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教育丛谈
信息来自:张灿泉 · 作者: · 日期:26-05-1985
时间:26-05-1985  来源:张灿泉  作者:

1985-05-26

在今年教师节的一项全国性的庆典上,教育部长阿都拉巴达威曾经就教育的功能和国民教育的目标,发表了政策性的讲话,指出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培养新一代的重要过程,负有促使人类发展的重大使命;因此教育的基本目标,则在寻求达致缔造建设国家的力量,特别是致力于最终实现一个基于国家哲学与国家意识法则,并由多元种族所组成的全民团结与和谐共处的马来西亚社会。

在近代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不断革新不独是社会演变进化的产物,而且始终是为国家政治、社会需要和人类进步而服务的。随着欧洲自由城市的发展和文艺复兴所兴起的人文主义的思潮打破了“君权神授”的局面,使教育从“神权”的统治中逐渐转为置于“君权”的控制之下。法国大革命时期所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也推动了那个时期欧洲的教育进步,确立了“公共教育是对国民的社会义务”的观点。工业革命以及由此而引起了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发生以后,以国家为主导的公共教育制度,已经在欧洲国家和美国普遍建立起来。

由于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日本先后在 19 世纪前半叶和后半叶完成了工业革命的大业,为适应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需要的现代公共教育体制,国民经济体系以及国民社会制度,也最早在这些国家中确立起来。为了给国民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便得要求国民社会提供扩大再生产所需的人力,便得通过教育来培养出为实现上述政治和经济双重使命的国民,这便是“国民教育”。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尽管一些国家推行了以民主主义、军国主义、扩张主义或全体主义为基础的“国民教育”,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民教育”大致都以民族主义作为它的重要基石。

20 世纪初叶是美国社会改革的时代,实用主义的进步教育理论成了美国教育哲学思想的主流。而作为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杰出代表,便是深刻影响西方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约翰 . 杜威 (J . Dewey) 。杜威教育学说中的“教育即生活 “ 、“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社会”以及“教育经验不断再形成”的权威论点,迄今仍然是许多国家教育实践的指导方针。杜威的教育哲学所以普遍受到推崇,不只是因为它以现代科学作为基础,更重要的是强调人类的思想是解决社会困难的手段,而训练人类如何运用思想以应付环境的挑战,则是教育至高无上的价

值所在。

在美国,教育的广泛目的可以归纳为 ( 一 ) 个人的发展及 ( 二 ) 在个人与集体合作努力之下谋求社会的最大福利两大方面。教育是给予每个国民平等的机会去发展其天赋才能,并非专为某一部分人服务,而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广泛计划,是为全体国民发展其不同兴趣与才能而建立的。

1919 年 4 月,中国“新教育”杂志出版杜威专辑,学者胡适、蒋梦麟、刘经庶都为文介绍杜威的哲学和教育思想。中国掀起“五四运动”前夕,杜威这位美国教育家自日本到华讲学,前后历两年馀 (1919 年 5 月 1 日至 1921 年 7 月 11 日 ) ,曾在直

隶、奉天、山东、山西、江苏、江西、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广东等十一省举行演讲,宣传实用主义哲学和新教育学说,给中国现代教育带来了不少的影响。

在这之前,蔡元培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于 1912 年成立那年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十四条之后,即已发表《新教育意见》论文,主张修正清末学部制订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改以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世界观与美育五项取而代之,是为中国推行新教育运动的国民教育的先河。

战后的日本,以军国主义为基础的国民教育已由新的教育目标所取代。日本在 1947 年颁行的《教育基本法》中,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以完成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出作为和平的国家及社会的建设者,爱好真理和正义、尊重个人的价值、注重劳动与责

任、充满独立自主精神和身心健康的国民。全体国民不论人种、信仰、阶级和经济地位,一律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这是战后以还,日本所以教育普及和经济突飞猛进的重要原因。

在马来西亚,联邦宪法第十二条属于国民教育权利的条款中,规定任何国民不得因宗教、血统或出生地而在公共教育中受到任何歧视,包括招收新生或缴纳学费,以及公共机构提供予国内外在籍学生的财政援助。 1957 年教育法令,则指出教育政策的目标在使全体国民在文化、社会、经济及政治的进展;在语文政策方面订马来语为国语,也同时保留与支持国内其它民族语文的发展。

环顾世界各地一般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到所有先进和富有朝气的国家,无不致力于发展国民教育,并且把培养国民成为各种专才视为寻求达致缔造与建设国家的力量源泉。本邦建国至今,虽只 28 年,在许多重要领域的建设上,都有了显著的成就与进展。今后建国的重点,从种种迹象所显示的动向,或许将是推行超越旧模式的新政策,引导全体国人,不分种族,共同为建设一个繁荣与进步的马来西亚多元种族社会而努力。依据这一可能出现的局面,我们或许还可预期,有关当局或将对于现行的教育政策与措施作出认真的检讨,以配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切合国内亟需大量培养各种专门人材,以负起建国重任的现实需求。

(26 / 5 / 1985 《星洲日报》 ( 星期评论 ))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