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就业形势及其严峻挑战
信息来自:中国人事科学研究网 · 作者: · 日期:31-08-2011

2010-02-04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就业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世界经济受到重创。目前有所复苏。但经济形势依然严峻。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统计和预测,世界经济增长率由2008年的3%降到2009年的-1.1%。作为经济全球化主要标志的跨国投资和国际贸易额的增长率也呈下降趋势。据世贸组织预测,2009年世界货物贸易量比上年下降10%,成为二战以来最大的降幅。另据世界投资促进机构协会预测,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比上年减少12%~15%。2009年下半年以来,尽管一些国家的经济先后出现了复苏势头,但复苏过程依然缓慢和多变。

    失业率持续上升,波及面迅速扩大。一是发达国家失业率大幅攀升。经合组织30个国家的失业率从2007年底的5.6%快速上升至战后最高的2009年第三季度的8.6%,增加失业者近1500万人。同期,欧盟27国失业率从7.1%上升至9.1%。2009年10月,美国失业率达到10.2‰创下1983年以来的最高值。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创新世纪以来最高水平。

    二是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失业问题凸显。南非、墨西哥、印度、埃及等主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就业普遍受到影响。南非失业率一度达到21.3%,特别是采矿业失业严重。墨西哥失业率2009年9月达到6.4%,创13年来最高。印度的采矿、交通运输、纺织、珠宝等产业失业问题突出。北非和中东地区国家平均失业率分别为10.3%和9.4%。拉丁美洲国家失业率由2008年的7.5%上升到2009年一季度的8.5%。中欧、东南欧地区国家(非欧盟国家)和独联体国家的平均失业率达到8.8%。波兰、匈牙利失业率分别达到10.5%和10.3%。俄罗斯2008年5月至2009年1月问,失业人数猛增了200万人。据世行预测,俄罗斯2009年GDP将下降8.7%,失业率达到9‰与此同时,2009年全球还有4500万新成长劳动力需要就业岗位。

    三是就业形势恶化表现在劳动力市场的各个方面。劳动力市场的各项主要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市场运行不容乐观,特别是各国的劳动力参与率、就业增长率普遍下降,长期失业率、青年失业率明显上升,工时因开工不足而缩短,工资水平增幅下降,收入差距扩大。正规部门就业减少,非正规就业和贫困相对增加。许多从事高技能工作的劳动者不得不从事低端工作,劳动者的职业和岗位由上向下挤压。

    四是就业危机对社会弱势群体造成了更大冲击。遭受打击最为严重的是弱势群体中的青年、低技能者、非正规经济就业者和移民工人等。他们大量失业,并且许多人缺乏社会保障,造成生存危机。法国2008年第四季度青年失业率达21-2%,比全国失业率高出13个百分点。印度、印尼等许多国家从事纺织、服装等出口加工企业的女工被大批解雇。劳动力输出国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及东欧各国有上千万移民工人失去工作后回国,外籍劳工遭到排斥。韩国、泰国、马来亚等国停止了外籍劳工签证。

    五是持续的高失业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全球范围内,失业和每人每天支出不足1.25美元的“工作中自穷人”大幅增加。据国际劳工组织预测,2009年,世界工作中的贫困人口占全球就业人口的比例达到28%,比2007年增加7个百分点。据世界银行估计,占世界经济3/4的国家人均收入出现下降,仅2009年就将导致5300万人陷入贫困,这对于消费需求和人们的信心产生了强烈冲击。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转化为经济危机,并演变为就业危机,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造成了社会冲突。

国际劳工组织认为,持续不断的就业危机会给社会和政治稳定带来巨大风险。据劳工组织引自情报部门发表的政治稳定指数显示,165个国家中有95个面临高的或极高的不稳定风险。许多国家出现了劳资冲突和大规模的抗议行动,如法国2009年1月,8个工会组织了250万人罢工游行;英国地铁、邮政工人因工资而罢工;韩国2009年8月、11月,双龙汽车工人、铁路工人因薪酬问题举行了大罢工等。

严峻就业形势带来重大挑战

据经合组织2009年11月发布的最新报告预测:尽管经合组织国家的经济开始恢复增长,但成员国2009年 GDP总和仍将下降3.5%,2010年将小幅恢复至增长1.9%,2011年增长达到2.5%。报告还预测,2009年,美国、日本、欧元区GDP将分别下降2.5%、5.3%和4‰2010年分别增长2.8%、1.8%和0.9%。相对于经济形势复苏,就业状况变化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失业率有可能继续攀高。并有长期化的风险。经合组织预测,经合组织成员国失业率在2010年将继续上升,达到9%以上的新高度,并在较长时间内居高不下。欧盟预测,欧元区的失业率将由2009年的9.5%上升到2010年的10.7%。国际劳工组织《2009全球就业趋势》预测,2009年全球失业率可能上升至7.4%,并导致5000万人失业,使全球失业总人数达到2.29亿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合组织预测,2010年或到2011年,工作岗位将继续大量流失,非正规部门将继续膨胀,失业、贫困将进一步加剧。

    经验表明,即使经济增长回升,就业市场的复苏要比经济复苏滞后2~5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曾出现3次失业高峰。第一次失业高峰,失业率从1980年的6%上升到1983年的峰值10.5%,然后降回到1988年的6%,用了5年多的时间。第二次和第三次失业高峰分别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后期和新世纪初期,从失业率上升到峰值再到恢复分别用了4年多和2年多时间。英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00年发生过2次失业高峰,恢复时间分别为5年和4年多。日本、西班牙、瑞典、爱尔兰等国的失业率变化也显示出同样的特征。

    高失业有顽症化的风险。据经合组织研究报告分析,目前的就业危机同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密切相关,主要是由于经济的急剧衰退而引起的失业率的快速上升。但如果经济复苏缓慢,同时经济结构持续变化,就业的恢复就会更加困难。目前周期性的失业会转变为结构性失业,而结构性失业在经济复苏后也无法被市场所吸收,将形成“失业滞后现象”。结构性失业会产生最令人担忧的两种情况:一是长期失业者增加,二是惰性失业者增多。这不仅增加社会救助的负担,形成“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的局面;还易产生贫困、收入差距扩大、犯罪等许多社会问题。

    就业质量面临新挑战。金融危机加速了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进程,并且使得非正规就业明显增加,劳动者与雇主、客户的关系更加复杂多样。这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提出了新课题,对就业质量的提高、劳动关系的调整、以及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提出了新挑战。2009年以来,德国大众公司,日本索尼、丰田公司,分别有16000、8000和3000名正式工由劳务派遣工替代。因破产解雇、工薪报酬等引发的劳资纠纷明显增多。

    就业服务体系经受全面考验。金融危机使得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增加了就业服务的难度,对就业服务的三大支柱即职业介绍、技能培训I和失业保险的服务质量和效率都提出了新要求。首先,要求职业介绍能够适应变化了的市场需要,为求职者提供精心的指导和恰当的服务项目,采取多种形式使失业者尽快重返劳动力市场。其次,要求技能培训承担双重职责,一方面能够缓解巨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还必须着眼于未来,使受训者能适应危机后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第三,要求失业保险制度既能真正发挥社会稳定器作用,又能促进就业。

    失业率增长对经济和就业政策形成了严峻挑战。一是所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否能够持续有效地刺激和巩固经济复苏,进而不断带动就业增长;二是在公共财政支出能力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制订有效的就业政策,满足急剧增长的促进就业的需求;三是政府的促进就业计划能否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新情况;四是当前有效的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能否适合危机后变化了的经济结构的需要等。国(作者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

作者:刘燕斌 2010(1)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