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可可产业向下游发展
信息来自:http://www.gbgindonesia.com/zh-cn/agriculture/article/2011/a · 作者: · 日期:25-08-2012

印尼是世界第三大的可可出口国,仅次于非洲象牙海岸和非洲加纳。2010年,印尼以47万吨可可产量占有全球18%的市场份额。印尼可可业协会预计2011年印尼可可生产量将达到50万吨,但是大雨有可能导致产量降到45万吨。全球可可需求量在2010年上升到3700万吨。全球需求量源自中国、印度和欧盟等市场的糖果、巧克力消费量增长。这使全球市场出现了供应不足,2009年的供应缺口为7.3万吨,到了2010年则扩大到了10万吨。糖果市场由此出现价格迅速上涨的情形,促使可可购买者将目光转向在生产率和未来供应量方面仍然有待开发的市场。

印尼可可的产能一直落后于其他生产国,只有每公顷700公斤,而潜在产能则是每公顷1000至15000公斤(BKPM “印尼投资协调委员会”)。生产地集中在苏拉威西,全国63%的可可豆都是在那里出产的。虽然近三年里种植面积在扩大,产能却在下降,在南苏拉威西尤其如此。根据政府的“可可复壮”(Gernas Pro Kakao)计划,目前正在对现有的可可树进行复壮,替换了200万公顷的可可树,并且需要几年之后才能衡量效果。印尼的可可生产潜力是非常乐观的,但是需要有足够的投资才能保持稳定地迈向国际可可组织制定的到2013-2014年实现年产100万吨的目标。在“经济走廊”计划下,可可产业组织得到加强,这将使苏拉威西成为可可中心,同时加速发展亟需的运输用途基础设施,以便获取和运送肥料等材料。

提升可可增值链是政府的重点之一,其目标是到2025年达到62.5亿美元的出口额。这些目标与不断增长的可可需求量是相符的。在2005年至2010年之间,可可需求量每年上升5%,国际咖啡与可可协会预计未来几年的需求将会以2%至4%的速度继续增长。印尼拥有极好的优势,可以利用这个趋势,但是需要大量的投资来提高生产率、质量以及增值。国际可可组织的数据表明,只有28%的可可在国内加工,而其余72%以未加工的可可豆形式出口。加工后的可可产品,例如黄油和粉状产品,价值达到每吨5000美元,而未加工的可可豆价值是每吨2900美元。印尼可可的质量也一直是个制约出口增长潜力的因素。美国是仅次于欧盟的第二大可可进口国,它要求可可豆要经过一个发酵过程,而绝大多数的印尼可可豆都不经过这个过程,因此大幅度拉低价格。欧盟对印尼可可产品征收进口关税,而对西非的可可产品却不征收任何进口关税。双方的进出口关税问题会是即将订立的印尼-欧盟自由贸易协定需要解决的其中一个核心问题。

正如总统令No. 28/2008所述,可可业是印尼政府的一个重点领域。为了刺激对下游可可业的投资,从2010年开始根据财政部法令No. 67/2010推行一项累进税,税率依可可豆的国际价格而定。当国际价格超过每吨3500美元时,该税率上升到15%。这项累进税保持了充足的国内加工供应,但却因为国内吸收量低导致供应过剩而遭到猛烈的批评。目前的首要任务是提高下游可可业的产能,这部分的产能在2010年是158075吨,而其中出口量为103055吨。(贸易部)激励投资者的优惠政策包括预计即将修改2008年第62号关于所得税的政府法规,这将很快覆盖到可可业。其他激励措施包括对用于生产的机器和生产资料免征进口税,并且对可可豆免征增值税。

要考虑的法律
•财政部法规No. 67/2010规定了要征收的出口关税。
•政府法规No. 62/2008为投资者提供减税优惠。
•总统令No. 36/2010《限制投资清单》规定在面积超过25公顷的种植园中允许最多不超过95%的外资占有率,并且需要获得农业部和种植园理事会的推荐。

Global Business Guide Indonesia - 2011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