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大经济预测
信息来自:星洲日报 · 作者: · 日期:08-01-2011

去年,英国《金融时报》的沃尔夫(Martin Wolf)正確地预见到了欧元区不会听任成员国违约,贾尔斯(Chris Giles)预测英国不会陷入双底衰退——儘管这仍然是一个问题——而贝蒂(Alan Beattie)则预测到將会爆发小规模的贸易战。

继去年评论成功后,他们要更上一层楼。英国《金融时报》的全体评论员又一次甘冒名誉受损的风险,预测新的一年將会发生甚么。

预测:欧元將继续存在?
评论:沃尔夫(Martin Wolf)

是的。儘管欧洲外围国家的危机此起彼伏,但成员国保持欧元区运转的意愿非常强烈,足以避免彻底违约的出现,更遑论脱离欧元区。在2011年,违约情况可能也会被阻止。但就更长期角度而言,违约——或者更准確地说,债务重组——似乎无可避免,一个重要原因在於,德国希望出现这种情况。

关键问题在於,那些经歷过公共部门违约的国家,是否准备在欧元区坚持下去。在这些严峻形势下脱离欧元区的成本当然会低一些。如果另一种选择是多年的通缩和萧条——目前存在这种可能性——一些国家或许会选择离开。但这种情形不会发生在2011年。

与此同时,如果欧元区的规模缩小,成为一个能够適应德国的经济体的同盟,欧元甚至肯定会在长期內继续存在。

预测:欧洲会允许银行破產?
评论:桑德布(Martin Sandbu)

会的。在大多数欧洲国家,银行资產负债表的风险高於公共財政。2011年,如果继续坚称纳税人將与银行债权人绑在一起,將是对主权偿付能力的最大威胁——这一点正变得日益明显。因此,人们(並非只是在欧元区)要在支持银行和保全公共財政之间做出抉择。明年,欧洲人將选择挽救自己的政府,而不是银行。2011年將不是一个主权违约的年份,而是银行优先债券持有人的“打折”年。

预测:欧洲社会动盪加剧?
评论:拉赫曼(Gideon Rachman)

完全有可能。在整个欧盟地区,各国政府都在削减开支,失业率节节攀升。上月,欧洲各地都爆发了暴力抗议事件。直接原因不尽相同,但共同的背景是经济紧缩。2011年,紧缩形势有可能恶化並扩大。希腊和爱尔兰加紧实施国际货幣基金组织(IMF)支持的削减计划,葡萄牙和西班牙(或许还有意大利和比利时)则艰难地阻挡主权债务危机。

在英国,缩减开支也將是当务之急。而在法国,总统萨尔科齐的不得人心及其所谓的“奢华”格调,以及2012年总统大选临近等因素,都可能成为引发动盪的根源。歷史已经证明(脑海中闪现了1848年和1968年的事件),社会骚乱、抗议和动盪的氛围,很容易在欧洲各国之间蔓延。

预测:中国泡沫会破灭?
评论:金奇(James Kynge)

中国原本就不存在泡沫,因此也不可能破灭。中国经济的某些领域(比如一线城市的房地產价格)有一些泡沫,但认为普遍存在泡沫的观点是愚蠢的。2009年和2010年中国大举放贷,造成了资產价格和食品价格通膨。儘管这些问题较为严重,但在2011 年他们將得到控制。大量贷款被投向能够创造经济价值的领域——並非过度行为。拥有7亿2千100万人口的中国农村地区,正从经济上的相对落后,成长为真正的增长驱动力。中国涌现出了2亿5千万至3亿拥有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新农村消费者。其结果並非预示中国的繁荣,而是开启了中国故事的新篇章。

预测:投资者弃债选股?
评论:米尔恩(Richard Milne)

是的。至少在年初之际,挑选资產的原则,就是避开那些最差的资產。股价已从2009年的低谷大幅回升。债券也经歷了一轮不俗的行情,但其起步无疑更早——始於上世纪80年代。在此期间,美国国债收益率从16%降至3%。不过,假设西方经济体继续復甦(这可能是一个大胆的假设),股票表现將好於债券。债券收益率可能大幅上升。期待获得收益的投资者可能选择派息较多的个股。假如欧元区债务危机恶化,股市可能遭受重创。2011年,市场也可能会突然意识到,各国政府可能不过是想把问题留到2012年乃至更晚些时候。

预测:奖金会缩水?
评论:希尔(Andrew Hill)

是的--但並非源於政治家和纳税人所希望的原因。激励投资银行家的奖金池规模將收缩20%左右。这跟自我约束无甚关係,很大程度上是2010年境况艰难所致。但最佳员工和高管所领取奖金的绝对金额,仍將足以引发新一轮民愤。

政治家似乎焦头烂额:既然决定针对广大民眾实施紧缩措施,就不能眼睁睁地看著金融界发放高额薪酬。不过,虽然新出台的一些规定將改变薪酬结构--预先发放的现金奖金和“保底”奖金被剔除,引入对绩效不佳“扣钱”的政策--但各银行都清楚,监管层无意束缚伦敦、纽约等金融中心的手脚。这一点,以及可能被控共谋的危险,意味著没有一家银行会自愿同意限薪。

预测:匯率战將升级“核战爭”?
评论:贝蒂(Alan Beattie)

不会,除非全球经济重新陷入衰退——但“重型武器”有可能闪亮登场。近年来,匯率造成的紧张局势基本上属於美中双边事务,但如今亚洲和拉美各地的新兴市场都捲入了爭斗,纷纷抱怨本幣匯率被推高。然而,矛头並非全部指向中国——指责中国压低人民幣,美国出台“量化宽鬆”措施压低美元,同样没少受指责。

华盛顿仍无意针对中国匯率政策建立全球统一战线。相反,美国可能会最终把长期以来的威胁落到实处——以操纵匯率为由,阻挡中国进口商品。美国国会虽然愤怒,但並不准备打响全球匯率战,除非经济形势显著恶化。任何法案在提交总统签字之前都將被“稀释”。

与此同时,巴西等国可能继续开展抑制“热钱”流入的各种试验。不过,鉴於其中蕴含著风险且效果有限,资本管制大规模捲土重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预测:油价继续飆升?
评论:普法伊费尔(Sylvia Pfeifer)

看看当前的石油市场,闹得最欢腾的就属多方。2011年石油需求將会增加——国际能源机构(IEA)把2010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增长预期调高至230万桶,为近代史上第二高的水平。隨著经济增长变得更为强劲,石油需求也將进一步上升。不过,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將面临要求其確保油价处於合理范围的压力,並可能提高產量。2011年油价有望突破100美元——年底可能会在这一水平上下。

预测:全球粮食危机爆发?
评论:布拉斯(Javier Blas)

会。2011年,全球粮食进口额將超过2008年1.026兆美元的创纪录水平,几种大宗农產品的价格都將刷新歷史纪录。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基准粮价指数也將创下新高。在主要作物中,小麦、玉米、大麦以及大豆等油籽的价格都將大幅上涨,只有大米的涨幅將较为有限。

在粮价飆升的背后,是一连串与恶劣天气有关的供应问题。粮食需求也十分强劲,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生物燃料消费的推动。但“粮食骚乱”的数量可能会少於2007至2008年:由於非洲粮食丰收,一些穷国得以免受粮价飆升的衝击。

《华尔街日报》:世界会更美好吗?

对象:全球经济
评语:发达、新兴达成平衡
评论:勒迪(Sudeep Reddy)

金融危机期间,消费者紧捂口袋,市场上资金稀少,各个企业也纷纷削减產量,全球的进出口贸易由此猛然跳水。

如今,发达经济体与新兴(高速发展中)经济体之间各自为政的局面正在加剧贸易方面的紧张形势。

美国、欧洲和日本依然在与过低的通膨、疲软的国內需求和高失业率苦苦搏斗,各个发展中国家却增长迅猛,面临过份通膨的困境。

2011年当务之急:全球各国应齐心合力让世界经济恢復平衡,以便让增长快速的各个国家增加国內消费,减少对出口和外国消费者的依赖。这方面的希望在於,中国、印度和其他发展中经济体的中產阶级日益壮大,將会起到拉动消费的作用。

货幣政策依然是一个引发爭端的闪点。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希望中国提高人民幣匯率,以此抑制出口增长和过热的经济,同时让美国和欧洲的出口企业得到一个增加销量的机会。与此同时,其他的发展中经济体--范围不光侷限於亚洲,也包括全球其他地方的发展中经济体--则抱著一种观望的態度,不愿在中国提高匯率之前採取类似行动。

美国的立法机构已经发出威胁,如果中国不让人民幣匯率继续攀升,他们就会採取罚款或关税之类的制裁措施。鉴於美国的预计失业率在未来几年当中仍將居高不下,贸易方面的局势几乎必定会持续紧张,即便美国国会批准了擬议之中的美韩自由贸易协定,局面也不会改观。

对象:美国经济
评语:就业、企业看到希望
评论:勒迪(Sudeep Reddy)

美国刚刚开始走向一场可持续的经济復甦。不过,新年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停滯不前的就业机会增长速度最终能不能迎头赶上呢?

衰退已在18个月之前正式终结,经济增长的速度却一直都太过缓慢,没法给劳动力市场带来太大的帮助。自2009年5月以来,美国的失业率始终维持在9%以上,11月更是达到了9.8%。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后,这是美国的失业率第一次在9%的水平线之上停留了这么长的时间。去年一年,雇主们只提供了大约100万个新增工作机会,跟之前两年中减少的840万个工作机会相比,这个数字不过是杯水车薪。由於劳动力市场持续疲软,住宅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处於低谷。

如今,各个行业都出现了上升的势头,失业工人由此看到了希望。最近,零售业销量创下了衰退以来的最高纪录。衡量小企业景气程度的一个关键因素已经恢復到了2007年12月衰退开始时的水准。与此同时,各个大型企业虽然依旧在紧缩现金支出,发展的势头却比那些小企业还要好。受访的5位大公司首席执行员当中有4位估计公司的销量將会在未来的几个月当中实现增长。此外,新增失业人口也已经呈现下降趋势。

今年,薪资税收削减政策带来的消费者收入增长可能会成为引燃消费者支出的火星,让经济復甦的火燄烧得更旺。

对象:欧洲经济
评语:迎著困难熊市当牛市?
评论:菲德勒(Stephen Fidler)

2011年,欧洲面临的主要麻烦还是那个令2010年动盪不已的问题:欧元区的债务危机。政府已经为欧元区那些较为弱小的经济体投入了1兆美元的救助资金,並且对希腊和爱尔兰展开了一系列救援行动。儘管如此,还是很少有人认为,这场风波已经过去。

刚开始时,各个金融市场多半会將注意的焦点转移到债台高筑、增长缓慢的葡萄牙身上,下一个受关注的对象则可能会是西班牙。去年底,意大利和比利时也引起人们的担忧。

关键的问题在於各国政府--不管是单鎗匹马还是联手作战--的选择,是像2010年大多数时间里那样继续实行蒙混过关政策,还是採取一些更加积极行动来改变市场悲观情绪。

缓慢的增长速度和政府紧缩政策的社会成本將会继续刺激人们的神经,在欧元区的內部和外部都是如此。英国也无法置身事外,政府削减支出的恶果將会露出端倪。在有些国家里,反对政府削减支出的呼声將会发展成街头抗议活动。

星洲日报/財经 2011.01.06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