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革新迈向何处?(下)
信息来自:南洋商报 · 作者:丹斯里林西彦博士 · 日期:13-06-2010

2010/06/09

在大马,对风险的极度厌恶,限制了金融格局。创投基金领域没有充分发展,不愿意接受播种及草创的交易。

在1970年代,大马国家银行迈开一小步成立创投基金。真正的动作要算工业银行和三藩市的Walden的联营基金,专门投资在资讯工艺行业。这项联营接着在1980年再创立两个基金。

自此,国行推介了各式各样的创投基金、低息贷款,以及税务奖掖。不过,根据武藏大学的高桥教授,大马的创投基金领域在54个国家里排名非常低,即在18至64岁的人民里,只有不到0.5%有涉及创业,比起美国的10%、英国的6%,日本的4%低。

在结构上,大马的创投领域非常歪曲且疲弱。在114个业者里,104个是百分之百的本地拥有,9个是联营,只有1个是存外资拥有。截至2009年底,他们管理的资金总额为53亿6000万令吉(低于1%的国内生产总值),其中,只有48%(26亿令吉)已经投资。

高度依赖政府

在2009年,只有5亿9700万令吉已经投资,80至85%的资金来自政府,只有12.6%来自银行、金融机构和个人。其中的24%是播种,6%是草创,15%是早期公司。

大部分资金进入了扩充(53%)和过渡贷款(17%)。高度依赖政府的还不只是创投基金,现有的经济系统也令私募资金相当困难,因为投资机构厌恶风险、的资金配置的严格管制,以及创投基金缺乏记录。

两个愚蠢惰性

当企业家发现在草创公司时,环境变得有点改善时,改变其实是微小的,且壁垒还是很多。缺乏“真正”的创投资金是个问题,这些资金高度厌恶风险。

约85%的创投基金是由政府提供。当被规定要把钱借出去后,他们赶紧投资,赶快弄上市,而不是像美国和欧洲般,承受风险,培育企业。

政府的文化是避险,大马并不是唯一如此,因为保守的作风,日本的创投基金公司长期缺乏资金。根据东京大学的卡刚尼教授,日本的创投公司即使获得资金也不愿意承受风险。基本上,他们投资在其他的创投公司上,分散资金,把风险降到最低。

在2008年,日本投资了20亿美元(美国投资了250亿美元),其中只有10%投资在草创公司(美国的有18%)。在大马,比率是6%。和日本一样,大马的创投公司拥有很多“干面粉”,总值为27亿令吉。

美国总统雷根向来用9个最可怕的英文字开玩笑,他说:“我来自政府,我来这里是要帮忙。”平心而论,政府的确鼓励了企业家精神,也协助发展创投领域。

的确,大部分企业重镇,从班加罗尔到杭州,从新加坡到首尔,都看到政府协助的痕迹。

哈佛商学院勒纳教授指出,政治人物有两个愚蠢的惰性。第一,是把财富分布在地区及利益团体上。例如法国,尝试把布列塔尼转化为高科技重镇,结果却彻底失败了。

在1990年代,日本不愿意接受外国的创投基金,今天,日本的创投行业是全球最弱的一个。

创投基金新模式

大马的创投公司太过以政府为中心:政府提供资金,并表明要投资在哪里,投资在谁身上,如何投资,由谁管理。

资金在执行上厌恶风险,反映出发展与商业之间的冲突,不过,厌恶风险也是必须的,因为创投基金缺乏管理风险的技能,大部分与国际隔绝,结果,表现差劲,整体的成绩也是黯淡的。

基本弱点是,没有聚焦在播着和草创的企业,它们占了总创投基金的9%,如果包括初期企业,比重达到24%。不过,只有少数是专业化的管理,有组织的天使投资,鼓励个人投资在播着和初期企业,很少。

然而,初期企业的资金却非常重要,它们创造就业机会,创立新行业,已经创造高回酬。更重要的,如果初期企业的资金没有继续流入,后期企业的资金就会卡住。因此,为什么不多投资在初期企业?

两个原因:第一,缺乏专业,第二,大部分创投基金强制投资在200万令吉或以上的项目,好让管理工作可行。

我们需要的是小型资金,投资者全新的展望,愿意计算小型的风险,不过却拥有很好的机会、强稳的团队,此外,耐心地等待真正的价值创造。

创投基金要成功,需要大幅度的改变,创造更有活力的环境,承受风险,管理风险,必须被视为更正面的企业文化。

此外,创投基金也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要生存,公司必须以风险、人力、革新为导向。政府必须扮演推动者的角色:私人投资者市场的提供者,深化商业承担的奖掖提供者。

改变思维文化

为了更好的服务商家,创投基金的架构和组织必须改革,对经济系统更加友善。此外,创投基金也必须区域化或国际化。

要完成任务,私募基金也必须重组,不过操作不一样,以便辅助创投基金的增长,尤其是在再融资、合并、收购。

这些所有,简单来说必须彻底的改变思维和文化。最后,创投积极和私募基金必须以专才和技能为导向,把全球视为市场。改革创投基金和私募基金的格局变得很关键。

创投基金和私募基金也必须在回教金融领域找到本身的优势。

(完)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