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努力实现更合理的工资增长
信息来自:联合早报 · 作者:社论 · 日期:03-12-2011

2011 年 12 月 2 日

  人力部最新的本地劳动力报告显示,本地雇员实质工资中位数有所增加,就业率也创下新高。在全球经济前景日益不明朗,各国都面对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背景下,本地劳动市场的这两个现象无疑都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在政府提出要建设包容性社会之后,如何在收入分配方面实现更大的公平,更是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较能反映整体劳动力实际收入情况的工资中位数,在今年得到改善。名义工资中位数上升了 8.3% (去年为 2.5% ),包含雇主公积金缴交额在内达 3249 元;扣除通货膨胀后的实际工资中位数,更从去年的负 0.3% 上升为 3.1% 。之所以有如此良好的表现,主要归功于经济增长,以及劳动力市场紧缩两大因素。

  新加坡是一个开放型经济体,经济表现相当程度取决于全球经济状况。如果外部条件良好,加上本身的努力,本地经济就能够增长,去年 14.5% 的双位数经济增长率,就是因为外部环境改善,加上振兴配套等应对措施而达成。但是,全球经济结构性失衡的后遗症,在本世纪开始显露。这表现为经济周期的缩短。换句话说,任何景气都难以持续维持。这对工资收入的稳定性自然有不好的影响。

  政府提出要让国人的实际收入,在 10 年后能增加三成的目标。一些经济学者指出,这意味着国人的年平均实际收入增长必须达到 2.7% 。可是,全球经济失衡所造成的经济周期缩短,却对 10 年目标造成重大挑战。要确保国人的收入能持续提高,且在过程中避免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依靠经济增长的单一因素显然不足——着眼于对本地劳动市场的供需入手,因而势在必行。

  与全球经济不同,本地劳动力市场相对较可以通过政策的调整来掌控。国人收入中位数上升的另一个因素,正是因为劳动力市场紧缩,供应减少,间接提高了雇员的议价能力;而劳动力市场之所以紧缩,当然同政府收紧移民门槛,减少外来劳动力进入市场有关。外来劳动力的减少不但推高了国人的工资,也促进了年长者与妇女的就业机会。报告显示,本地就业率(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今年创下 78% 的新高,年长居民就业率上升了 2.2 个百分点至 61.2% ,妇女就业率上升 2 个百分点至 73% 。

  吸引全球人才为本地经济做贡献是既定国策,也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但是在执行时如何拿捏细节,对政府的施政能力是个不小的考验。新加坡自 2009 年开始收紧移民政策,然而今年的人口还是增加了 10 万 7000 人,达 518 万人。近 10 年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虽然驱动了经济增长,代价也不小,其中较明显的就是生产力萎靡不振,平均每年只取得 1% 左右, 2007 年起就没有再增长。

  国人工资的合理增长,必须以生产力的同步增长为基础,因此经济战略委员会才会提出每年 2% 至 3% 的生产力增长目标,来配合国人实际收入 10 年增长三成的愿景,而其中的一个关键,正是通过限制外来移民以调控劳动力市场。时任国务资政的吴作栋在今年 2 月时便指出,为实现国人实际收入 10 年增加三成的目标,政府下定决心让经济转型,不再过度依赖外籍工人。

  当然,经济转型需要时间,正如实现更为公平的包容性社会一样。在任何高度现代化的社会,各个领域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政策目标必须在不同需要之间取舍,寻求合理的平衡。但是这些平衡的意义,却又必须是服务于国家的宏观战略愿景——建设包容性社会。因此,就算未来经济增长步伐有所放缓,只要宏观战略愿景的方向正确,相信还是能获得多数国人的支持。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