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麦隆概况简介
信息来自: · 作者: · 日期:02-08-2008

     国名: 喀麦隆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Cameroun, 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

     独立日: 1月1日(1960年)

     国庆日: 5月20日(1972年)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 2。从左至右由绿、红、黄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红色部分中间有一颗黄色五角星。绿色象征南部赤道雨林的热带植物,还象 征人民对幸福未来的希望;黄色象征北部草原和矿产资源,也象征给人民带来幸福的太阳光辉;红色象征联合统一的力量。五角星象征国家的统一。

          

国徽: 为盾徽。盾面由国旗三色构成。中间红色锥形代表喀麦隆火山,这是国家的象征;其中的蓝色图案为喀麦隆国土轮廓;蓝色图案前有一把利剑和一副天平,象征政治 平等和团结。盾面左上角有一颗黄色五角星,象征喀麦隆为一个统一的国家。盾徽背后交叉着两把束棒,这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采用的标志之一,是权威的象 征。盾徽上端的绶带上用法文写着“ 喀麦隆共和国” ,下端的绶带上写着“ 和平、勤劳、祖国” 。

     国家政要: 总统保罗· 比亚(Paul Biya) ,1982年11月6日就任,1984、1988、1992、1997年、2004年连任;总理彼得· 穆松格( Peter Mafany Musonge ) ,1996年9月任职。

     自然地理: 面积约47.6万平方公里。位 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南部靠近赤道,北抵撒哈拉沙漠南沿。境内大部地区为高原,平原仅占国土的12%。西南沿海为平原,南北纵长;东南为喀麦隆 低高原,有大片的沼泽和湿地;北部贝努埃河— 乍得湖平原,平均海拔300-500米;中部阿达马瓦高原是中非高原的核心部分,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中 西部喀麦隆火山山地多锥形火山体,一般海拔2000米。近海处的喀麦隆火山海拔4070米,是全国、西非地区的最高峰。萨纳河是第一大河,此外还有尼昂 河、洛贡河、贝努埃河等。西部沿海和南部地区属典型的赤道雨林气候,终年湿热,往北过渡到热带草原气候。喀麦隆火山西麓年降水量1万毫米,是世界雨量最多 的地区之一。喀麦隆不仅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而且民族众多,人文景观迷人,浓缩了非洲大陆多种地貌和气候类型以及文化特征,素有“ 微型非洲” 的美称。

     人口: 1632万(2005年)。全国有 富尔贝、巴米累克、赤道班图、俾格米、西北班图等200多个民族。与此相应,全国共有200多种民族语言,均无文字。法语和英语为官方语言。主要民族语言 有富拉尼语、雅温得语、杜阿拉语和巴米累克语,均无文字。富尔贝族和西部一些部族信奉伊斯兰教(约占全国人口的20%);南部及沿海地区信奉天主教和基督 教新教(占35%);内地及边远地区仍信奉拜物教(45%)。  

喀麦隆流动商贩
的 “ 铁头功 ” 

     首都: 雅温得(Yaounde )。人口:160万( 2004年) 。年均气温24. 9℃ 。坐落在喀麦隆中部高原偏南的丘陵地区,气候凉爽,独具风光。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10个省(极北省、北部省、阿达马瓦省、东部省、中部省、南部省、滨海省、西部省、西南省、西北省),58个州,268个区,54个县。

     简史: 自 公 元5世纪起,境内先后形成一些部落王国和部落联盟国家。1472年葡萄牙人入侵,16世纪起荷、英、法、德等殖民者相继入侵。1884年德国迫使喀西部沿 海地区的杜阿拉国王签订“ 保护条约” 。使该地区成为德国的“ 保护国” ,并于1902年吞并了喀全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军队分别占领了喀麦隆。 1919年,喀麦隆分成两个地区,东部地区由法国占领,西部由英国占领。1922年,国际联盟将东、西喀麦隆分别交由英、法“ 委任统治” 。1946年联合 国大会决定将东、西喀由英、法“ 托管” 。1960年1月1日,东喀麦隆(法国托管区)宣布独立,定国名为喀麦隆共和国。阿希乔出任总统。1961年2月, 喀英托管区北部和南部分别举行公民投票,6月1日北部并入尼日利亚,10月1日南部与喀麦隆共和国合并,组成喀麦隆联邦共和国。1972年5月取消联邦 制,成立中央集权的喀麦隆联合共和国。1984年又改为喀麦隆共和国。1982年11月阿希乔辞职。保罗· 比亚继任总统。1984年1月改国名为喀麦隆共 和国。1995年11月1日加入英联邦。

     政治: 宪 法规定,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免总理和根据总理的建议任命政府其他成员,颁布法律和法令,必要时可提前举行总统选举、宣布紧急 状态,主持最高国防会议、最高司法会议和部际有关国际关系问题的会议。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任期7年,可连任一届。总统缺席时,由参议院议长代行总统职 务。总理是政府首脑,领导政府工作,负责执行法律, 行使制定规章权, 任命行政官员。立法权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行使。国民议会每年召开3次 例会, 主要讨论和批准国家年度财政预算, 审议和通过法律草案。议员直接普选产生, 任期5年。 

喀麦隆民间舞蹈 

     经济: 喀麦隆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由于地跨赤道雨林和热带草原两个气候带,气温和降水条件均十分适合发展农业,粮食自给有余,喀麦隆因此被誉为“ 中部非洲粮仓” 。
     喀麦隆森林面积2200多万公顷,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2%。木材是喀麦隆第二大创汇产品。喀麦隆水力资源丰富,可利用的水力资源占世界水力资源的 3%。这里的矿产资源也较为丰富,已探明的地下矿藏有30多种,主要有铝矾土矿、金红石、钴和镍。此外还有黄金、钻石以及大理石、石灰石、云母等。
     喀麦隆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既有迷人的海滨沙滩,又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清澈的湖泊河流。全国共有381个旅游景点和45处各类保护区,主要旅游点有贝努埃、瓦扎和布巴恩吉达等天然动物园。近年来,每年来喀麦隆的外国游客达数十万人次。
     农业和畜牧业是喀麦隆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工业也具备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工业化水平居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前列。近年来,喀麦隆经济稳定增长。200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952.3美元。

这是 2006 年9 月19 日,在雅温得,一名女子身着用西非传统蜡染布制成的服装。

    新闻出版: 喀有报刊90余种。主要有:《喀麦隆论坛报》,1974年7月1日创刊,全国性官方报纸、《团结报》、《喀麦隆共和国公报》、《喀麦隆新闻》、《行动报》 和《新周末论坛报》。喀民办报刊近80种,《信使报》、《战斗报》、《民进盟新闻》、《民盟新闻》和《喀麦隆之声》。喀麦隆新闻出版社成立于1977年7 月,其前身为喀麦隆通讯社。喀麦隆广播电台用法、英和6种地方语言广播。地方电台有:布埃阿、杜阿拉、加鲁阿、贝尔图阿、巴富萨姆、巴门达、恩冈代雷和雅 温得电台等。喀麦隆国家电视台1986年4月建立,发射网可覆盖全国领土的80%,1988年1月建成全国电视制作中心。

     外交: 对外奉行独立、不结盟、灵活务实 的全方位外交政策。反对外来势力干涉非洲国家内政, 积极推动非洲团结和合作, 主张通过对话和相互宽容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强调促进发展才能保证和平与民主, 而发展只有在安全和平的环境中才能进行。支持建立地区经济一体化和集体安全机制, 努力实现合作伙伴多样化。

     与中国关系: 1971年3月26日,喀麦隆与中国建交以来高层互访不断,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2007年1月,胡锦涛主席对喀麦隆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发表联合公报。2005年,两国贸易总额约两亿美元。    中国喀麦隆双边合作硕果累累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