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就业市场困难重重 专家:有挑战也有机遇
信息来自:欧洲时报 · 作者:高楚颐、罗海兵 · 日期:13-10-2020

2020-05-20 07:22:12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高楚颐、罗海兵5月19日报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推迟的中国两会将于5月21日召开。每年两会,就业形势都是民生热点话题之一。就业是民生之本,着力促进创业就业,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汇。2020年受疫情影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话题更是两会关注中的重中之重。

全球就业恢复困难重重

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就业首当其冲成为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国际劳工组织4月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全球33亿劳动人口中,受新冠疫情影响人数已达81%,其工作场所被全部或部分关闭。报告预测,疫情将使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劳动人口总工时缩减6.7%,相当于1.95亿名全职雇员失业。

在全球战“疫”的特殊时期,中国如何缓解疫后就业这一当下难题受到世界瞩目。随着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中国率先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复工复产,打响就业保卫战,实践这一全球命题的中国解决之道。

“新冠疫情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冲击巨大,不仅前所未有,且全世界都一样。”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在5月13日北大国发院联合智联招聘推出的2020中国人力资本国际管理春季论坛上表示,中小企业倒闭、企业裁员增效、消费需求是否持续都是现在就业恢复所面临的问题。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消费、投资、出口等出现下降,就业压力明显加大。其中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

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教授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推算,因为疫情,中国有超过1亿人就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其中新增约400万失业者,2600万人因疫情退出劳动力市场,7500万人处于休假不上班状态。

这一情况在3月份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后有所转变。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2月份下降了0.3个百分点。

保居民就业居“六保”首位

2020年以来,中国加大力度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一方面,千方百计帮扶企业渡过难关,通过稳企业、稳经济,稳住就业基本盘;另一方面,加大对重点群体的帮扶,比如增加对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帮扶他们返乡创业。下一步,还将继续灵活推动就业和创业创新。

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会议在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的同时,首次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其中保居民就业居“六保”首位。

曾湘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判断就业形势不能只关注失业率,而是要综合分析多个就业指标。“目前官方数据已经充分反映出疫情给就业带来的影响,这也是中央政治局会议将“保居民就业”置于“六保”首位的重要依据。”曾湘泉说。

新行业迎来疫情下的春天

此外,智联招聘通过大数据分析了招聘职位数走势和1-4月就业市场供给和需求同比变化,数据显示,在线职位数走势在2月20日后随确诊人数不断下降而逐步升高。同时,1月、2月企业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比例为负,3月开始求职人员数量回升。

“招聘需求随疫情控制逐步恢复”,智联招聘CEO郭盛表示,“我们相信在5月份职位数会保持平稳,甚至会有一个缓步向上的趋势。”数据显示,在近期就业市场严峻形势下,与互联网相关的行业就业需求正在增加。“疫情正在重塑市场格局,新零售方面增长到大概正的18%,尤其是网上零售。直播招聘人数也一直在提高,在全行业下降31%的情况下,直播招聘的职位数同比增加达到83%。”郭盛介绍。

保高校就业是重中之重

复工复产是拉动就业回升的根本因素。此外,保证高校毕业生就业也是重中之重。教育部数据显示,2020高校毕业生突破874万,同比增长40万。

为此,2020年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包括扩大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的招录规模,招收毕业生补充教师队伍,减轻就业压力。麦可思研究院副院长马妍介绍,国有企业今明两年将连续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有关部门将落实一次性补贴、返还失业保险等优惠政策,鼓励中小微企业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同时,地方政府也不断提升针对应届生的就业补贴政策。

根据麦可思近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数据,在各类型用人单位中,大学毕业生就业于民企的比例最高,2019届本科、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分别为53%、68%。“由此可见,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还需要民企招聘需求增加,这就需要经济的快速恢复。因此,我们关注的最核心的问题是国家将出台哪些政策,推动经济的快速恢复。”麦可思研究院副院长马妍表示。

疫情影响有挑战也有机遇

曾湘泉在第7期人大国发院国家高端智库“名家讲坛”上表示,“疫情带来的影响有挑战也有机遇。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对未来就业质量的提高是非常有意义的。中国应下决心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这个问题已非常迫切。”曾湘泉还介绍,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发布的世界竞争力评价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在国际世界竞争力评价中位列第十八位,其中有三项指标中国名列全球第一,就业便是其中一个指标。

曾湘泉认为就业市场接下来的应对策略应该从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为稳就业创造条件;对人工智能新技术持积极和谨慎的态度;强化信息流动,提升就业市场效率;深化教育培训改革、重视软技能培养这几个方面进行推进。

(编辑:秋狸)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