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
信息来自:张灿泉 · 作者: · 日期:28-04-1985
时间:28-04-1985  来源:张灿泉   作者:

1985-04-28

许多人或许都会同意,教育不仅对于一个人的前途,也对于一个民族甚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发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探讨教育问题的时候,就不能孤立地把它看成是单纯教育的问题,即使是涉及教育实践中任何一项决策的制定与推行,也不能不考虑到社会的客观现实。

教育的基本内容,本来就包含了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在教育实践中,倘若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将使教育活动迷失方向,无所适从,不能充分发挥教育最大的功能;教育理想的实现,也得借助于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特别是符合客观现实需要的办学方针,说明了理论与实践,乃是二位一体,相辅相成,缺一不 可。

我们高兴地看到,全国华文独立中学,尽管面对种种困难,经过了 60 年代的衰微倒退和 1973 年的复兴运动以后,由于采取正确的办学方针,已经昂然晋入一个稳健成长的发展阶段,全国 60 间独中的学生人数从一度不及二万人的情况增至目前的五万 人,而且不论学生的素质,学术水平和出国升学的比例,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使独中运动出现了一片朝气蓬勃和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们必须肯定地指出,今天独中复兴运动所以能够在发展民族事业中突破困境,取得可观的成就,可以说和许许多多具有献身精神的教育工作者和华人社会中每一位关心民族教育人士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当前的急务,显然不是对所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满足于现状,而是应该怎样在现有的基础上把独中所肩负的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和培养华社人材的神圣工作,更全面更广泛地推动下去。我们也必须充分认清现实,以一个本地人的眼光,谨慎客观地评析国内外已然出现的以及或将出现的形势变 化,切忌急躁大意,也不能以主观想像代替客观现实。

在大时代的洪流中,重要的是如何汇细流为巨川,如何群策群力,集合更多的人力,为共同的教育理想而努力。过于强调分歧,斤斤计较小节,花费太多的时间争论一些具有争论性的问题,有时候并不是需要的。我们似乎有更充足的理由,将时间用 于争取华社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不论是受华文教育的或是受英文教育的,也不论是国中出身的或是独中出身的,只要是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关心和爱护华人社会,不管思想见解如何,都可以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团结起来,为华文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华文独立中学是华小的延续,为衔接大专院校而提供六年完整的基础教育,既是维护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堡垒,由于兼授华英巫三种语文,以吸收国内外文化精华,又是塑造马来西亚多元种族社会新文化的重要熔炉,可见独中所负的使命是任重而道远的。在办学方针方面,既坚持以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也强调在不妨碍母语教育的原则下,加强对英文和马来文的教学。这是教育实践中经过千锤百炼的经验总结。任何改变这一办学方针的作法,如果不是客观环境已经出现了足以推翻这一既定方针的新变化和新因素,显然是不必要的,也是不明智的。

在独中高中统考试卷媒介问题上,如果有人仍然硬说统考试卷语文的改变“未必”会牵动到教学媒介的改变,那么统考委员会又有什么必要建议将独中高中统考试卷自 1988 年起统一以华文出题,华文作答 ? 事实上,根据手头上所拥有的确实资料,包括钟灵中学参加的,由政府主办的 1958 年最后一届高中会考和 1960 年华文中学离校文凭考试,考试科目只有华文、英文和数学三科,其中数学试卷是以中英文而非只以中文出题,因此不能引 证作为“考试媒介变动未必牵动到课本变更”的论据。强调“只 有 15 %学生有能力有效地掌握一种以上的语文,而其余的 85 %

学生仅能有效地掌握一种语文”作为高中统考试卷放弃以中英两种语文同时出题的根据,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如果说过去参加 独中统考的学生只有 15 %选用非华文作答,就证明只有 15 %的学生有能力掌握一种语文以上的能力。那么独中学生历年参加政 府所主办的公共考试,其试卷都以马来文出题,各校获得的考试 及格率一般上都不错,有的甚至取得高达 80 %的成绩,这又将作怎样的解释呢 ?

我们由于深切体会拥有多种语文的条件不论对于学生今后的升学,或是踏入社会谋生都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照顾到本邦是个多元种族社会的特殊情况,因而强调主张以现实主义的教育观点和实事求是的基本哲学来办好全国华文独中,并且解决我们的教育问题,使所有的独中都能成为名校,成为发扬中华文化的摇篮,成为培育英才的教育场所,使华人社会能够在各个领域中寻求突破,向前发展。这是我们的期望,也是我们的理想。

(28 / 4 / 1985 《星洲日报 >( 星期评论 ))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