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理想于教育
信息来自:张灿泉 · 作者: · 日期:06-01-1985
时间:06-01-1985  来源:张灿泉  作者:

1985-01-06

过去一个星期来,芙蓉中华中学新任校长骆静山,曾经就教育的广泛目的,办学的长远目标,提高教学的效率以及正确地看待考试成绩的问题,先后发表了十分精辟的见解,流露了他对教育事业无比的热忱,也表达了他在教育实践中所追寻的崇高理 想,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关心华教人士的心舷。

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延续民族文化的千秋大业,也是无数 忘我教育工作者为之鞠躬尽瘁的神圣事业。它的基本内容,包含了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在教育实践中,如果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将使教育活动迷失方向,无所适从,不能充分加以发挥教育最大的功能。教育理想的实现,也得借助于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说明了两者之间,乃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崇高的教育理 想以及为实现这一理想而提出的远大计划和具体教育措施,必须获得各有关方面,尤其是社会群体力量的全面支持。

其实 , 社会的本质便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与共,息息相关。人类社会源远流长,人们从长期生活中所累积的种种经验,经过整理、总结和概括为课程以后,就得通过学校来传播这种生活经验的知识,可见学校又是社会的缩 影。教育学家曾经这么指出:一切社会的价值,不独反映在物质方面,也体现在教育方面,教育甚至为社会最高的价值。今天,人们希望通过教育培养一群能以天下为已任,并且具有强烈社会意识和时代使命感的优秀青年,使他们能为国家,特别是本身所属的社会,在各个领域中施展各自的才华,寻求出路和开拓新的境界,便是为了体现教育的价值,达致社会和文化的目的。

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学校不只是用以传播知识,传递优秀传统文化的场所,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工作者所具有的高尚品格和积极的人生观,尊重个陛的发展,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人格教育,再配合以群体生活的严格训练,使学生既能具有丰富的学 识,又能兼备完美的人格,成为有情操,有思想和有抱负的一群,而不是把他们训练成为“自私自利和冷酷无情的功利主义者”。我们非常赞同,考试成绩绝不是衡量学校成就的唯一标准,学校不应成为贩卖知识和应付考试的场所,而是应该成为体现教育的价值,表现个性和追求理想的神圣地方。

强调把书本教育扩大为生活的教育,使书本上的理论能够充分联系实际,尤其是追求更高的效率,讲求以最少的时间去达致最高的教学效果,可以说是教育活动中设法脱离传统教学和努力创新的尝试。教育活动的直接目的,一方面即为启发和促进学生接受创造文化的意识,并藉教师所具的精神与人格的力量,特别是优良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尊重教师所支持的教材价值,达致教学的效果。我们虽不主张学生只是死读书本,或者读书只是为了考试,可是我们认为,一旦有了良好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具备了正确的读书态度,教材的价值就会受到学生的尊重和接受,进而掌握各种有用的学识,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业和考试成绩自会优异起来,任何学业考查也能从容应付。

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所以能够受人钦仰敬重,不仅因为具有献身的精神,热衷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工作上,更重要的是对于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具有深厚的感情,把传播民族文化和为实现教育理想的工作视为终身的职责。华人社会现正致力于在各个领域里寻求突破和开拓新的境界,亟需通过教育的途径,训练和提供大批有志的青年参与这些事业。这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挑战,我们希望看到更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实现这一教育理想而努力。

(6 / 1 / 1985 《星洲日报》 ( 星期评论 ))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