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飆涨危机四伏 供油小国利比亚 为何搅乱全世界
信息来自:星洲日报 · 作者: · 日期:01-03-2011

纽约时报报导,利比亚石油產量虽然不到全球產量百分之二,但品质特高,重要性不能以產量衡量。因此儘管全球最大油国沙地阿拉伯宣佈隨时可增產弥补利比亚这个“小”缺口,市场仍然不安,国际油价连日飆涨。

专家说,利比亚日產160万桶原油,超过九成是含硫量低的轻原油,较容易提炼成汽油、柴油、煤油、喷射燃油,且欧洲和亚洲许多炼油厂设备只能提炼轻原油,无法处理含硫量高的重原油,对利比亚原油倚赖特重。

重原油加重成本

沙地阿拉伯表示,沙国有每日400万桶的备用產量,隨时能投入生產弥补利比亚的减產。但沙国这些备用產量多半是重原油,对欧洲而言,运输提炼成本都比轻原油高。华府“能源政策研究基金”主任戈德斯坦表示,“质比量重要”。

利比亚若持续动盪,欧洲炼油厂將被迫向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利亚购买轻原油,美国也向这两国买油,因此可能会出现轻原油爭夺战。上次轻原油供不应求是在2007和2008年初,导至全球油价衝破每桶140美元,当时原因是需求劲增而非突然缺货。

相较於欧洲,美国炼油厂设备能够处理属於重原油的委內瑞拉和墨西哥原油,加上利比亚轻原油八成五销往欧洲,因此利比亚减產对欧洲的影响超过美国,这也是做为美国油价基准的西德州原油比做为欧洲油价基准的北海布仑特原油低约10美元的主因。

沙国增產
油价120美元止步

中东北非政局动盪以来,投资人最感担心的事在週四终於出现:陷入混乱的利比亚原油生產与出口受阻,油价急涨,伦敦布兰特油价一度逼近每桶120美元。

眼看情势紧急,石油大国沙地阿拉伯承诺会弥补利比亚供油缺口,才使油价涨势趋缓。

週四国际油价大幅震盪,有报导指出利比亚原油生產受阻,日產量减少50万桶至100万桶。该国原本日產量是160万桶。

受此影响,国际油价稍早一路飆高,伦敦北海布兰特原油一度高到119.79美元,是29个月最高。纽约西德州中级原油也达到103美元。

油价或飆至220美元

日本野村的分析师警告,如果利比亚与阿尔及利亚產油受阻,油价可能飆到每桶220美元。

不过,稍后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国沙地阿拉伯官员表示,沙国、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与西非產油国愿意增產原油,弥补任何可能出现的供油缺口,甚至连原油品质都一样。

受此支撑,油价有所回跌,伦敦北海布兰原油回跌至114美元,不过仍较週三扬7.5%。

至於一向与油价同步的金价週四也告扬升,在7週高档附近,为每安士1千413美元左右。

沙地阿拉伯表示,OPEC中的西非国家可把原出口亚洲的原油转为供应欧洲。OPEC中的西非国家为尼日利亚与安哥拉。

专家指出,OPEC官方参考一篮油价目前已突破每桶100美元,在週三达105.88美元。OPEC的目標是把此一官方参考油价维持在每桶80到100美元之前,而相信在此一区间代表原油供需平衡。如今该油价超越此一水平,OPEC有责任调节供应。

在此同时,虽然国际原油现货与近期期货价走高,远期期货却是走低,纽约商品交易所2013年5月西德州中级原油期货过去两天来非但没有上扬,反而还下跌0.6%,显示投资人大都把当前的中东北非地域风险视为短期因素。

若逾120美元
恐搞垮美復甦

华尔街日报报导,若油价进一步上涨,然后停留在那个高档一段时间,则美国经济復甦就有翻车之虞。德意志银行週四表示,油价涨至每桶120美元以上,將就是全球经济成长的反折点。

报导指出,大部份专家推估油价最少將涨至每桶120美元,並停留在那个水平,威胁美国经济復甦。

德意志银行在1份固定收益研究报告中说:“每桶120美元就是代表石油佔全球GDP比重升至5.5%以上水平,歷史上,这就代表全球成长已受到压力。”

加州大学圣地牙哥校区经济学者汉米尔顿(James Hamilton)表示,能源价格上涨对经济构成的最大风险,来自於消费者所受到的衝击。油价上涨意味通膨將升高,促使消费者撙节支出。

汉氏强调,美国消费者1年用掉约1千400亿加仑汽油,所以零售汽油价格过去3个月来每加仑涨约0.3美元,显著排挤消费者支出,对復甦是一大拖累。

受中东动乱影响,国际油价近来连连上扬,纽约油价已站上100美元,是从金融危机之前以来高价。

伦敦油价週四也逼近120美元是2008年8月22日来高点。

今年来,油价已上涨约7.35%,汽油期货上涨约10.7%。

报导指出,现在最大的未知数,是中东及北非动盪是否会导致长时期的產量减少及输运失序,这可能將油价推向更高,並將美国及其他国家的经济打回衰退。1973年石油禁运及1979伊朗革命所引发的供给驱动型油市震撼,都曾將美国经济打入衰退。

不过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製造业有相当產能仍閒置、民眾或市场通膨预期心理尚未转强等,將有助降低联储局(Fed)因油价上涨而提前升息可能性。

油暴將吃掉企业获利20%

中东情势紧张,触发伦敦布兰特油价已飆破每桶120美元,英仕曼集团GLG新兴市场策略联席主管Karim Abdel-Motaal预估,今年国际油价站稳100美元恐是常態,整体企业获利將被吃掉10%至20%,外资正密切关注。

因油价飆涨,三大机构卖超未减,合计卖超85.65亿元,比前日的卖超51亿元还高。

国际油价飆涨,已对全球经济復甦大添疑虑,航空业就是最典型例子。麦格理资本证券指出,燃油成本约佔台湾航空业总营运成本的40%至50%,且大多没有避险,麦格理证券將2011与2012年油价预估值分別调升至95.1、106.2美元,因应对航空双雄2011、2012年获利,各调降15%、25%。

国际油价持续向上攀升,新兴市场所面临的输入性通膨风险高不可攀,Karim Abdel-Motaal表示,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国家未来將投入更多预算在补贴粮价等民生物品上,对財政状况相对不稳定的国家来说,挑战才刚开始。

油市严峻更胜2008年

利比亚的动乱与供油受阻,严重暴露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供油结构的脆弱,即使OPEC决定增產,短期內油价仍有可能衝到每桶150美元以上,更別谈OPEC最大產油国沙地阿拉伯还可能遭到动乱波及。

中东北非(MENA)的混乱局势使得国际油价近来涨势迅如奔马,勾起世人对2008年7月国际油价暴涨到每桶147美元的回忆。然而比较现今与当年局势,无论是在原油供应或地域风险上,眼前情况更较当年严峻。

2008年上半油价急涨主因在於美元下跌与市场掀起投机炒作热潮,因此儘管国际间要求OPEC增產原油以压抑油价的声浪高张,OPEC却是以油价上涨与供应无关为由坚持拒绝增產。此外,OPEC当时几乎是以全產能在產油,增產能力只有1日100万桶,OPEC必须保留做为供油遭遇紧急情况时的缓衝。

再看现今情况,儘管OPEC增產能力已增到1日500万桶左右,但其中有370到400万桶都是由沙国拥有。虽然光靠沙国即可弥补利比亚(原油日產量估为160万桶),与產油也面临威胁的阿尔及利亚(原油日產量估为180万桶)的供油短缺,但是也代表OPEC的增產能力只剩1日160万桶左右,实在难以再应付其他可能发生的供油中断风险,这也正是投资人所担心的。

此外,產油国要进行增產,至少需要1个月的准备时间,再加上利比亚与阿尔及利亚的原油品质优於沙国,炼油成本相对较低,这些条件都將继续推动油价上涨。

从地域风险来看,当前情况更是较2008年时紧张。当年的中东风险也就不过是伊朗的核子问题,是在西方国家可控制的范围內,然而现今却是利比亚这位被美国前总统里根称为疯狗的卡达菲,谁也无法预期他在做最后一搏时会有甚么动作。

华尔街日报就指出,利比亚拥有大批可製造化学武器的原料,包括芥子气以及飞毛腿飞弹,令美国政府大为担心,不知卡达菲面对国內动乱是否会使用。这样的风险也使英国首相卡梅伦日前敦促国际间考虑对格达费採取行动。

另一个令投资人担心的地域风险是沙国政局可能也会受影响。在茉莉花革命浪潮下,沙国已出现抗议行动,迫使沙国当局大手笔推出福利措施极力安抚。

世人最感忧虑的是沙国產油是否也会受到威胁,若是供油受阻,OPEC供油体系也就等於崩溃。若真如此,后果难以想像。

这波石油危机诡譎

纽约知名智库外交关係协会(CFR)资深研究员李维(Michael Levi)於金融时报撰文表示,在全新的全球化经济环境下,这波石油危机可说无从预测,因此眼前更应及早建立短期危机处理机制。

近来从埃及、利比亚延烧至中东等石油產地的政治动乱,已让国际油价衝破每桶100美元关卡,且短期內见不到稳定跡象。这波政治动乱是否继续蔓延至沙地阿拉伯等石油重镇,进而爆发最新石油危机已成为全球焦点,而各国也出现提高国內石油產量及加速发展替代能源的声浪。

李维对此表示,提高石油自给率与发展替代能源在长远的未来確实有助各国抵挡油价衝击,但这两项做法皆不是几年內就能见效,因此眼前各国还需先確立3项危机处理机制才能防止衝击加剧。

第一、各国之间必须建立一致的石油储备策略。李维表示,各国的石油储备量能在石油供应量锐减或输油路线中断时提供缓衝空间,藉由释放库存来紓解市场压力。问题是,目前各国对於释放库存的时间点定义模糊。

假设连沙国都发生政治暴动,国际能源总署(IEA)必会下令动用石油库存,但目前这种情势却很难界定。李维表示,一旦沙国石油供应中断后果將不堪设想,因此即使发生几率很低也要排除一切可能,而IEA当务之急就是確立各国动用石油库存时机。

第二、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必须更努力让中、印加入释放石油库存的行列。李维表示,光靠一国释放库存不足以对抗油价涨势,因此多年来OECD各国在必要时皆透过IEA共同释放库存。如今隨著石油需求转移至亚洲,中、印两大亚洲消耗国自然也应分担稳定市场的责任。

由於中、印皆非OECD会员国,且两国石油市场仍不够透明,因此多年来与西方合作並不顺利。李维因此建议,东西方应改由G20架构进行合作,並制定新的库存合作协议。

第三、各国也应发展新的对策来防止市场炒作。李维表示,2008年国际油价飆至每桶147美元后,G20各国就已修法预防油价炒作,但当年那波涨势是受到中国为主的经济因素推动,和这次的区域政治因素不同,因此先前修订的新规不见得能嚇阻目前局势下的炒作行为。

他也认为市场炒作一般属正常现象,但现在的紧张情势已造成抢油大战,再有炒作將使市场波动加剧,因此各国应儘快追加新的规范。

李维表示,儘管全球能源经济在长远的未来势必得逐渐转型,但在转型期间,上述3点仍是各国救急的必要措施。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