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高开深跌慢恢复”
信息来自: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作者:仇玄 · 日期:20-05-2021

2021-01-14 11:55

  2020年,新冠疫情作为全球性的重大事件深刻改变了原油市场的需求、供应和金融等核心要素,国际油价走势跌宕起伏。据纽约商品交易所和伦敦交易所数据,全年,国际油价整体下行,布伦特期货均价43.21美元/桶,同比下挫20.95美元/桶;WTI期货均价39.47美元/桶,同比下挫17.56美元/桶。预计2021年国际油价在需求改善和金融属性的驱动下缓步回升。
 

2020年国际油价走势回顾
 
  按照驱动因素的不同,2020年石油市场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20年1月20日以前,地缘政治因素驱动国际油价开年上涨。2020年1月3日,伊朗少将苏莱曼尼事件导致美国和伊朗关系骤然紧张。加之2019年9月沙特石油生产设施遇袭事件的前车之鉴犹在,市场担忧中东局势以及霍尔木兹海峡安全,布伦特期货价格一度升至接近69美元/桶。后因伊美双方未形成全面冲突,国际油价逐步回归60美元/桶左右的水平。这一阶段,在地缘政治事件的主导下,油价走出年内高点,也是全年唯一保持在60美元/桶以上的时段。
 
  第二阶段是2020年1月20日至5月初,新冠疫情导致原油市场的需求、供应和金融属性均出现重大变化,国际油价急速深跌。2020年1月末,新冠疫情率先在中国被发现。中国政府以保护人民健康为根本,决定实施封锁性措施阻断病毒传播。中国原油需求因此出现了阶段性下滑,国际油价相应回落至53美元/桶,最大跌幅超过10%。强有力的防控措施使中国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2月末,国际油价甚至出现小幅反弹。然而,新冠疫情在意大利、伊朗等国相继爆发,并迅速扩散到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政府均采取封锁手段抗击疫情,全球原油需求出现历史性衰退。4月,全球石油需求降幅最深达2200万桶/日,较2019年同期下滑22个百分点。3月8日,减产联盟未能就延续减产协议达成一致,产油国开始竞争性增产和压价。国际油价在供需双侧压力之下,开始急速下跌。金融市场因此开始恐慌,资产持有者开始抛售换取美元,导致美元流动性开始枯竭,进一步加速了油价下探。这一阶段,国际油价从60美元/桶一路下行至20美元/桶下方,WTI甚至因为规则变化和库存压力在合约换月时出现了极端的负价格行情。
 
  第三阶段是2020年5月至8月,供应侧主动克制、需求缓步回升,国际油价逐步走出低谷。在共同利益驱动下,减产联盟重新达成协议,并在5月初启动了高达970万桶/日的减产协议。减产联盟之外的产油国加拿大、巴西等也配合进行了减产。同时,沙特也开始逐渐上调官价贴水,产油国间的价格战因此停火。供应侧以历史性的主动克制稳定了油价的底部区间。另外,封锁性的防疫措施给全球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经济压力。进退维谷之下,欧美主要经济体开始逐步放松防疫措施。全球需求开始缓步回升,至8月重新达到9000万桶/日上方。国际油价在供需双侧改善的推动下,逐步回升至40美元/桶。加之,美元流动性危机期间,美联储开启了货币宽松政策,危机缓解后美元指数开始大幅下行,进一步加速了油价回升。这一阶段,国际油价从20美元/桶上方一路回升至45美元/桶左右,基本走出了危机状态。
 
  第四阶段是9月至11月上旬,疫情再度反复,减产联盟阶段性增产,油价进入横盘整理状态。由于未能在全面控制疫情的情况下重启经济,随着气温下降以及人群恢复社交,欧美等主要经济体疫情再度反弹。相关政府再度以温和措施进行管控,原油需求未再断崖式下滑。但全球原油需求恢复进程因此放缓,在9000万~9400万桶/日的区间内反复波动。同时,减产联盟也按照计划启动了渐进式增产,8月底起增产200万桶/日,将减产目标缩减至770万桶/日。但为避免油价承受过度压力,减产联盟要求前期减产欠量国进行补充减产,有效稳定了价格底线。这一阶段,供需双侧的边际改善幅度较上一阶段显著放缓,油价回升进程停滞,总体波动在40~45美元/桶之间。
 
  第五阶段是2020年11月中旬至12月底,疫苗利好预期与美元贬值预期驱动油价再度上行。年末阶段,欧美疫情再度大范围爆发,全球需求在9400万桶/日左右的水平止步不前,甚至有回落风险。同时,减产联盟决定于2021年一季度起继续增产,利比亚产能也从战乱中恢复至100万桶/日上方,供需基本面对油价已经转为压力。但中国、俄罗斯和美国的疫苗均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mRNA技术路线疫苗的量产特性,使市场预期2021年全球将有效摆脱疫情阴影。加之,美国大选胜负既定,美国政府继续推出财政救济法案的概率大大提高,美元指数再度下行。半月间,美元指数从93跌至89,对油价形成了又一支撑。这一阶段,在疫苗和美元两项因素的支撑下,油价无视基本面压力,开始逆势上涨,最终站稳50美元/桶以上。
 
  总体来看,新冠疫情的冲击连带减产联盟的破裂与重新合作让2021年国际油价跌宕起伏,负油价、浮仓遍海等事件均创造了历史,并将对后市产生深远影响。
 
2021年油价走势展望
 
  2021年,新冠疫苗投入使用将大大降低疫情给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全球石油需求将继续恢复。减产联盟渐进式增产与其他产油国恢复产量,将带动供应上升。供需双增的态势决定了市场再平衡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国际油价有望在震荡中缓慢上涨。
 
  从需求侧来看,全球需求将低开慢升,艰难恢复。近期疫情再度爆发会对需求产生负面影响。经历2020年疫情冲击后,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均转变为保护经济为主,全面采取2020年4月封禁措施的可能性已经大幅降低。加之,疫苗投入使用后,部分地区将解除封禁之忧。特别是,在疫苗投放到一定规模后,国际间的航空运输也将恢复。2020年下降了400万桶/日的航煤需求,可能成为2021年石油需求恢复的主要增长点。全球需求总体将呈现“低开慢升、艰难恢复”的态势。但不可忽视的是,疫情在深刻影响石油市场的同时,也深刻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全球化进程遭遇重大阻力,全球石油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存在很大难度。部分机构、学者甚至认为,石油需求再难达到疫情前的水平,全球需求峰值已经过去。
 
  供应侧来看,减产联盟渐进式增产带动供应回升,伊朗将成为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根据减产联盟协议,减产协议国将根据市场形势再决定调整产量目标,通过渐进式增产将减产目标压缩至560万桶/日。同时,近期油价改善推动了美国页岩油产业复苏,活跃钻机数开始快速回升。尽管由于页岩油的生产特性,短期内新井产能暂不能弥补老井衰减,但2021年下半年仍有望看到页岩油产量恢复增长。此外,利比亚产能将全面恢复、挪威产量也将有所增长,全球石油供应也将逐步回升。值得注意的是,伊朗将成为全球供应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美国新任总统拜登上任后,市场普遍预期伊朗能够重返国际原油市场。伊朗方面也表示,已经做好相关准备,能够在3个月内快速增加原油产量和出口量。若伊朗在全球需求恢复至较高水平前就重归市场,可能快速改变市场平衡态势,给油价带来较大冲击。
 
  金融属性来看,货币宽松政策还将延续,计价货币贬值利好油价回升。欧美经济体难以在短期内摆脱经济泥淖,货币宽松政策一时难以转向。特别是美国可能进一步扩大财政刺激力度,美元流动性将更加充裕,美元指数还有下行空间。计价货币持续贬值,对油价稳中上行形成有效支撑。
 
  总体来看,2021年国际油价在需求改善和金融属性的驱动下还将缓步回升。但供应侧增产节奏、库存变化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伊朗回归国际石油市场将成为油价波动的重要因素。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规划总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 中国石油报  
编辑:冯军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