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日本汽车产业的崛起”?
信息来自:中信出版社 · 作者:藤本隆宏 · 日期:21-12-2013

    20世纪的最后25年,世界产业史上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日本汽车产业的崛起。这个时期正好是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期,因此汽车产业也被视为日本经济整体取得成功的象征。事实上,占日本国内10%工业生产额的汽车产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日本经济的火车头。特别是在海外,“日本经济=汽车”的印象已成定论,无论是好还是坏。


  但是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泡沫经济崩溃后的日本经济开始出现停滞,另一方面,以数字信息技术武装起来的计算机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等为核心的美国经济卷土重来。日本的汽车产业也因为国内的不景气和日元升值的影响,一部分企业的业绩开始恶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在产量上占据世界第一的宝座又一次拱手让给了美国。90年代后期,生产利润率也开始出现落后于美国的倾向。

  综合这些因素,汽车产业很容易被单纯地看做是“现代日本经济的整体缩影”。并且往往拿它与日本经济的消长单纯地联系在一起。

  但是这种看法至少有一半是错误的。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不能等同于战后日本产业的普遍成长过程,因为它有着某种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来自该产业本身所特有的执著与顽强。

  日本的汽车产业,已构建了被全世界视为“全球标准”的强有力的生产体系,并且以此为武器,从当初的扩大出口,进而发展到了将生产体系向海外转移的地步。21世纪初,几乎所有的日本汽车公司无论在组装现场的生产效率,还是在产品开发的速度上依然形成了领先世界的先驱集团。日本式的汽车生产体系,如丰田模式、准时化(Just in Time)、TQC等各种理念被不断介绍到国外,即使进入了21世纪,竞争的欧美企业仍在继续学习这些经验。虽然还有其他国际性的优势行业,但是将自己的生产体系变成全球标准并打造成引领全球的产业,这在日本是非常少见的。

  虽然日本国内汽车生产在产量上的增长已在1990年达到极限,但是在生产、开发、零部件采购等“质”的方面依然领先于全球。这一点与其他产业截然不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汽车产业在被称作“失落的十年”的90年代拥有不同于其他产业的优势,而这一优势的本质直到现在才逐渐为世人所知。特别是进入2000年以后,在日本经济整体陷入危机的情况下,大部分汽车企业却取得了历史上最高的利润,而且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也在2002年创下了最高纪录,展示出了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众所周知,日本经济的强势在20世纪80年代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赞誉,但即使在那个时代,能发挥强劲国际竞争力的部门也只占了日本经济的极小部分。占日本经济主体地位的流通业、金融业以及普通服务业和建筑业等其他行业,生产效率持续低迷,不少行业随着日本经济量的增长显现出规模过于臃肿的状态。这些行业的大部分企业现在仍陷于业绩不佳的困境中。

  占国民生产总值20%的制造业,在贸易收支等指标上表现出了日本产业竞争力的优势,其中占据半壁江山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业,拥有极高的生产效率,其质量等指标表现出强大的综合国际竞争力。大致来说,汽车、摩托车、家电电子产品、照相机及复印机等精密机械和普通机械、这些机械的相关零部件,以及钢铁、部分化工产品(半导体材料、胶卷、轮胎等)等行业可以划分为国际竞争力相对较高的门类。但另一方面,从贸易收支来看,也有一些制造行业未必具有国际竞争力,比如曾经拉动出口增长的化纤产业以及被过剩设备所困扰的综合化工企业等。

  另外,在比较具有国际竞争力优势的机械类产业中,近年来也出现了因受到低劳动力成本国家的影响而减弱了成本竞争力的行业,如部分家电产品和机械产品行业。还有些产业,如计算机、半导体存储器等,由于产品和工序的架构(Architecture,基本设计思想)突然大幅改变而无法发挥日本企业擅长的组织内调整能力,从而减弱了发展势头。

  尽管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汽车企业国内的产量减少了,但是包括海外生产在内的全球产量仍在持续增加。正如前面所述,在产品组装生产率、产品开发生产率、开发速度、库存周转率、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竞争力指标,在8090年代的整个期间,日本企业的平均水平还是继续凌驾于欧美企业。虽然如后文所述,从盈利性的角度来说大部分日本企业已落在了欧美企业后面,但仍有像丰田汽车公司和本田技研公司那样,在4050年的时间内不断保持盈利润的企业。2000年日本的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的出口额仍然占整体出口额的20%左右。

  汽车产业在战后的出口产业中,不只是有着很大的产业规模,而且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竞争力的综合性和稳定性与其他出口产业相比也有着天壤之别,也可以说是本质的区别。这种差别简单讲就是来自其执著和顽强,及其“对全球企业的产业行为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从个体上讲,虽然在其他产业里也有不少优秀的日本企业,但是就产业整体而言,汽车产业的优势更加突出。那么,为什么战后的日本汽车产业会具备这样的特性呢?

  本书主要着眼于“汽车产业和其他产业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这一问题,来思考20世纪后半叶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为这种竞争力提供支撑的制造系统的进化过程,在世界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在这里,笔者将生产企业经营所表现出的“质”的概念称为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将企业为提高经营的质量而进行反复探索的行为称为能力构筑竞争。关于这些问题将在下面的章节加以说明,把制造企业视为组织能力的体系、把企业和产业的长期发展的形态以能力构筑竞争的角度加以分析解读,这就是本书基本的想法。

  从这个观点出发,单纯地说,20世纪最后25年内推动世界汽车产业的原动力就是能力构筑竞争。换句话说,至少这个时期的汽车产业,是以能力构筑竞争的牵引为最主要特征的一个产业。并且,许多日本企业在这个时期以某种“执著”为武器,在生产、开发现场的能力构筑竞争上是领先于世界的。对于那些步入21世纪初期面临着诸多课题和困难的日本其他产业来说,是不是也应该学一学汽车产业、尤其是技术领先的汽车企业所一直发挥的执著精神呢?

  这就是本书想要传达的最主要的信息。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