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病」与「英国病」
信息来自:东方日报 · 作者: · 日期:28-04-2010

2010-04-25
由国家经济咨询理事会拟定的新经济模式政策文件中提到,自1998年亚洲金融货币危机以来,大马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已后劲不足,使年增长率从1990-97年的约9巴仙,剧降到2000-08年的5.5巴仙。

国家经济咨询理事归因于以下因素:民间投资不振、经营环境难度高、低增值产业、低技能工作与低薪资、生产力增长相对停滞、创新与创意不足、缺乏适用适量的有技能的人力资本等。

依我看,这些不足之处是普遍性的;反之,其反面的成功因素也是具有普遍性的。从历史中看,美、德、日20世纪在经济上超越曾有「日不落国」美称的英国,也与此相关。

英国在1820-1870年间,曾是世界经济霸主,不论工业产出、金融、国际贸易或航运,都领先其他国家。可在1880年后,其工业产值便被美国超越,在约1920年也被德国超越;二次战后,也逐渐被美、日、德,甚至是法国与义大利一度超过,直到1980年代铁娘子柴契尔夫人上台后,方又超越了法国与义大利。在2007年,英国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GDP为约2.7兆美元。

对于英国的相对衰落,众说纷纭,综合起来大体如下:制造业逐渐失去竞争力、实业投资率低、对技术进步的利用率偏低、政府政策失当、忽略对技术与工程人员的训练、金融银行业对工业较缺乏兴趣、在研发方面投资不足、工会组织太强、忽略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合理化、福利支出过大、税率过高、贵族文化的消极影响等。

这些众因素中,有相当部份相对集中于1950-70年代而言。中国的知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其1982年出版的《20世纪的英国经济──「英国病」研究》一书里则举出了以下几点:

(一)在美、德崛起之际,依然专注于传统产业如纺织、媒炭、造船,而忽略了新产业与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二)在技术传递上,依然执着于传统的师徒传授型学徒制,而不搞集体学习的技术学院制。原因之一在于怕技术流失给对手,致成新竞争对手的涌现。

(三)在经营体制上较执着于家族经营或合伙制,而没充份利用有限责任的股份公司制。同理,其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应小。易言之,化零为整的力度低于美、德两国。

(四)讲等级,重门弟,进而抑制了人才的培养与流动,甚至促使许多有才能者「用脚投票」,流失了许多资金与人才。其结果就是,国内经济增长的后劲,因资本与人才的流失而难以为继。反过来说,便是英国的产业结构与社会体制容纳不了这些资本与人才,使得他们得向外发展。这几年来,大马便出现了这种现象的加剧,资金与人才流出大于流入。大体上言,国家兴衰的动因,多有其共通因素。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