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甜果看到吃不到?
信息来自:星洲日报 · 作者: · 日期:13-09-2010

从数据来看,2010年是“感觉美好”的一个年度,至少上半年如是;首季经济成长10.1%,次季也达8.9%,经济势头火热。

但是,你感受到了吗?你的財富成绩单,也是大马经济一样火红吗?

还是,你也和许多大马人一样,只在通货膨胀大行其道与薪水原地踏步下苦苦挣扎?《財富焦点》今日就为你掀开大马人上半年財富的“心情写照”。

◆心情写照:“2010年,政府送来了一份‘厚礼’―上半年经济成长9.5%!,但走在街头小巷的小民,似乎感受不到“热力”,因为发现自己依旧口袋空空……”

根据《財富焦点》调查,经济復甦风虽在上半年悄悄吹起,但高达76.07%不认同上半年经济已復甦,逾77.1%受访人直言上半年,没有感受到经济强力成长。

47%归咎“经济不稳”

首先,46.83%把问题归咎於“经济不稳”,显示,经济数据未全然反映在实际情况,也难怪老百姓质疑这份“礼物”。

此外,儘管投资情况胜去年,但依然是动盪不安的投资年,26.38%就把矛头指向“投资情况波动”。另有20.65%直言是“財务情况恶化”惹的祸。

上半年,大马平均失业率为3.5%,其中,次季失业率较首季的3.6%减少至3.4%,反映金融风暴对大马职场的打击未如海外般严重,失业率也有改善跡象,不过,依然有11.66%认为,“就业情况恶化”让他们未能感受到经济强劲反弹。

22%感受经济动力

另外,薪水涨幅跟不上物价走涨步伐、消费力道不强、天灾影响、通货膨胀、政治不稳、薪水原地踏步等,也成为民眾无法感受经济復甦的其他原因。

令人欣慰的是,仍有22.09%感受到经济动力,主要是认为就业情况已改善(10.43%),以此类推为经济稳定(8.38%)、財务状况好转(5.11%)与投资波动减少(4.09%)。也有受访者认为,是因为消费能力增加、业务表现好转。

政府下半年又捎来另一份“礼物”-次季经济成长8.9%,虽然较首季失色,但在经济步履蹣跚之际,算表现不俗,只是看了以上结果,老百姓恐怕可能难享经济果实。

亚洲人对復甦没感觉

经济復甦路上,大马人的口袋“斯人独憔悴”?事实上,国人无须如此困顿,因为不少海外国家的人民跟我们一样―对復甦没感觉!

“別受经济高成长所骗!”虽说亚洲成为经济復甦的先峰,但首先看看经济势力崛起的中国,究竟人民对经济復甦的“感触”多深?

根据网络调查,中国第二季经济成长10.3%,惟一半以上的中国人未感受到亮眼数据的动力,反而是通膨如“兔子跑”,深切感受到物价上涨、工资不涨的纳闷。

32.21%坦言,除房子涨价外,对经济復甦感觉不大;24.45%指可能是信贷扩张缘故,让他们无法感受到经济恢復元气;22.26%直言,找工作面试的机会都没有;10.29%说,公司可能继续裁员。

问题:为何感受不到经济成长?

其实,所谓经济成长率是按实质国內生產总值计算的增加率,它只代表国內的生產规模或生產能力,不代表人民的真正所得,也不代表国民所得的变动率。所以,世界各地的老百姓无法感受到国家经济强烈成长亦不足为奇。

没余钱理財?

◆心情写照:“政府未驱动全力,对津贴‘开刀’,百物早已‘高高掛’,薪水又‘有退无进’,怎能有閒钱投资?又岂能满意財务现况?”

近来,通膨升温的连锁效应,令许多人“招架不住”,从一根洋葱,到一颗蒜头,都牵动全城“加价热潮”,薪水又“不长进”,难怪大部份大马人对目前財务情况,大喊“不满意”,甚至有14.11%的受访者苦怨“极度不满”。

反观, 对目前財务情况满意者只有2 0 . 2 5 %,极满意者更加微不足道,才2.45%。復甦声此起彼弱,始终未解大家財务困顿的“苦闷”。

近半收入不足应付日常生活

问到上半年收入是否足以应付日常生活?接近一半的人(46.42%)认为,还好,惟 19.02%直言:“不足”。相对足够应付日常生活的比例33.74%,其实不算太悲观,但问到个人財务情况是否较去年上半年好时,高达49.69%表示在“原地打转”,甚至有23.31%坦承,出现恶化现象。这不仅说明国人的经济能力“乏善可陈”,理財意识显然也“黯然失色”。

“百物上涨、孩子的开销日益沉重、个人开销提高、债务连连、经济不景笼罩、工作减少、之前负债、缺乏资本、获利减少……”都是受访者总结上半年財务受阻的“怨言”。

投资波动阻財富

从交通到日常用品无一不涨情况下,老百姓口袋“ 吃不消” 已非新鲜事, 因此,多达44.38%表示,“百物上涨”是上半年最大財务阻力,其次为薪水原地踏步(35.79%)。

薪水“ 原封不动” 与物价“ 水涨船高”无法划上等號,让一半以上的受访者(57.6%)坦言,上半年,没有閒钱作为储蓄或投资用途。

近期交易所调查显示,马股散户投资者出现明显断层现象,年龄介於20至29岁者仅有12%投资股市,散户佔马股交易比重更创下歷史新低,仅20至25%。

看了调查,或许发现,个人投资者远离投资產品,除显示大马投资品欠缺吸引力,可能是民眾其实根本没有多余的本钱下注。

另有10.02%指“投资波动”是上半年最大財务阻力,这说法其实也不为过,毕竟对眾分析员而言,2010年確实是投资动盪不安的年代。

另外,政府接连出手调升隔夜政策利率,基本贷款利率已高企6.30%,促使车贷、房贷的负担逐渐恢復沉重。5.52%的人说,“贷款利率走高”是上半年的財务阻力,隨升息步伐加快,下半年难免成为更多人的財务障碍。

问题:为何薪资老追不上物价?

有人说,现代的人特別懒惰,没有动力与热情,但从社会学角度来说,当一个族群出现普遍问题,往往结构因素大幅凌驾於个人因素。

大马通货膨胀显然属成本型,生產成本提高促使物价水平上升,若工资上涨必然也使生產成本提高。工商界也普遍担心最低工资削减企业利润,不愿制定最低工资,令国人薪资水平难进步。

市场竞爭不完全开放,企业提高產品价格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工资增长缓慢,居民消费意愿不足,大马出现高储蓄现象,导致宏观经济內部失衡。

百物上涨“吃掉”薪水

◆心情写照:“財富原地踏步,物价节节上升,是大马人长期以来的‘悲歌’,有人更因此大嘆‘百物上涨,唯独薪水50年不变’,这说法虽有点夸张,但商品价格‘高高在上’却是铁一般的事实!”

望著柴、米、油、盐价一点一滴增,財富一点一滴流走,民眾心中也许在盘算:究竟何时才能摆脱“钱不够用”的窘境?

上半年经济恢復成长,但是財富显然“无动於衷”,60.12%直言,上半年財富“没有”增加!另16.16%不讳言,还有“反而减少”的跡象。

45%“收入不变”

財富没有增加的原因中,“收入不变”是最大控诉,逾44.99%认为这是导致財富没有进步的原因。所以,別以为在大马,只有你一个人做得像“牛”一样,却没有合理的工资回报!

上半年,职场在裁员减薪气氛笼罩下,动摇了部份民眾的收入,慨叹薪水不增反减的人中,跌幅以介於11至30%为主,达46.15%;29.49%减少幅度在10或10%以下。

令人意外的是,竟然有15.38%的跌幅达31至50%,还有5.13%介於51至80%,3.85%受创程度在81至100%之间,反映就职市场在上半年確实受到经济“乌云密佈”的打击。

“开销增加”致財富缩水

至於財富减少原因, 大部份人归咎到“ 开销增加” ( 11.45% ),其次为“收入减少”与“储蓄减少”,各佔7.98与6.75%。2.04%表示因“投资减少”,另有2.25%直指“意外失財”所致。

人力资源部调查指大马工人有34%或相等於130万名员工,每月赚取少於700令吉的工资、世界银行研究透露,大马过去10年的工资成长平均每年2.6%(低於通膨!)、大马近40%的工薪人士和家庭处於贫困边缘……看到一连串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难怪,政府也意识到经济转型以迈向高收入国的必要,否则,大马將来可能被通膨“怪兽”大力甩到后头。

屋价狂飆 谁受得了?

因储蓄不变而感受不到財富上升的人有13.09%;投资不变佔11.66%;开销不变为14.11%。同时,开销变大、百物上涨、屋价飆升……也是受访者认为薪水无增长的“罪魁祸首”。

近期,屋价狂飆成为城中热门话题,一些高档產业如坐云霄飞车,飆升到百万令吉,令市场譁然。

恐怕,大马未来可能也要上演《蜗居》的情节: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吃穿用要……综观上述结果,市场在上半年大唱“復甦歌”,並未对老百姓的收入、投资与储蓄注入活水,反而,开销的压力有增无减,让民眾口袋与生活费用在“龟兔赛跑”。

23%財富提昇

当然也有人逆流而上,22.9%在上半年感受到財富增加,惟增长幅度主要在10或10%以下(46.43%),也有38.39%取得11至30%升幅。

另11.6%表示,財富增长介於31至50%;51%以上涨幅者只有微不足道的4%。看来,大马人的“聚宝”能力確实尚待加强。

財富增长原因,包括收入增加 (13.91% )、储蓄增加 (6.34% )、投资增加 (8.18% )、开销减少(3.68%)、意外之財 (2.66%)。

“外国月亮比较圆”,有些受访者坦言,靠“海外工作”来加强財富!该趋势也导致大马一直陷入人才往外跑的困顿。另外,有些人则以工作量提高来增加財富。

备註:本文调查受访者达487人,其中男女生比例各为33与67%,其中,21至30岁与31至40岁者居多,各达37%,另24%为40岁以上者,20岁以下的受访者不到1%。

受访者也以单身与已婚有小孩者为主,各佔43%,其余为已婚无小孩。此外,高达68%的人为大学/学院或以上学歷者。

每月收入方面,RM 2001至3000(24.13%)、RM 3001至4000(21.47%)与RM 5001以上者(25.77%)佔大多数,RM 2000以下与RM 4001至5000者,各佔15.13与12.88%。

星洲日报/投资致富 財富焦点 2010.09.05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