城市邊緣遷移,也造成城市中心學校沒有學生來源。」
 
他以吉隆坡的42所華小為例,點出3所在市中心的學校,就是微型華小。
 
至於受地理環境影響形成的微型學校,則多數是在砂拉越和沙巴,因為這兩個州屬的幅員遼闊,村與村之間相隔遙遠,一個地區的學生都相對較少。
 
他表示,教育部一直以來都想解決微型學校問題,如微型華小,並有兩大解決方案。
 
「一個是讓微型華小以复級班方式進行教學,也就是說一個微型學校裡面,保留一年級和六年級,但是二至五年級就合併;另外就是建議微型學校進行合併計劃。」
 
合併學校須屬同性質
 
雖說如此,他表示,被合併的學校必須屬於相同性質的,且是在同一個地區,不超過5公里的範圍,以避免學生到另一所學校上課時,面對的交通問題。
 
他也說,雖然部分的人會認為微型學校的學生少,老師能更容易照顧每一個學生,但他指出,學校其實更像是讓學生體驗群體生活的地方,模擬一個小型社會,而不局限於獲得知識和應付考試而已。
 
他認為,若學生的小學生涯只是和班上幾位同學一起學習、參與活動,對他們而言並不是件好事,而合併學校則能完善學校群體狀態。
 
他也指出,微型學校因師資分配問題,老師要兼教各科不屬於他專業的科目,有可能影響教學素質,合併學校則允許教育部妥善調配資源。
 
華社憂合並后數量減
 
華社普遍對於合併微型華小,存有疑慮,教育部也會小心處理華小搬遷或合併計劃,不願觸動當地社會的敏感神經。
 
惟目前華小情況,屬於70%學生擠在30%的學校,剩下70%的學校只有30%的學生就讀。
 
華文理事會副主席彭德生不諱言,國小有許多合併微型學校的成功例子,但華社擔心合併華小後,會減少華小數量,而秉持「一所都不能少」的謹慎的態度。
 
「對於華社來說,每一所學校都是先賢辛苦努力建設的成果,當地人都抱有一定情意結,只要還有一位學生,沒有學校董事部願意看見學校被關閉。」
 
他表示,能理解華社和董事部擔心現在關閉學校後,未來難以申請重建的顧慮,畢竟一直來華社要新建學校或增設華小准證都困難重重。
 
基於華社或董事部是以華小數量及學校准證為主要考量,他認為,要解決微型華小問題,必須與增減華小及搬遷華小掛鉤。
 
他建議,當教育部提出合併的計劃時,華社可以向教育部建議保留被合併的學校准證。
 
他表示,不論願意與否,華社需要知道1300所華小中,有598所是微型華小,佔總數的46%,甚至還有85所的學生人數是少過30人;若這樣的問題持續下去,對華小發展相當不利。
 
「如果未來的人口結構沒有改變,這85所學校的董事部得接受,未來幾年會面對沒有學生的困境。就像今年,吉蘭丹就有3所這樣類型的微型華小,一年級是零新生。」
 
他也建議,華社團體可以成立微型華小委員會,收集所有微型華小的詳細資料,如未來5年的學生人數預測、學校與學校之間的距離、當地的經濟發展情況、社區的人口結構等;並針對個別微型華小的未來發展對症下藥,提出符合教育需求的建議。
 
他指出,有些微型華小可能處於海島或相對偏郊地區,因此,不論學生剩下多少,都不能輕易關閉。
 
「教育部的責任是照顧每一個孩子受教育的機會,不能單純為了縮減教育資源而合併學校。」
 
建議空置校舍發展成社區中心
 
雖說人口遷移是必然的,也影響著一個地區的人口發展趨勢,從而影響當地的學生人數,惟華文理事會副主席彭德生認為,不能因為鄉村學校的學生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就關閉學校。
 
他說,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都有微型學校,反而很多國家是在這部分投入很大的資源,除了是照顧少數民族的需求之外,也堅持每個孩子必須要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機會。」
 
他指出,一個全面的規劃,必須是符合當地微型學校的教育需求的規劃。
 
他認為,一個學校合併之後,留下的空置學校,教育部或政府可以每年提供一定經費,維修校舍設備,將它們發展成社區中心或學生的活動中心,讓學生或村民可以自由地哂脤W校的設備。
 
他表示,哪天當地有了新發展,這些學校要被哂脮r,還可以重新被哂谩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