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收入华裔最高
信息来自:东方日报 · 作者: · 日期:28-03-2013

大马统计局调查发现,去年大马人民的家庭月收入平均已达5000令吉,当中华裔“富甲”各族群,特别是高收入华裔家庭,每月可挣得高达1万5254令吉的月收入。

若这批20%高收入户的家庭收入与2009年的1万2152令吉相比,成长率可达25.5%。 

据首相署部长丹斯里诺莫哈末今日公布的2012年家庭收入调查报告结果,华裔家庭不论是在高、中、低收入群中,家庭月收入成长率几乎呈“井喷”之势而近达30%,可谓傲视群伦,比其他种族来得高。

事实上,大马人在去年的家庭月收入也有显著成长而达每月5000令吉,比2009年的4025令吉增加7.2%,各族群及城乡地区的家庭收入皆增加。

报告指出,中产阶级的华裔家庭的平均收入已从2009年的4560令吉,增至5836令吉,成长率达28%。至于低收入的华裔家庭,从2009年的每月平均1897令吉是不及2000令吉,去年已增至2455令吉,成长率达29.4%。

然而,若不分高中低收入群而综合统计,大马华裔家庭的平均月收入成长率只达8%,月收入从2009年的5011令吉提升至6366令吉。相对地,印裔家庭则取得最高的9%成长率,在2012年的平均收入达5233令吉,2009年的平均收入则是3999令吉。

隆雪月收入最高

调查发现,其实各阶层收入家庭在过去3年来的收入都有涨势,即高收入群的成长率达21.7%,中产阶级则有25.9%的成长率,低收入群的成长率为28.3%。

土著及印裔高收入群家庭每月收入也增,其中土著家庭的平均每月收入达1万666令吉,比2009年的8976令吉高18.8%,印裔家庭则是从2009年的9774令吉增加至1万3127令吉,成长率达34.3%。

据族群区分,去年土著的家庭月收入达6.9%,2009年时每月只有3624令吉,3年后增至4457令吉。

吉隆坡、布城及雪兰莪依然是国内家庭月收入最高的州属及地区,其中吉隆坡在2012年的家庭平均收入达8586令吉,比2009年的5488增加14.9%,是全国成长率最高的地区。

然而,据《东方日报》去年7月封面报导,该局调查发现,2007年时隆市居民的家庭月收入只达5322令吉,因此在2009年时月收入则略增至5488令吉,成长率是微不足道的1.5%,因此此次三年后再回顾,14.9%的成长率可谓惊人。

另外,去年布城及雪兰莪的家庭平均月收入则分别达8101令吉以及7023令吉,成长率分别为6.1%以及5.5%。

城乡家庭方面,城市地区的家庭收入从2009年的4705令吉增至5742令吉,成长率达6.6%,乡区的平均家庭收入则每月达3080令吉,比2009年的2545令吉增加6.4%。

统计局是每5年展开2次的家庭收入调查,统计局于今年2月展开家庭收入调查工作,受访家庭约4万4000户。而2009年时是第一次发布《2009年家庭收入与居家设备》,当中首次勾画出大马人民的平均家庭收入面貌。

贫穷家庭减至10万户

2012年家庭收入调查结果显示,大马的贫穷率已有显著改善,从2009年的3.8%降低至1.7%,成功达致政府欲在2015年将贫穷率降低至2.0%的目标。

首相署部长丹斯里诺莫哈末指出,国内的贫困家庭也从2009年的22万8400户,减少至2012年的10万8000户。

贫穷率是指贫困人口占全部总人口的的比率,反映地区贫困的广度。赤贫率则是从0.7%降低至0.2%,其中以乡区的改善度最为显著,从1.8%骤降至0.6%。

2012年,华裔的贫穷率是0.3%,2009年则是0.6%,赤贫率则是从0.1%降低至少0%。

4州零赤贫率

各州表现方面,柔佛(0.9%)、吉隆坡(0.8%)、槟城(0.6%)、森美兰(0.5%)、雪兰莪(0.4%)以及马六甲(0.1%)的贫穷率则是低于1%。

其中,纳闽、槟城、雪兰莪以及马六甲更是达零赤贫率。

贫穷率最高的依然是沙巴州,惟贫穷率却从原有的19.7%降低至8.1%,赤贫率则是从4.8%减少至1.6%。

诺莫哈末指出,倘若我国每年保持大约6%的经济成长率,极有可能在2018年就达到2020年成为高收入国的目标,也就是人均收入达1万5000美元。

他说,政府将在今年进行多项大型计划,包括大吉隆坡捷运计划工程以及一个大马人民援助金,后者更是制造多重效应,令许多商家的交易量增加30%。

询及倘若大选后更换政府,我国人民的每月平均收入是否将持续增长,他认为,这是一个不实际的问题,因他并未预见大马会变天,“我相当有信心,现任政府会继续掌管国家。”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