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为何如此反对量化宽松?
信息来自:http://www.mmi.gov.cn · 作者: · 日期:20-03-2015

2015-03-03

有文章称,欧洲激活量化宽松,德国民意仍然反对,但政府态度正在软化。欧洲央行本轮量化宽松,意味着决策者正重新审视过去坚持的紧缩政策。

“欧洲央行要玩坏我们的货币了?(MachendieEZB-BankerunserGeldkaputt?)”

这耸人听闻的标题,是德国《图片报》(Bild)编辑对1月22日欧洲中央银行启动量化宽松政策的回应。这一天,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正式公布了酝酿已久的欧版QE:欧洲央行将利用新发行的货币,从今年3月起每月向金融机构购买600亿欧元资产(包括成员国政府债券和机构债券),一直持续到2016年9月或通胀预期回升至计划目标(接近2%)为止。这一次的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总计可能超过1万亿欧元,高于此前市场预期的5000亿,显示出德拉吉阻止欧元区的价格总水平继续下跌、刺激提振欧洲经济的决心。

量化宽松(QE)是一种中央银行通过发行货币、收购政府债券,以此压低借款利率,鼓励借贷与投资并释放流动性的货币政策。08年金融危机以来,这一政策已分别在日本、美国和英国等发达经济体得以执行并取得一定成效。而在受到德国强烈影响的欧洲央行,则还是首次实施。

事实上,QE早在数月前就已被提上欧洲央行的议程,但由于管委会内部尤其是德国的反对声浪而一直争议不断,未能正式全面实施。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擦边球式的”类宽松”措施,如降低利率、购买私营公司发放的债券等,只能起到隔靴搔痒的作用。去年12月,欧元区通胀率再度跌至负值,为09年危机最严重以来的首次,引发各方关注和忧虑。全面量化宽松实际上已经成为阻止通缩的最后选择。尽管有经济学家和政策观察人士认为欧版QE来得有些太晚,但总体而言,德拉吉打响的重振经济的第一炮,还是受到了投资者、政治家和经济学者的普遍认可。

市场反应不足以安抚德国人

但这一切——专家的肯定和市场的积极反应(德股在QE公布不久后即创下新高,债市、房价亦有不同程度的回暖),似乎都并不足以安抚德国人对这项政策效果的质疑。作为德国最畅销的报刊,小报色彩浓厚的《图片报》可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普通德国民众的心声。在QE施行的一周内,《图片报》连番发表报道批评宽松政策,措辞间不无讽刺地称之为”印钞海啸”(Geld-Tsunami)、”欧元炸弹”(Geld-Bombe);德国总理默克尔和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亦分别在不同场合表达他们对欧版QE风险的警告。”各国政府应当抓紧时间削减债务……增加流动性供给会让人难以看清谁是有竞争力的,而谁还没有竞争力。”默克尔在达沃斯这样表达她对QE降低借贷成本、间接减轻欧元区债务国深化改革压力的担忧。

“紧缩派”与”宽松派”的交锋

德国对量化宽松政策的抵制,让许多观察者摸不着头脑。QE推出后,欧元兑美元、人民币应声看贬,再加上近期低迷的油价,对出口强国德国是短期利好消息。其次,欧版QE资产购买的分配方式对于德国也十分有利:购买各国债券资产的总额将依照央行出资比例(CapitalKey)决定,各国央行自行购买本国债券并独自承担风险。鉴于德国出资比例26%为众成员国中最高,且政府债券评级优秀,风险极低,可谓是最为受惠。那么究竟为什么德国竟会谈QE色变呢?

QE的质疑者认为,量化宽松政策在欧元区实施的效果将不能达到预期,无法与英美的成绩相比。首先,欧洲QE的时机掌握不比英美:这一次,市场对于欧版QE的到来已有充分预期和准备,欧元区各国(除希腊)政府债券回报率在德拉吉正式公布QE前既已完成了相当程度的调整。其次,即使QE成功拉低政府债券回报率,迫使投资者转向风险较高的资本市场,它对融资过程的推动作用依然存疑。资本市场在英美非常重要,通过股票、债券等不同手段进行的融资已相当成熟完善,而欧洲大陆却仍然主要是依靠银行驱动。这意味着欧版QE所注入的资金真正进入市场、抵达产业末端的速度将比英美要来得缓慢。最后,从政治经济层面而言,德国政客的担忧也并非毫无根据。借贷成本的降低就像是一笔意外横财,确有可能成为欧元区周边国家放缓履行紧缩政策的软垫。

这里,一个更深层的问题也许是:紧缩政策真的是带领欧元区走出萎靡的最好路线吗?自危机爆发以来,以德国为主导的”紧缩派”一直坚定地要求边缘国家践行包括大幅削减公共开支、精简政府机构、增收税项等紧缩措施作为换取援助的前提。希腊作为受危机影响最早、最重的欧元区成员国之一,过去五六年间的紧缩已将其人均工资拉低至约600欧元,青年失业率则久久盘踞在50-60%的高位,难以降下。

诺贝尔经济学得主克鲁格曼一直是紧缩政策的坚定反对者,称其对于振兴经济所起作用太弱太慢,而要求民众付出的代价过于昂贵和沉重。当德国政客把管理国家公债和德国施瓦本家庭主妇持家之道(施瓦本地区位于德国西南部,当地人以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甚至吝啬闻名)相提并论,要求债务国”节衣缩食”直至还清自己所欠下的巨额贷款时,他也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这一论调之简单粗暴与不合理。

欧洲边缘国家受希腊大选鼓舞

本轮欧洲量化宽松,被不少人解读为决策者重新审视紧缩政策以形成新的经济共识的开端。原是坚定的紧缩政策执行人的德拉吉曾在去年夏天表态,欧元区各成员国政府应积极与银行合作,共同鼓励消费和投资。这一观点一直是多数主流经济学家所倡导的,现正逐渐在欧洲获得越来越广泛认同。法国总统奥朗德日前表示,欧元区现在应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增长上,而不是仅关注如何降低赤字。在德国,尽管民众目前仍反对量化宽松,但政府态度似乎悄悄地软化了。

从政治层面来看,不得民心的紧缩政策也已激起了边缘国家反弹。希腊1月25日大选中,以反对紧缩政策为基本主张的极左政党获得胜利。胜选后,在街头狂欢的人群里不乏来自西班牙、意大利的年轻人。受够了每况愈下的生活水平,厌倦了执政党相当于只是”三驾马车”(欧盟、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传声筒,他们也期待支持本国的非主流政党上台改变现状。其中,最受希腊大选结果鼓舞的莫过于去年才成立的西班牙左派政党”我们可以”。它的支持者们已将希望的目光投向今年5月的马德里地区大选。

这次大规模量化宽松的最终成效,目前还很难看出端倪,但可以肯定的是,要打破困扰欧元区数年的经济僵局,仅仅依靠量化宽松一项货币政策是远不足够的,各成员国还应配套推出恰当的财政刺激举措,并继续进行结构改革。借鉴中国的经验,通过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来拉动内需似是可行之道。此外,增加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改善投资环境、提升产业竞争力等,也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