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阻求学·面对多重隐忧 青少年成迷惘一代
信息来自:e 南洋 · 作者: · 日期:10-06-2021

2021年06月04日

网课
因疫情而出现的“迷惘一代”需要被正视。

从失衡网课看迷惘的新一代(上篇)

独家报道:黎添华

约100年前,西方国家出现过这样的一种人。他们对现况不满、失望,陷入一种道德迷失,更找不到生活方向。他们曾被海明威冠上“迷惘一代”(Lost Generation)。

这些成长于一战后的群体,完全无法与世界接轨,然而约100年后的今天,全球各地因冠病疫情,出现了另一群“迷惘一代”。

他们不仅面对知识匮乏、技术不足,也缺乏人格五育、待人处事的培育;而令人遗憾的是,单是在我国,这群人就可能超过100万名,而他们年纪最小的不过6岁,最大的还不及24岁。

疫情下的“迷惘一代”其实是指一群因疫情无法上正规课, 或连网课也上不了的一代。国际上也有人将这群人称为“冠病一代”(Covid Generation)或者“被封锁的一代”(Lockdown Generation),无论哪一种称呼,他们都是在求学岁月中被疫情深深影响的新生代。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中低收入国家的学子因疫情失学了4个月,高收入国家学子则损失学了6周。这还不包括硬体设施不足而从此失学的一群。

尤值一提的是,这群横跨小学、中学、大专的“迷惘一代”并不是少数,根据教科文组织数据显示,全球因疫情而失学的学子至少达2400万,而前教育部长马智礼早前也预测,我国受影响的学生保守估计超过100人万,其隐忧更冲击着个人、家庭,甚至关乎国家发展。

隐忧1:课业跟不上

据世卫组织、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因无法如常上课,许多学生严重影响了学习进度,特别是学前教育、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需要在这段期间打好学习基础,例如阅读及书写,但当下情况让学子很难打下稳健基础。

赛酷雅东南亚有限公司是全球少数积极投入线上教育的机构,公司在马来西亚的总执行长林亿芳受访时就向《南洋商报》表示,原本不爱学习、不配合课程,或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会出现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就会变差,学习态度散漫,学习行动力变弱。

“短期学习成绩下降和学习动力不足,长远来看可能会辍学。”

尽管网课被指能让学子“停课不停学”,但充其量只能填补学习上的空白,居家上课一年后,不少家长发现孩子们的汉字书写,逐渐被拼音给取代,不仅笔画不正确,甚至许多字也落得“能认不会写”的情况。

另外,基于无法长时间对着电脑,这群学子的学习时间自然也较过去不同,知识含量更明显少于过往。不得不提的是,上述情况仅发生在能上网课的一群,但还有许多人因为硬体不足,而无法上网课。

隐忧2:影响性格塑造

无法面对面上课确实让学子少了接触外人的机会,而这将导致他们变得不懂得与人沟通相处。

这群人可能面对荧光屏不会生疏,但在线下时却可能不懂得如何适应。再者,由于缺少课外活动的培训,“迷惘一代”也少了历练自己待人处事,以及培养团队精神的机会。

人际关系变差

林亿芳点出,人际沟通会变差,主要是无法面对面交流,虽然时效性不长,但效果可能不会特别理想。

“团队合作精神也会受到影响,有些活动需要大家一起集思广益。

“无法面对面交流,很多时候线上团体活动或举办交流会,也有出现组员思想不集中,推卸责任的情况。”

她说,缺少沟通与合作精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疏远,冷漠无情,不爱交谈,更不愿意与人接触,活在自己的虚拟世界。

“类似情况就发生在日本,许多青年因为习惯宅在家,丧失社交能力,更对团体生活、职场互动产生抗拒,部分还出现自我中心的极端情况。”

隐忧3:软技能拓展受阻

课外活动向来能培训学生的领导才能、组织能力、团队精神,乃至纪律与口才,是去学校上课才能学到的,而超过一年的网课正让学子们错失了这些机会。

马大新青年主席叶纹清发现,长达一年半无法举办线下活动,不只是学生无法发挥及训练本身的领导能力,更让学弟妹们错失了体验大学生活的机会,尤其第一年生就只能在家过大专生活。

对组织而言,由于无法培养起凝聚力和团队的默契,因此一些团体就出现萎缩的情况,当中规模与运营都不错的团体面对3至4个月的“瘫痪”,而较不活跃且会员不多的组织则面对更大的挑战,也几近解散。

“尽管目前各大组织尝试将活动搬到线上,但是始终没有线下来得理想,组织理念也无法很好地传承。”

理大华文学会卸任主席李沺沺也坦言,目前线上活动聊胜于无的一种方案,即便能让组织如常运作、会员能参与活动,但却不如线下活动来得强。

“尤其是线上始终没有温度,而且线上人设与线下可能会有很大的落差,彼此线下见面后反而出现磨合问题。”

隐忧4:影响学习品质

许多人认为,超过1年半的居家学习,其实不足以对学子构成影响,但由于过去的1年半学生的学习都属于精华浓缩,加上不一定能确保学习品质,所以“迷惘一代”的知识含量、技术掌握、沟通技巧等软技能自然不足。

即使校方或家长尝试追回课程,但是,当中的学习品质俨然成为一大问号。

此外,林亿芳认为,因为居家上课没有获得太大的鞭策,对不自律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变得任性、我行我素。

更甚的是,初入职场的人,也可能会变成说一套做一套,在别人的面前唯唯诺诺,一没有人管制就为所欲为。

隐忧5:对未来迷惘不安

“迷惘一代”其实也包括即将升学或就业的一群,其中想要继续深造的一群会因为家庭经济问题而面对升学的难题。

俄罗斯国家研究型高等经济大学校长卡萨马拉就曾指出,因经济困境而失去进入大学的学生会变得恐惧、迷茫、对未来没有信心。一些学生还可能因此对现况不满,复以反叛行为来回应大时代。

此外,毕业在即的大专生也将面对僧多粥少的现象,,即便成功觅职,这些准备挣钱谋生的Z世代也适逢就业起薪创新低的窘境。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因疫情的关系,我国大学毕业生初入社会的薪水在2020年就创下新低,其中,文凭生仅获得每月1001至1500令吉,比2019年的2001至2500令吉还要少。

林亿芳就指出,疫情大大减少年轻人的机会,加上工资低,这群人对于自身前程感到渺茫,甚至在职场上不认真,导致部分年轻人谋求其他捷径赚快钱,甚至不在乎什么是“专业”。

“失去信心,可能会导致他们荒废前程,做个闲人,不务正业。”不过,她也表示,竞争大可能会使自己自信心有点受挫,但是也会激发需要更加努力学习,全面提升自己。

隐忧6:职场表现令人担心

撇开疫情导致的失业率不谈,“迷惘一代”少了超过一年的正规教育培训,毕业后的职场表现自然令人担心。

此外,疫情未发生前,儿童学习危机就已经严重,联合国就发现中低收入国家半数10岁儿童无法理解简单的书面句子。

据教科文组织数据,超过2.5亿儿童已经失学,这一数字很可能因疫情而至少上升2400万,而这对学龄儿童在其成年后的整个工作生涯中累计损失10万亿美元收入,相当于全球GDP的10%。

隐忧7:加剧贫富悬殊

根据联合国去年6至10月份调查150个国家的报告显示,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学生接受远程学习的可能性最小,其学习损失情况最难监测。远的不说,本地就出现城乡网课差距的情况。

然而,90%以上受访的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要求教师在学校关闭期间继续教学,而受访的低收入国家中只有不到40%。

这反映的不只是各国国力与应对能力上的差距,更在在地预言着未来5至10年内国与国之间的势力悬殊将进一步拉大,全球贫富鸿沟也会不断加剧。

世界银行全球教育事务就曾提到点出,疫情前,全球担心的是学习机会不平等,然而如今学习基线降低了,但机会不平等的加剧却可能是灾难性的。

令人担忧的是,受访的低收入国家认为,他们是最可能延迟复学的一群,换言之,全球鸿沟只有不断扩张的可能,而冲突与矛盾更是可以预见。

从失衡网课看迷惘的新一代(下篇)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