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格局10年旺系列1:亚洲新势力抬头
信息来自:南洋商报 · 作者:何启斌 · 日期:16-11-2010

2010/11/15 
当时,中国才刚从天安门事件恢复,日本也刚面对资产泡沫爆破,正努力收拾残局;欧洲则进入共同汇率机制(简称ERM) 大危机;而美国还在衰退中挣扎;1988年,储蓄信贷社危机(S&L )带来了对金融业的冲击。

简单来说,当亚洲奇迹展开大步时,全球正面对着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金融危机和衰退,就好比2008危机后的形势。

亚洲经济标青

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后至今,所有的大经济体(除了德国),都陷入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衰退和低成长。

亚洲经济,除了日本和迪拜,经济成长都有特出表现,当中,又以新加坡今年第二季增长20%的力度,最为标青。

简单来说,亚洲经济体只受到全球金融海啸的轻微打击,现在正要飞跃,最近亚洲汇率不断升值就是证据。

重演90年代涨势

可以大胆预测,亚洲货币将重演1990年代的增值趋势。

日圆在1995年3月18日急速升到79圆对1美元(9月7日接近 83圆) 。

当时,亚洲货币只是紧紧和美元挂钩(PEGGED) ,直到1997年5月14日泰铢“脱钩”为止 。

90年代亚洲奇迹的范围小,2010年代的新亚洲奇迹肯定更大更广。

其一原因,是中国、印度及西亚石油国的庞大金融潜力,包括他们的巨额储备金和可以多翻几翻的经济。

单单一个中国,从1989年至今的储备金已经翻了几翻。

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平均10%高速成长,7年加倍,14年4倍,21年8倍。

中国超越日本

难怪中国可以超越日本,紧追美国。不以PPP计算,加入灰色地下经济,中国储备金占总经济的30%到40%,再调高人民币汇率,应当是美国生产总值的 40%)。

以同样方程式计算,印度近9%的经济成长,也可在20多年后,让印度经济翻3翻,达到现在的7至8倍。

西亚产油国组织(GCC),拥有比整个东亚更多的盈余,每年增长高达4倍,近1兆美元,东亚盈余总数只有2500亿美元。

这笔可观,而且力度超强的“资金” ,才是游逛全球的巨额“热钱” 。

媲美欧盟美国

90年代,东亚奇迹靠的是日本和欧美的资金;但这个年代,中国、西亚、日本还是全球资金的主要来源。

同样的,欧美资金也必定会涌入亚洲──这块全球最亮丽的经贸金融成长中心。

简言之,亚洲的这个年代,将看到全球最大的经贸区形成。

健全货币制度、广阔金融市场,加上蓬勃的经济成长,这个亚洲奇迹必将超越90年代,还可和欧盟和美国比美。

回顾历史,我们看到,90年代的亚洲奇迹,败在98年的金融危机,除了金融劣势,货币结构及区域联防上弱点,亚洲金融危机肯定和美国的全球战略有密切的联系。

大马要看政局

当时的美财长拉里.萨莫斯(Larry Summers)就是“催化危机”的魁首。眼下的这个奇迹是否可以持续?亚洲是否会重演90年代的“资产泡沫”及之后的危机?

新亚洲奇迹正在形成中,亚洲能否长荣,得看各国首长是否能将潜在的危机一一化解,更重要的须有能耐制衡和互辅。

而我国是否能“与奇迹共舞”?看来,政局还是最大的道墙。

能否成形要看中印

亚洲新势力有多强,亚洲的高成长路可以走多远,还得看亚洲两大巨头的稳建。

这里说的两大巨头,当然就是令欧美人又爱又恨的中国和印度。

中国这个睡醒的巨人,潜力令人望而生畏,几乎全球所谓的大经济体都在对她施压,而印度这个虽然政府管理得不怎样的国家,却是大家最期待的后起之秀。

中国强韧有力

中国自从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就仿佛为外资打通了一道大门,其庞大且有潜力的市场,不断吸引了外资的进入,所以也被投资家标榜为“金砖四国”(BRIC)的一员。

即使是在早前全球陷入经济萧条期中,中国的经济成长仍然得以持续,这就足以反映出其财力和经济基础。

出口大力反弹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自2009年起,中国成长的动力就开始有了转变,房产业投资提升,而政府引导的投资活动却已转弱下来。

与此同时,来自外贸的净贡献,已从2009年的负数,转换为2010年中的正数,显示在全球经济的复苏下,中国的出口已大力反弹。中国的出口成长,比世界的出口来得快,反映出中国制造业的强韧竞争力。中国在全球贸易的市场份额,也持续在增长中。

工业增值13%

无论如何,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已从2010年初放缓下来,也象征着其振兴配套以及货币正常化的效应已逐渐消减。

6月至7月的工业增值活动,只增长了13.5%;而3月至4月就增长了18%。

世界银行预料中国在2010年的经济成长可达9.5%;而在2011年,由于全球成长缓慢,加上振兴配套的效应已减退,世界银行预料成长会放缓至8.5%。

新亚洲奇迹挑战多层面

综观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我们可以窥探出这个奇迹,正如当年的盛况,同样面对着不同层面和程度的挑战。

奇迹可否成为事实,要看各国可有办法处理好这些挑战,各国是否有足够的实力来抗衡潜在的冲击和考验。

●过多资金泡沫化

个别国家须阻止过多资金和泡沫过大。金融危机的来源之一,是资产泡沫,2008年金融海啸就是一例。

●汇率高涨伤经济

东亚这40年来的痛苦经验,可以说都是货币高涨直到98年所造成的。接下来这个年代,各国也将面对货币高涨形势。

●中国汇改后遗症

人民币尚未完全自由兑换,中国目前沿用的汇改,未必能搞活经济,失控的话,可能会演变成烂摊。

●军事博弈坏大局

南海、黄海各国的军事博弈,绝对有可能擦枪走火,搞成冲突或对抗。亚洲经济再亮丽的经济成就,分分钟会毁于各国的军事冲突。

●战略对抗造危机

从国际大局来看,中国、美国、日本和印度,似乎正正酝酿着亚洲的“战略式冷战”。中国在南海的野心扩张,各强国又忧心忡忡,极可能种下对抗的祸根。

●货币联防种祸根

1991年,欧陆共同汇率机制危机便是来自“货币联防”,情况就像97年的东亚央行“回购协议” 一样。任何亚洲新货币机制,或联防可能是区域危机来源。

●政治动乱阻成长

菲律宾、巴基斯坦、也门、阿富汗等国,难搭上这趟经济奇迹列车。在国内,政府须执行经济高值方案,否则,再多口号或新计划都是空谈。

●美国蓄意搞破坏

美国要中国完全开放人民币,志在重演日圆在1985年开放后的惨痛下场。美国要阻止人民币的“扩张” ,便会蓄意催生金融危机。

印度经济新星

拥有超过10亿人口的印度,肯定也是亚洲冒起经济新星,它也是“金砖四国”的其中一国。

在过去10年,印度经历了蓬勃的经济起飞,跻身世界的行列,以购买力平价为准,印度成了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印度的发展问题,在经历2007/09年的金融大海啸后,就显得更加紧急与重要了。

印度在2009年最后一季的经济成长达6.1%,这也是世界经济成长最高水平之一;尽管如此,相比2006/07年的成长巅峰9.7%,还是失色了不少。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