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包袱”幾時可放下?
信息来自:星洲日报 · 作者: · 日期:15-02-2011

2011-02-11     作者:梁鳳英
儘管去年下半年的經濟顯露些疲態,但國內汽車業在去年卻似乎如久伏的鳥兒,“休息”一陣後,不但飛得高,也飛得遠。

汽車業銷售的興旺,可從汽車廣告的回溫端倪。許多汽車經銷公司,包括國產車也趁汽車熱潮趁勢推展新車款,以期刺激各自汽車銷量。

新車款面市步伐一向比同儕“慢半拍”的普騰,亦把握汽車旺市佳機,在去年尾推出一款車價達8、9萬令吉的新款“高檔”轎車,令人眼前一亮,也充份展現大馬車市的回暖。

此外,一些大馬的進口車經銷公司,也在去年下半年及年開年趁汽車旺熱市道,積極推出新款車期搶攻市場一杯羹之際,新年伊始,更不斷邀請媒體至海外試車,就可反映業者對未來汽車市道的樂觀憧憬。

筆者近就受邀到袋鼠國出席進口新款車試車活動。

此新款氣派型轎車,在澳洲的售價為3萬6千澳元左右(約10萬9千440令吉),儘管此豪華型新車尚未在大馬面市,但車價據悉可能高達14萬令吉。

澳洲汽車進口稅僅5%,車價比大馬低,自然不在話下,也難怪收入偏高的澳洲人,購買豪華新車的能力綽綽餘。

反觀而同款的進口新車,在澳洲只需支付5%進口稅,車價自然比大馬低,因此,大部份澳洲人都有能力以廉價擁有多部著名品牌的高檔四輪驅動車、休旅車或大房車,是司空見慣之事。

大馬的超高汽車關稅,禍首在保護國內的國產車,如果進口車關稅低,與國產車價不相上下,自1985年誕生的國產車,不可能生存至今。

如果國產車的素質可以比美進口車,政府保護國產車,市民要付出更高代價購買進口車,或許市民沒有話說。

症結問題是,政府保護國產車已26年了,國民也付出26年坐“昂貴”國產車或進口車的慘重代價,還不夠長嗎?

國內汽車業市場的全面開放,似乎還有一段漫長的路,可能需等至政府的2020年先進國目標,到時,國民的收入已達先進國水平,汽車業是否全面開放,讓進口車與國產車一起爭鋒,至今還是未知數。

但令人感嘆的是,政府不惜犧牲國民鉅額的血汗錢,付出慘重代價擁有一台轎車,以讓國產車在26年學習成長;但26年已過去了,國產車是否已成長了?由消費者去判斷。

但政府甚麼時候才肯放國民一馬,不以征收高稅的方式,讓國民可以輕鬆擁有一台“有品質”的新車?

國產車的“包袱”,真的是這麼重要?不可以放下嗎?

這個包袱讓國民感覺好累好累,累在有車一族,在每月攤還車貸後,購買力已顯著被削弱,每天要縮緊腰帶過日子。

大馬人購買力顯然比不上新興經濟體,更不用說先進國了,這是經濟發展步伐的落後使然,但昂貴的車價,是削弱大馬人購買力的當中禍首!

大馬要邁入2020年先進國的目標,包括先進國的發展與國民收入等,但是否有先進國的廣闊思維,放下沉重的歷史包袱,先進國前路才會更平坦,否則,也只是空中樓閣!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