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外劳“双外经济”窘境
信息来自:南洋商报 · 作者:杨名万 · 日期:24-08-2010

2010/08/23  

政府定下“高收入国宏愿”,10年人均收入倍增;迄今却仍然执意不肯具体承诺设最低薪资制。

本栏月初刚提醒,少了最低薪资,只表面化将国内产值倍增,当作高收入目标,我们将面对高收入国低薪资,贫富差距扩大窘境。

这提醒见报后一周,柔佛新山地不佬第四工业区电脑硬盘厂外劳闹事,后来升级到罢工并提出8大诉求。看了这些诉求,终于明白,政府为何对最低薪资要求支吾以对,不予承诺。

外劳待遇贫穷线下

这些外劳的8大诉求,最受注目的是要求增加底薪,从每月420令吉,提高至546令吉。这可给国人大开眼界,这么低的底薪,还不到大马半岛贫穷线每月收入720令吉的六成。

尽管涉及的工厂管理层后来声明,员工福利并不像他们所说这么不合理,但并没有否定员工底薪仅420令吉,只说明如包含超时津贴,员工每月收入会达700令吉。这意味即使包括超时津贴,所得仍然在贫穷线以下。

虽然曝光的只是地不佬工业区一家电脑硬盘厂,然而这家工厂聘有5千人,从这么大的规模来看,外劳超低420令吉底薪在国内工厂应该很普遍。

厂方后来爽快答应员工诉求,将基薪调高30%至546令吉,反映外资已意识到形势比人强,外劳不会永远低廉。

最低薪资贫穷线上

我们正处于尴尬窘境。外资愿意留在我国,因为他们可以在这个薪资已经不高的国家,继续以超低薪资从外国引进廉价劳工;除了解决劳力不足困境,更重要的是可以享受偏低劳力成本,继续进行劳力密集装配工作。

从这角度看,就会明白为何政府迟迟不对最低薪资制表态。政府如果拟定最低薪资,肯定不能忽略贫穷线,否则就会失去制定最低薪资意义。

但是,如果将最低薪资定在贫穷线以上水平,外劳成本将上升接近一倍或甚至超过一倍。从420令吉到720令吉,增加幅度是逾71%,如果定为每月850令吉或以上,就超过一倍了。

恐会成过渡投资地

尽管政府已经意识到我国经济需要转型,但是对引进劳力密集工业仍然患得患失。原因很简单,未来10年,私人界投资每年平均需要增长12.2%,以推动经济增长至高收入国水平。

我国当前劳力素质“高不成低不就”,不易吸引资本密集高科技工业资金。这时刻如果还制定最低薪资,则又会失去劳力密集电子电器装配工业资金,少了这些资金,又担心无法推动每年平均6.5%经济增长。

这种患得患失心态拖延日久恐怕会两头空,我们正处于“外资聘外劳”,畸形“双外经济”窘境。

对于外资来说,有太多难以掌握的不定因素,恐怕只能视这里为过渡投资地。因为外劳总有限制,任何限制都会影响外资发展,非久留之地。

政府不能再患得患失,须当机立断,认真的将经济转型。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