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重上崛起轨道
信息来自:《新加坡文献馆》 · 作者: · 日期:17-05-2010

16/05/10

作者/来源:环球外汇网 http://finance.ifeng.com

据英国金融时报5月14日报道,希腊帕提农神庙的柱子可能正在垮塌。但在地球的另一面,中国长城的石墙,印度门(Gateway of India)的玄武岩拱门,乃至马来西亚石油的双子塔(Twin Towers of Petronas),看上去很少像现在这样坚固。在欧洲艰难应对缓慢增长和巨额赤字之际,亚洲国家面对着截然不同的问题。它们流动性充裕、经济正以危机前的速度迅猛增长,如果说有什么麻烦的话,那就是它们存在过热的危险。

过去,“脱钩”一词从来没有正确反映出亚洲经济体的现实: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多年里,它们变得越来越依赖西方人的购物车。事实上,在雷曼 (Lehman)危机爆发前的十年里,亚洲出口占产出的比例从37%升至47%,导致它们加大—-而不是减小—-对外部需求的依赖。但是,尽管在 2008年末信贷市场冻结时,外部需求大多在一夜之间蒸发,但亚洲经济体却转眼之间就恢复增长。如今,亚洲即便不是彻底“脱钩”,也毫无疑问不再受西方拖累。

除日本之外的亚洲(经纪商们在提及“亚洲”时喜欢剔除掉其增长缓慢、拖后腿的部分),今年的经济增速很可能超过8%。一年之前,这会被视为天方夜谭。亚洲某些开放程度最大的经济体,曾被外部需求骤减“闪了腰”。如今它们已恢复增长,而且增速惊人。新加坡经济去年萎缩了2%(幅度比最初担心的要小),今年将增长6%以上。马来西亚的产出去年萎缩了1.7%,今年将至少增长5.5%。甚至连泰国今年也将增长近5%(去年萎缩了 2.3%),尽管其激烈的街头斗争正在吓跑游客。

上述出口型经济体—-再加上香港、台湾和日本—-受全球经济危机打击最严重。其它亚洲经济体则几乎从未受到影响。中国经济去年的增速达到 8.7%,令人惊叹—-诚然,相对前年近13%的增速稍有回落。而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已回升至11.9%,令人不由得担心其增速过快。相对多数邻国,印度经济在更大程度上自成一体,去年其增速达到7.2%这一相当不错的水平,今年的增速应可轻松超过8%。

亚洲为何表现得如此出色?主要原因在于,亚洲各国纷纷实施了大规模的刺激计划,最突出的就是中国在货币和财政政策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中国政府对购买电子产品的公民进行补贴,并且扩大了规模原本就很庞大的建设计划;台湾政府向每位公民—-甚至囚犯—-发放消费券;新加坡政府重启了原先搁置的公共工程计划,并向不裁员的雇主提供补贴—-如今,该国的就业人数高于危机前水平。由于财政状况良好,亚洲较少出现经济学家所称的“李嘉图等价” (Ricardian equivalence)现象。也就是说,消费者花掉了上述意外之财,而不是把它存起来以备穷困潦倒的政府日后再把钱征收回来。

随着亚洲逐步寻找其它增长源,贸易格局已开始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刺激措施的结果之一。巴西、印尼、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大宗商品生产国,以及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大宗商品消费国,正在互相促进。例如,韩国有70%的制成品出口到新兴市场。中国则在大量进口铁矿石、铝矾土、石油、木材和其它大宗商品。供应这些原料的国家由此获得了更多的出口收入来购买制成品,而其中许多制成品就是产自中国。

人们不应夸大上述“反馈回路”的规模。中国还没有强大到足以托起整个世界。不过,它有能力托起世界的一部分。以前,在许多供应链的末端,都有一位美国购物者把一台DVD播放机放进自己购物车里;与此类似,如今在供应链的末端,则有一位中国地方官员正在规划一条道路或一座钢铁厂—-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有一位中国消费者正持续以两位数的速度增加消费(无论人们认为他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去年,中国的汽车购买量和手机购买量均超过了美国。据麦格理证券(Macquarie Securities)的理查德•杰拉姆(Richard Jerram)称,中国目前的进口额比雷曼危机前的峰值高出五分之一,出口额高出6%。总体而言,亚洲目前的产量和出口都处在历史最高水平。

汇丰(HSBC) 亚洲经济学家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表示,如果说该地区存在一个压倒一切的问题,那就是货币政策与疲软的西方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挂得太紧。他估计,由于亚洲国家感到必须保持本币汇率的竞争力,亚洲的平均利率比正常水平低200个基点—-这还是近几个月来亚洲多国已实施若干次紧缩措施后的数字。其中,澳大利亚和印度上调了利率,新加坡允许本币升值,中国今年则已连续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范力民担心,事实最终可能证明,这些举措力度太小,无法防止通胀失控或遏制某些国家出现的资产泡沫。这当然令人担忧。但人们猜测,大多数欧洲国家的财长做梦都想遇到这类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