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单边主义"引爆世界碳贸易大战?
信息来自:2012年02月23日 07:01:55 新华国际 · 作者:( 编辑:徐倩 ) · 日期:23-02-2012


 

    凡是飞往欧盟的飞机,从今年开始,都得向欧盟缴纳碳税。欧盟的这项“捅了马蜂窝”的新政着实犯了众怒。 近日,世界29个国家齐聚莫斯科,商讨如何“报复”欧盟的这一损招。

    欧盟的“如意算盘”打得精,打着减排的幌子,变相收取“买路钱”,不用当海盗,不用卖鸦片,站在“道德高地”上收钱。这样的钱,欧盟挣起来挺有面子。

    除了排解债务危机“差钱”的烦恼,缓解欧盟航空业的竞争压力,更为重要的是,欧盟在碳排放问题上搞的“单边主义”,有利于强化它在全球绿色发展领域的话语权。

    有专家说,未来碳排放市场的交易量或超石油。而目前,欧盟拥有碳排放领域最先进的核心技术,别说新兴国家,美国、日本都矮它一截。欧洲人立下规矩就等于在其他国家脖子上勒条枷锁。媒体猜测,29国的反制措施将非常强硬。于是,英国《金融时报》断言,世界首次碳贸易战正在悄然逼近……

 欧盟想坐“道德高地”上收钱,难!

    中美俄印等29国代表齐聚莫斯科,商讨如何对付欧盟强行征收航空碳排放税。根据欧盟今年1月1日推出的法案,只要在欧盟区域机场起降的国际航班,无论是否中转,都需为超出欧盟规定配额标准的碳排放支付购买成本。

     欧盟这一招很损,不合理的辫子一揪一大把,但欧盟的姿态是不后退半步。把地球从碳排放制造的全球变暖中解救出来,听上去多么崇高的事业,但在聚到莫斯科的那些国家看来,这就是欧盟的拦路打劫。

    重要的是,欧盟会因此一年“抢来”一大笔钱,而且不用当海盗,不用卖鸦片,而是宣扬人类“共同价值”,站在道德高地就能收上来。这应该是欧盟挣的最有面子的一笔钱。

    世界舆论都在分析,直接“收税”还只是欧盟利益的一个小头。欧盟真正想要的,是强行把世界推上急速减少碳排放的轨道,而欧盟攥着这方面最先进的核心技术,别说新兴国家,美国、日本都矮一截。使用低碳技术和装备的人类将重新围着“老欧洲”团团转。那利益就大了。

    在使用低碳技术方面,各国都有一大堆理讲,理撞理,最后只能回到老一套:大家用力量说话。

     美俄印等国都有人出主意:就是不交,看欧盟能怎么办。如果这几个国家联起手来,欧盟27国的分量就像是一片“群岛”,即使是大陆,也是澳洲那样孤零零的大陆。   

欧盟在碳排放问题上搞“单边主义”

    决不能鼓励欧盟在碳排放问题上搞“单边主义”。美国在政治上搞“单边主义”,欧盟在环保上搞“单边主义”,美欧加起来搞军事干涉的“单边主义”,这个世界会最终被拆得只剩下一条条孤零零的“边”。

    对二氧化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科学界的质疑很多。欧洲是这种理论最积极的宣扬者。欧盟对碳排放利益的急切追求,增加了人们对温室效应理论可能是陷阱的担心。

    据有学者预测,如果碳交易市场完全成型,它的规模有可能比石油市场还大。而欧盟必将是这个市场的交易中心,而且是“纯赚方”。

    欧盟是世界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如果欧洲国家真心推动环保,就应当为此公益目标付出,而不是公然牟利。只有肯于付出的“领导者”才有号召力,举世如此。谈钱比谈环保更眉飞色舞,即使环保是真的,也会被怀疑是假的。

    中国这次一点也不孤独。中美俄印凑到一起,展现了当今世界的新复杂。世界在变,旧的阵营纷纷摇摇晃晃,中国的空间其实很大。  

29国反击欧盟强征航空碳税

昨天和今天,世界29个国家聚集在莫斯科,共同商讨如何“报复”欧盟强 征航空碳税。这项“捅了马蜂窝”的政策规定,凡是飞往欧盟的飞机都得向欧盟缴纳减排费用,即便航班的大部分行程都不在欧盟境内。代表世界93%航空公司的 国际航空协会将欧盟称做“税收强盗”,有不少贸易纠纷的中美这次也“罕见地站到一起”。中国学者丁纯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未来碳排放市场的交易量可能超过石油,欧洲人立下规矩就等于在我们脖子上勒条枷锁。有媒体猜测,29国的反制措施将非常强硬。

但欧盟相关官员21日也表示“绝不让步”。《金融时报》评论说,世界首次碳贸易战正在悄然逼近。

欧盟没有共同的军事政策,也没有一致的对外政策,气候政策被媒体称做欧盟最可能领导世界的领域。

但法国《新经济学家》对此悲观,它写道:衰弱的欧洲已经不足以将新游戏规则强加于人。

世界首次碳贸易战悄然逼近“这是一场难得的外交大合唱。”21 曰,英国《金融时报》这样形容正在莫斯科召开的一场会议。当天,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在内的29个国家齐聚这里,共同就欧盟征收航空碳税商讨对 策。该报道说,欧盟去年决定推进一项计划,强令外国航空公司为每个在欧盟机场降落的航班支付碳污染费,因为布鲁塞尔的政策制定者认为,这是全球应对此问题 的“唯一办法”。

英国“廉价航空”网题为“捅马蜂窝”的文章 说,家长总是教育孩子不要捅马蜂窝。被蜇过几次之后,我一直遵守这个明智劝告,但欧盟显然没有听进去。根据这项事实上已于2012年1月1日生效的规定, 凡是飞往欧盟的飞机都要被收取全程费用,即便从中国起飞的航班大部分行程都不在欧盟境内,减排费也都要交给欧盟。

“此次会议将向我们的欧盟朋友发出强烈信号,其他国家真的很生气,真的准备采取强硬措施。”《纽约时报》援引一位匿名中国外交官的话说。报道称,欧盟迄今最大胆的气候保护行动遭世界强烈反对。43个国家已经公开反对欧盟这一计划,代表世界93%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空协会将欧盟称做“税收强盗”。

欧盟碳税犯众怒 多国莫斯科商对策

    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多国代表昨日齐聚莫斯科,共商应对欧盟航空“碳税”之策。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权威渠道了解到,该会由俄罗斯联邦交通运输部组织,国际民航组织(ICAO)非欧盟成员国国家参与,目前参会国数量已由26个增加至32个。中国则派出由民航局、外交部等单位组成的代表团飞赴莫斯科参会。

    “目前还没有收到来自前方的消息,我们也正在等待中。”民航局有关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会议宣告各国反对欧盟强征碳税的举动已由表态转入实质性操作,若协商顺利,预计会有明确决议、声明或方案出台。

    期待实质性对策

    “会议是北京时间下午1:30开始的,目前还在进行中,明天还有一整天的会,起码要等到明天才知道结果。”民航局相关人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是多边磋商会议,会议较为封闭,需耐心等待全部会议结束后方能知晓结果。

    “以前各国多为舆论性、表态性的反对,相信这次会有一个实质性的对策。”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市场部部长朱庆宇认为,欧盟已经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航空碳交易机制,其他国家需要有一个实质性的反击。

    “之前各国基本是各自表态,但这次这种一致性、政府层面的行动相当于形成一个联盟。若能达成一致,形成决议、声明或方案,力度将会大得多。”他称。

    欧盟强征航空碳税早已触犯“众怒”。继各国纷纷表态反对这一单方面行为后,近日,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组成的“基础四国”再次发表共同声明称:“基础四国”坚决反对欧盟将航空业纳入其碳排放交易体系,此举严重破坏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法,违背了多边主义原则。 

    “尽管各国反对依据不同,有的拿法,有的凭理,有的依情,但这更加说明了欧盟的做法既不合法也不合理更不合情。欧盟的做法确实不得人心。”朱庆宇表示。     

 

32国齐聚莫斯科商讨“反制”欧盟航空碳税

    据外媒报道,来自全球32个国家的代表21日齐聚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开始为期两天的欧盟航空碳税特别会议。本次会议旨在针对欧盟去年12月单方面启动的国际航空碳排放税商讨对策。

    21日会议开始当天,东道主俄罗斯发表声明称,欧盟针对外国航空公司征收碳税的做法过于“草率”,并警告称此举可能导致机票价格上涨,并对 航空业需求带来负面影响。俄罗斯交通部在21日发布的这份声明中敦促欧盟方面免除对外国航空企业征收碳税,并呼吁通过其他的全球性途径来应对航空业的碳排 放问题。

    据外媒报道,俄罗斯交通部部长列维京在21日的会议开幕致辞上表示,在各国集体商定协调行动之前,欧盟有必要避免对来自非欧盟国家的航空企业征税。根据本次32国会议的议程,各国计划采取“协调行动”,讨论针对欧盟决定的“一揽子应对和反制措施”。

    去年12月21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将从今年的1月1日起征收国际航空碳排放税。根据规定,所有在欧盟区域机场起降的国际航班,不论是否中 转,其碳排放量都将受到限制,超出标准部分由各航空公司在欧盟航空碳排放交易体系中购买。据估计,2000多家外国航空公司将被纳入欧盟的碳排放交易机 制,国航、南航、东航等在内的33家中国航空公司也被纳入名单。

    在欧盟宣布上述决定的第一时间,包括美国、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在内的26个国家严厉批评了这一计划,并宣布本周在莫斯科开会讨论应对之策。

欧盟强征“碳税”的如意算盘

(国际)(1)欧盟将开征航空“碳税”

     资料图:一架飞机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国际机场降落。尽管遭到众多国家的强烈反对,欧盟依然坚持从2012年1月1日开始征收国际航空碳排放费(即所谓航空“碳税”)。新华社记者武巍摄

    在中、美等国的强烈反对下,欧盟2月7日终于在强行征收航空碳税问题上“服软”。

    其实,欧盟挑起碳税之争由来已久。早在2008年11月19日,欧盟就通过法案决定将国际航空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并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规定对所有在欧盟境内飞行的航空公司碳排放量都受到限制,超出部分必须掏钱购买。

    尽管打着减排幌子,但欧盟此举更像是在变相收取“买路钱”。按照规定,凡是飞往欧盟的飞机,都要收取全程费用。例如,澳大利亚、美国、巴西或中国的航班飞往欧盟,大部分行程都不在欧盟境内,减排费用却都要交给欧盟。业内人士估计,这项税收到2020年可为欧盟带来260亿美元收入。考虑到其他国家为减少碳排放量会购买新型的欧洲飞机,欧盟增加的收入将远远超过这一数目。此外,因垄断了碳排放交易体系,随着欧盟外国家对碳排放配额需求的增加,欧盟自然又会趁机抬价揽钱。

    欧盟此举还会带来另一个好处,即为欧洲航空业消解竞争压力。欧盟国家航空业已非常成熟,按照过往排放量 分配免费排放配额,意味着欧盟航空业可最大限度享有免费配额的益处。发展中国家航空业起步较晚,如果要发展,就要交纳高额碳排放税。据测算,未来8年内全 球航空业将额外支付238亿美元(约合1540亿元人民币)的航空碳税。中国航空业未来9年将多支出176亿元人民币。这一税费若由乘客负担,以北京至布 鲁塞尔航班为例,每位乘客将多花200多元人民币。

    对于欧盟来说,更大的好处还在于,可借机顺势占领应对气候变化的道义制高地,并凭借技术、机制先发优势强化欧洲对全球未来绿色发展的话语权。在目前全球近1500亿美元规模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中,欧盟的份额就占据了三分之二。如果欧盟成功将航空业纳入碳排放交易机制,也会将越来越多的行业纳入这一机制。      

“欧债危机”被指欧盟碳税政策罪魁

据2月22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2月 21日至22日,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等29个国家的代表齐聚莫斯科,共同商讨如何“反击”欧盟强征碳税的决定。日本《富士产经新闻》21日评论 称,多年以来欧盟在各个领域制定标准,而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上很多国家,也都将“欧盟标准”作为高质量的代名词。不过,21日莫斯科的会议说明,各国已疲 于应付长期以来的“欧盟标准”,并要将其打破。而一同被打破的还有经济危机下难以为继的欧盟影响力。

有英国媒体报道说,在欧债危机爆发之前,没有制定共同军事政策和一致对外政策的欧盟,将气候政策确立为其可能领导世界并投射“软实力”的领域。碳市场正是支撑这一前景的手段。然而,法国《新经济学家》21日评论说,欧盟的单边碳税给人以打着环保幌子,行巧取豪夺之实的印象。欧盟拙劣的托辞和僵硬的姿态无法让各国相信,而现今,它的实力又不足以把这项不受欢迎的税收强加于人,因此“碳税已死”。

经济危机被媒体认为是欧盟制定这一政策的原因,却反过来成为压倒它的稻草。柏 林工程师彼得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本人支持气候保护,但不能接受欧盟的这种做法,因为这些收费最终又落到消费者身上。他认为,欧盟在欧债危机后,已经 陷入“收费症”。日本《周刊新闻》21日说,欧盟越来越想走捷径摆脱自身债务危机,以设立航空碳税来赚钱,给世界经济设立新的游戏规则。不过,这种过去辉 煌时代的作风,现在即使是前英国殖民地的印度都会拒绝。(来源:环球时报)

欧美等国强推低碳经济凸显竞争战略

2011年底,欧盟试图从2012年起正式征收航空业碳排放税,将所有起飞或降落在欧盟境内的国际空运活动都纳入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由此引发了一场国际“碳排放税”风波。值得注意的是,与欧洲国家一起极力倡导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主张的美国,在这场风波里竟然也明确地反对欧盟的征税主张,其中原因让人寻味。

笔者认为,上述这一自相矛盾的事例,反映出欧美所积极推行的低碳经济,其根本目的仍是服务于本国核心利益,是在当前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下所采用的一种竞争战略。通过全球范围内推行低碳经济和发展与低碳相关的实体经济,一方面抑制靠石油资源迅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另一方面通过发挥自身在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领域的相对优势,利用低碳标准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以及市场容量确定性程度高的低碳产品需求,实现其经济的复苏和增长。

欧美发达国家将一个在理论上尚存在争议的命题急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推广,极力将“低碳经济”设定为全球未来经济发展所应采用的主流模式,其背后实际蕴涵着非常深远的利益考量。

从欧美的经济发展历程看,欧美国家在上世纪完 成工业化进程后,由于确定性程度高的低层次居民消费需求(例如食物、服装、汽车和住房)开始趋于饱和,而更高层次的居民需求(例如体现自我实现需求的个性 化产品)由于个性化程度高而造成其需求的可预测性明显降低、生产者满足这种需求的难度加大,于是消费需求和生产投资的不确定性便使经济增速出现明显放缓。 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更使得欧美发现,单靠发展高需求层次的虚拟经济,不足以实现其经济的高速增长和长期保持较竞争对手国的领先优势。

于是,欧美为了找到可以实现自身经济增长的 “良方”并抑制竞争对手,开始思考从实体经济入手,设法找到既有利于发挥自身现有优势、新兴经济体又不占优势的实体经济产业。由于欧美目前占据着全球经济 主导地位,利用这种主导地位改变全球经济需求背后的文化因素,将“低碳”推广为全球的基本经济需求,就可以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科技创新在节能环保 领域的领先优势,在“低碳经济”所带来的市场规模巨大、确定性高的实体经济领域占据有利地位,进而带动本国经济再度实现高速增长,维持和巩固其较竞争对手 国的经济领先优势。另一方面,“低碳”的推广将降低石油资源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削弱新兴资源国赖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资源基础,同时也将降低高 能耗的传统制造业产品需求,进而抑制依靠世界制造业产业转移趋势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经济体。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