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和声:大马经济的现实与出路
信息来自:东方日报 · 作者:孙和声 · 日期:17-01-2012

2012/1/16 

就经济事务言,新加坡政府与大马政府间一个明显差别是,新加坡较能坦然面对现实,勇对挑战,而大马则倾向隐恶扬善。前者有助于提高危机意识,后者则易陷入自欺欺人。

以欧美债务致成的出口挑战来说,大马官方一方面说,它不会对大马构成重大影响,他方面又说,扩大内需可保住增长。实则,大马本是个高度依赖贸易的高贸易依赖国( Trade Dependence ),其出口总额多年来便已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 GDP ,比重仅次于新加坡和香港,比中国的约 40% 还高得多,这注定了世界经济形势会对我国有重大影响。

从增长的角度看,决定一国增长势头的三大因素为消费、投资与净出口(即出口减去进口的净值)。在 1990 年代初、中期,大马的高速增长动力来自高投资与高出口,而 1997-98 年后则无奈地转靠内需,也就是内部消费,以抵消低投资与出口的作用。即便如此,进入 21 世纪前 10 年,也仅取得约 5% 的年均增长率,远低于 1987-97 年的近 10% 的增长率。

这个以消费促内需的手法,也已用了 10 多年,如在 1997 年时,银行法定储备率( SRR )为 13.5% ,而之后,则剧降至约 3% ,使银行多出约 10% 的贷款能力。这样的手法本应是短期的反周期( Anti-Cyclical )手法,可却成为长期化、经常化的手法,其结果之一便是,公共债务与家户债务均双双递增,就家户债务言,其占 GDP 的百分比,已从 1990 年代的约 40 多 % ,剧升到目前的约 77% ,在亚洲仅次于日本,高居第二!再递增的空间已不大,且会进一步加剧破产率。若发生国内外经济危机,很易引发传染病式的倒债、资产暴跌、举债成本递增、就业恶化等不良作用。

从长远来看,作为一个中小型的高度开放经济体,偏重内需若长期化,肯定会进一步削弱我国的整体的竞争力,尤其是可贸易部门( Tradable Sector )的产业竞争力。以美国与欧洲的几个高债务危机国言,他们的结构性问题之一,在于长期过度依靠内需与出口不振,也就是经常帐户,尤其是商品帐户( Trade Account ),长期出现逆差,以至削弱了还债力与创业力。连美国这样的大国,也因出口不振,缺乏贸易竞争力而引发畸形的内需带动型增长,更何况大马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两边不到岸的开放经济体。

即便政府派钱买选票与刺激内需,也是本标不治,徒加剧国债而已。经济转型计划虽表面说以民间资本为发动机,可实际上这所谓私人资本,多为政联公司( GLC ),而非一般意义的民间资本,民间投资不是难调动起来,就是倾向对外投资,而非对内投资。在这种情况下,转型恐怕是有形无神,而偏重消费推动的服务业与基建,也难强化大马的产业与企业竞争力。这种高债务推动型手段将会遗害后代。

大马真正要做的实为货真价实的结构性改革、体制改革,真刀实枪的反腐倡廉,切断为财团输送利益的大型项目,去除寻租与强化企业家型经济体。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