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建方程式:1+1=11
信息来自:独立新闻在线 · 作者:梁志华 · 日期:12-03-2011

2011-03-10

超支大气球(上)

这里有一道简单的数学题:1+1=11,请问答案正确吗?另一道问题是常识问题:请问一粒气球在不断充气下,可以无止境地变大吗?当然,这两道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但是,如果说这两个答案反映的是政府(government)、成本超支(cost overrun)与通货膨胀(inflation)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那又将如何呢?

最近,亚洲策略与领导研究院(ASLI)抛出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政府在推行大吉隆坡(Greater KL)计划方面,应该有效管理与规划,把成本超支问题降至最低;即使无可避免出现成本超支,而应当限制在10%以下水平”。

另一个课题是本地媒体近期一篇报道,指被纳入大吉隆坡下的地铁系统(MRT)计划还未正式开工,总成本可能从原本估计的马币366亿元飙升至500亿元或更高水平。

这两个课题基本上释出一个重要的讯息,那就是政府、成本超支与通货膨胀之间,所存在的一种微妙的互动关系。或者说,这两个课题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着为何1+1=11,或者一粒不断充气的气球可以膨胀到怎样的地步。

在马来西亚,基建发展(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项目的种种疑问,比如说为什么基建项目一个比一个昂贵;为什么基建工程总是成本超支;为什么基建设施如此糟糕;为什么人民要为基建服务背负越来越沉重的开销等,本来就不是一个“一加一等于二”这种数学方程式可以解释的答案。

这些问题不是单独存在且互不相干的个体,而是彼此环环相扣的一连串因果循环。当你了解到国阵政府如何拟定基建政策和政府一贯持有的心态时,以上种种疑问自然可以迎刃而解。

偏重政治经济利益

好了,让我们回到1+1=11和不断充气的气球这两道问题上。基本上,国阵政府过去50多年来沿用的基建发展政策,从来都只着重于一个角度,即基建项目所带来的利益(benefit),而往往忽略了,甚至刻意漠视基建项目的成本(cost)和代价(price to pay)。

基建项目大致上被赋予三大功能,即满足(一)政治利益(Political Benefit)、(二)经济利益(Economic Benefit),以及(三)社会利益(Social Benefit)。

在政治利益上,基建工程项目被视为是恩庇政治(political patronage)体系的重要依存条件之一,即通过基建项目赐予朋党或寻租人丰厚财富,以巩固与稳定政治权力;其二是做为选举买票的筹码,通过选举时期发放基建项目来换取选票;

其三是权威政治的象征,通过大型基建计划来打造政治领导人的权威地位,如国油双峰塔(Petronas)与布城(Putrajaya)。对政治人来说,这类大型基建计划的权威效应比实用价值更为重要。

经济利益方面,基建项目被视为是政治人物推动政治经济议程(agenda)的工具。比方说,通过基建项目的发放,以达致土著扶持政策(Bumiputra affirmative action)的目的,即扶持土著企业家与建立马来中产阶级,或者通过推动大型基建项目如大吉隆坡计划,来实现政治人物对2020年先进国宏愿(Wawasan 2020)或新经济模式(NEM)的梦想;

其二,基建项目被视为经济低迷时期,用以刺激经济的工具。比方说在2008/09年全球经济危机时期,政府推动总值670亿元的经济刺激配套,大规模发放基建工程项目,以借助乘数效应(multiple effects)来刺激经济成长与支撑经济商业活动;

其三,基建项目是营造经济繁荣的捷径之一,尤其是当经济转型处于交接期,成长无法取得突破或经济陷入裹足不前的格局下,而政治人物又急于建功,需要明显的经济成果来建立其在人民心中的威望和支持。比方说,经济转型计划下的各项基建项目,旨在为上任首相两年的纳吉建立威信。

至于社会利益方面,基建项目的原意旨在改善生活环境,提升人民生活素质,以建立一个兼具和谐舒适与先进繁荣的社会。然而,在这方面,国阵政府对社会利益的考量,一般上都比前两者(政治与经济利益考量)来得低。当政府面对取舍之际,往往都会牺牲社会利益,来满足前两者的需要。

多项工程严重超支

为了满足政治和经济利益,政府很多时候堕入一种非理性行为,过度放大基建项目的利益胜于一切,以致政府可以容忍,甚至默许基建项目出现贪污舞弊、成本超支、缺乏协调与监督、管理与规划不周、风险分配不均或道德风险等问题。

最终结果是,许多大型基建项目因贪污舞弊与工程再三拖延,导致出现严重成本超支的情况,比方说,巴生港口自贸区(PKFZ)总成本从原本的18亿元飙升至46亿元(加上债务和利息可高达125亿元)、巴贡水坝(Bakun Dam)的总成本从原本18亿元锐增至超过70亿元,以及万挠—怡保双轨火车计划出现严重超支14亿3000万元。

因此,1(政府)+1(基建项目)=11(倍数成本超支),已经变成一个政治经济上的合理方程式。政府甚至盲目地相信,一粒气球(通过成本超支来满足政治或经济利益的模式)在不断充气下,可以无止境地变大,以掩盖其背后必须付出的巨大成本代价。

经济学家本特(Bent Flyvbjerg)就明确指出,大型基建计划普遍上出现成本超支、系统性低估风险,以及基建项目利益不如预期等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刺激配套下的大型基建计划,更趋向于加剧这方面的问题。

本特认为,大型基建计划持续性出现这些无效率问题,是因为在凯恩斯的“非理性动物直觉”基础下,这些基建投资项目被视为一个经过理性分析的投资,而这类大型计划往往会将政治人或经理人导向非理性的乐观心态。同时这反映出大型基建计划一般上缺乏传统的成本利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以致利益被无限量放大,而成本代价往往被忽略,最终导致巨额损失。

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媒体都把焦点放在政府与成本超支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其所带来的成本代价,以致另一个同样重要的元素——通货膨胀(inflation)被淡化了。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通胀属于隐性元素(implicit element),其成本代价不如成本超支那般明显。但是,这个元素必须获得正视,因为其成本代价的影响实际上更深远,更广泛。

制造二层面通胀压力

政府非理性行为所造成的成本超支,其成本代价不仅仅局限于人民必须为巨额成本超支“买单”这么简单,其背后隐藏着的是一个影响甚远的通胀问题。基本上,基建项目的成本超支问题带来两个层面的通胀压力。

其一,大型基建计划的成本超支,实际上制造了大规模“多余的建筑相关商品服务需求”,从而大幅度推高商品服务价格,也就是所谓的“需求拉动型通胀”(demand pull inflation)。

比方说,根据本地媒体引述建材业分析师看法的报道指出,随着许多大型基建工程计划,如地铁系统、轻快铁延长路线、百层摩天楼等开跑后,估计每年需要至少马币50亿元或相当于250万公吨的钢铁建材。在最好的情况下,每年的钢铁需求可高达500至600万公吨,相当于占本地钢铁需求20%比重。同时,今年洋灰需求也估计增长6%,并推高洋灰价格。

此外,地铁系统计划还未正式开工,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SPAN)就承认因为收购土地与采购车厢,地铁系统的总成本可能从原本估计的马币366亿元飙升至500亿元或更高水平。分析师预期,地铁路线的周遭地皮与产业价格料将水涨船高,土地价值估计上涨11%至35%,而新住宅与商业产业计划则有20%-30%的升值空间。

大型基建工程推高包括土地与建材在内的商品价格,以及其他相关服务价格,对住宅产业的建筑成本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导致人民必须承担更高的产业价格。再加上大型基建项目潜在的成本超支,将进一步恶化“需求拉动型通胀”,促使国行在可预期的未来内提高利率来压制通胀。这无形中将加重人民的生活负担。

其二,大型基建项目出现成本超支问题,这意味着基建营运业者必须提高用户(政府或人民)的平均收益,才能抵销成本超支所带来的额外负担。以地铁系统为例,在总成本从366亿元飙升至500亿元元的情况下,如果承包商不愿承担额外的成本超支问题,那么,地铁使用者或消费者最终必须支付更高的乘搭费用,来填补这个黑洞。

到了最后,大型基建计划不但无法减轻人民负担,或改善生活素质,反而增加了人民的财务负担与生活压力。

注1:参考 Flyvbjerg, B. (2009), ‘Survival of the Unfittest: Why the Worst Infrastructure Gets Built—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