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传统教育挑战
信息来自:张灿泉 · 作者: · 日期:03-03-1985
时间:03-03-1985  来源:张灿泉   作者:

1985-03-03

教育部长拿督阿都拉巴达威,最近接二连三地针对本邦传统的教育哲学、教学活动、课程结构和大专学制,提出了许多应兴应革的主张,虽仍属于倡议阶段,至少反映了本邦有意追随与时代并进的教育趋势,正视现行教育制度下所存在的某些偏差,特别是决心推行更能符合国家现实需求的教育措施,值得人们的重视。在教长的倡议下,政府已经准备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推行“学校社会概念”,引进社会人士积极参与教育活动,辅助学校发展,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协助社会创造一种足以影响学生成就和国家教育成败的环境,体现学校社会化的本质,使学校分别成为“区域社会”,“社会就是教育”,“教育即为生活”。这种以社会为中心的教育学说,早已普遍成为欧美各国在教育领域中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依据,结果证明效验卓著,成绩斐然,将它施诸本邦教育建设事业,同样可以作为教育活动的指针,不失为一借石他山的尝试。

改变现行课程结构,虽仍有待专家学者的检讨、修订和提出,但是删减一些过时的和不实际的课程,增添一些当代科技新知的学科,特别是鼓励学生参与一些旨在训练具有适应社会和生活能力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始终感到学习愉快,不视读书为畏途,自然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和“填鸭式”的强迫学习法比较,更能迎合一般学习心理,养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致身心和人格的健全发展。传统的教育家往往有一种错误的观念,以为学生的童年时代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习的鼎盛时期和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必须竭尽所能,全力进行施教,甚至置儿童健全的心理发展于不顾,但求一味传授知识,不问学习效果。事实上,学生的儿童时代,只是教育的其中一个阶段,并不是唯一的阶段,因为“教育即是生长”,是继续不断的,甚至是经久不息的,绝不能以儿童时代的教育为限。

在教学活动方面,教育工作者显然都是任重而道远的,除了向学生灌输知识以外,也教导学生待人处世的道理;国家人力资源的开发,人材的培养与训练,也非藉教育工作者所具的专业知识和特殊的精神力量来完成不可。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学术素养和崇高的社会意识,又能不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错误观念,则是教育另一既定的目标。

提倡良好读书风气,营造学术研究气息,显然有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更应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推动。

正确评估现有的学制,尤其是大专教育体制所存在的弱点,并且采取必要的步骤弥补这种缺陷,通过同诸如英美外国大学进行特殊安排,联办一些大专院校里的课程,让投考这些大学的学生,先在本地特办的院校修读若干学年的学程,再到海外有关大学修完选读的最后课程,考取这些大学的学位,既可协助国家节省外汇,又可扩大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或为一项脱离传统大专教育政策的限制,以及在教育领域中寻求突破的预示;更重要的是,政府此举也足以显示国家充分确认教育事业,尤其是大专教育在推动各个领域的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这项具有远见的教育安排,只要进行得宜,深信将为各民族优秀学子提供更多宝贵的深造机会,协助国家培养所需的人材。

能够面对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教育问题,特别是认真检讨政策实施的成败得失,不拘泥于传统教育模式,勇于在变革的时代中不断创新,不断求进步,使教育肩负改造人类生活的社会功能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致,使生活更能符合人们的愿望和理想,进而产生一切为实现人民的愿望与理想的哲学思想、行为 准则和各种学制,正是教育崇高的价值所在。

传统的教育所以缺乏可取之处,主要是由于在实质方面过分重视将固有意识形态与生活方式,不论适合时代的需求与否,也不论是精萃或是糟粕的部分,总是原封不动,将之一一传授予后人。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思想下,教育只是为了让学生读书识字,教师只管“教书”,而不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达致传授知识和陶冶;人性的教学目的,课程也不是为了配合教育目标和国家整体的利益而订,而是流于华而不实或是只满足于表面的形式。这显然都是时下教育实践中所存在的流弊。

我们赞同继承和发扬教育传统中优秀和可取的部分,但我们绝不能让那些错误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继续支配整个教育活动。英国著名哲学家韦特里德 (Alfred North Whitehead) 曾经这么指出:“如果教育只顾驮负一些过时的呆滞思想,不但无用,还会贻害青年。……一些曾经激发过人类达到伟大境界的思想,都是反叛那些一成不变的死板知识。”

(3/3/1985 《星洲日报》 ( 星期评论 ))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