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认同叶檀“大学生有一定失业率不是坏事”的论点
信息来自:http://blog.sciencenet.cn · 作者: · 日期:10-04-2014

2013-09-01 

太原晚报2013年7月10日引自《解放日报》的文章,题目为“叶檀:大学生有一定失业率不是坏事”。有照片并标明“著名经济评论员:叶檀”。

读后,我本人的理解该文大概有三层意思,第一,大学生有一定失业率是好事;第二,大学生失业源于对在中小企业中就业存在偏见;第三,大学毕业生失业是国际趋势,是尊重市场。

我首先对文中的第一点表示强烈反对!失业对于任何人都不是好事,对于大学生同样如此。常识是:人人都必须吃饭,失业就意味着没有饭吃,一个大学毕业走出校门的失业青年,如果不“啃爹”或无可啃的有实力的爹,岂不一出校门或许就无食无宿流落街头,或者变成坑蒙拐骗之徒或其帮凶,或陷入传销组织并企图获得险恶掩盖下的钱途,或者变成盗抢匪类等等等等。我作为一名高校班主任老师,对于学生“毕业=失业”的前景充满焦虑,于国于家于社会,大学生失业绝不是一件好事!至于“一定失业率”到底是多少?其实无需考究,因为吃饭100%。关键问题是,在制定政策层面上,我们不能对大学生失业问题视而不见,更不能有意或无意维持一定的失业率,以达到就业上竞争的目的。须知在此问题上一味强调竞争,是否陷入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之中?

我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味强调大学生就业上的竞争,高估看不见之手在其中的作用,我以为在我国目前不合时宜。我们的目标仅仅是维护大学生就业的竞争氛围吗?难道让每个人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发挥作用、得到生存资源、直至全面发展,不是我们的发展方向和梦想吗?

第二点,大学生对于在中小企业中就业存有偏见,也许是事实,然而这个事实也不是没有来源的。有的来自家长,家长对于寒窗十年的孩子期望值也许不是中小企业中的一名职员,因为这种职位也许存在太多的风险,同时不能给家庭带来期望的荣光;有来自大学教育的原因,高等教育多少年精英教育模式,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有的并不适合中小企业就业,理论课程多于应用和操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国的人才梦想和人才培养梦想,以造就一代伟人为己任的高校教育尚未从睡梦中彻底醒来;有的来自社会现实,中小企业本身在接纳大学生员工方面还没有做好准备,制度不很完善、甚至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这就必然造成大学生对中小企业就业认识上或存在偏见,难道这种偏见只能怪大学生“有眼无珠”吗?社会得病难道仅仅让大学生吃药?

大学生失业或就业难到底是否单一或主要原因——对中小企业就业偏见造成的呢?针对2013年全国699万毕业生,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就业服务开发处处长方伟说,今年(2013)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一方面是由于全球经济放缓,我国也处在调结构、转方式时期,客观上会减少一些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今年毕业生人数确实达到了历史最高,但多方面信息显示,今年学生就业形势与往年持平。此外,改革开放以来,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109.12万人,2012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27.29万人(扬子晚报2013.8.4)。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之一。

第三,对于大学毕业生失业就是尊重市场的说法,我更不能苟同。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也存在盲区,人才培养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所谓百年树人。有些学科和专业涉及国家战略发展上很多宏观建设和管理。有些专业适合中小企业就业甚至自主创业,不需要宣传和鼓动,大学生和中小企业之间自然达成共识,接纳他们并为他们施展才华准备好舞台。将大学生就业全部交给市场来竞争,甚至从大学生就业所谓“倒逼”高校改革,有些不靠谱甚至是荒唐的。教育部对就业率低的高校专业,在招生等方面始终有系列调整政策,2011年11月22日新华社消息“连续两年就业不足60%此类专业将停招”;2011年11月25日报道“就业率连续两年低的专业要减计划”;2012年2月3日新华社电,上海“18个专业将限制或减少招生规模”;2013年6月4日报道“高校不得增设就业率连续三年70%以下专业”;如此等等。

作为社会名嘴,在可能诱导决策层面上的发声,应当加以深入调查研究,深思熟虑,不可急于发表观点;媒体也不要为了吸引眼球将“名人名言”断章取义。

大学生失业民国已有之,当时大学生很少,却失业很严重,他们发起向政府要工作的请愿运动。南京国民政府为此出台一系列解决大学生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效果并不理想(扬子晚报2013.6.23)。本人才疏学浅,挂一漏万,整日面对莘莘学子,对此深有所感,直抒胸臆,对个别学者的观点提出一点看法,就教于识者。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