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流向变化 带来了太多改变
信息来自: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网 · 作者: · 日期:25-04-2014

2013-04-11

大型跨国油气管道改变了油气的流向,直接影响全球油气供需格局,对传统的油气地缘格局构成直接的严重冲击,进而形成了新的油气地缘格局,催生了新的区域、次区域以及多边、双边能源合作关系和机制,并将触发对国际能源格局和国际能源秩序的新一轮调整。与此同时,大型跨国油气管道的规划和建设也是地缘政治较量的产物,特别是围绕管道主导权和资源流向的争夺以及过境国的经济利益考虑与政治外交倾向等,无一不是地缘政治演变的结果。伴随大型跨国油气管道开通运营而引发的国际油气地缘格局变化,最终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推动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演变。大型跨国油气管道的走向和布局,勾画出了一幅新的世界油气贸易地缘政治地图,进而成为影响地区和国际关系演变的重要因素。

俄罗斯油气出口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能源不仅是保证俄罗斯国家能源安全和长期稳定的外汇收入的重要因素, 而且是俄罗斯在能源问题全球化和政治化背景下, 巩固和提高国家在世界政治和经济中地位的重要手段。

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 储量占全国的81% , 其中石油占67%, 天然气占92. 5%。但长期以来,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几乎全部面向欧洲市场,能源出口形成了对欧洲的依赖。这种单一的油气出口市场方向, 使俄罗斯能源安全的风险系数过大,并且严重制约了俄罗斯在国际能源格局中作用与影响力的发挥。中俄原油管道及与之相连的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管道的开通运营,使俄罗斯的油气向东流往亚太地区,使俄罗斯石油出口真正实现多元化,提高了俄罗斯能源出口安全系数。

这条管道在使俄罗斯能源出口多元化的同时,也使东亚地区国家能源进口多元化。俄罗斯丰富的油气资源是东亚国家能源来源多元化的最好选择。

太平洋管道的开通,将助推俄罗斯成为国际原油市场的主角之一,全球油气贸易地缘格局也由此发生重大变化。亚太地区被称为未来“世界能源需求心脏地带”,该管道将俄罗斯与“世界能源需求心脏”联系在一起。俄罗斯将借此全面拓展能源外交,尤其是在面对欧洲与亚太这两大能源需求地区时可以左右逢源,在油气出口上拥有更大话语权,从而迅速扩展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使俄罗斯在全球油气贸易地缘格局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在可预见的将来, 俄罗斯的能源工业将真正成为确定俄在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地缘政治和对外经济影响力的主要因素。

对俄罗斯来说,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管道以及通向中国的中俄原油管道,对内将促进其远东地区油气工业发展,带动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加速俄罗斯经济发展重心不断东移;对外,不仅使俄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东北亚地区稳定的能源供应国,还能够推动东亚地缘政治格局向有利于俄罗斯的方向演变。

太平洋石油管道,使东北亚地区在俄罗斯的欧亚平衡外交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年来,俄罗斯奉行“全方位大国外交”战略,强调东西并重, 搞双翼平衡外交,但事实上俄罗斯的外交重心一直在西方。太平洋石油管道开通后,东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在俄罗斯外交中的分量将进一步加重,使俄罗斯真正能够实现东西方外交平衡,进而提高其大国地位。

中亚成为大国的角力场

里海地区已探明石油储量约70亿~100亿吨,被称“第二个波斯湾”。里海—中亚能源带位于欧亚大陆交通枢纽地带,被国际社会公认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能源库之一。该地区处于欧亚大陆中部,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区,没有出海口, 因此, 要获得油气出口通道或出海口、与世界油气市场建立紧密的联系,就必须借助其他国家。这是中亚各国的共同特点。

苏联时期,除伊朗北部外,中亚—里海地区所有的油气管道都与苏联内部管网相连, 油气输出也主要用于满足苏联内部经济需要。苏联解体后, 新独立的中亚国家仍不得不通过俄罗斯将绝大部分油气特别是天然气输往欧洲消费市场。因此,该地区国家为了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始追求自己的能源战略,那就是力争在油气开采、运输上逐渐摆脱完全依赖俄罗斯的困境,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油气开采与出口通道,争取在国际油气市场上有自己的声音,并借助丰富的油气资源达到经济、政治、安全和战略上的独立。今天,丰富的油气资源再次使中亚成为大国的角力场。

俄罗斯继续视中亚—里海地区为其后院,凭借着苏联时期的油气管网的优势, 通过管道的扩建和改造, 进一步完善与巩固连接中亚国家的油气管道网络,力争维护自己的中亚—里海油气过境国地位不被严重削弱。

中亚国家获得独立后美国就积极策划和鼓动其建设石油外运管道,以打破俄罗斯对中亚国家油气外运管道的垄断地位。2002年9月18日,由美国主导的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西线输油管道正式开工,标志着中亚地区有了绕过俄罗斯领土的石油输出管道。欧洲国家也把中亚—里海地区看作是实现其能源来源多元化、减轻对俄能源依赖的重要供应地。欧洲国家积极推动建设以纳布科天然气管道为主的“南部走廊”系列油气管道的努力,充分说明欧洲国家致力于将中亚—里海地区的天然气绕过俄罗斯运往欧洲、以尽快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的战略考虑。

对于中亚—里海能源出口国而言,东边的中国与其陆地邻近,且油气需求潜力巨大,中国—中亚油气管道的建设,可以说是中亚各国寻求能源出口多元化的最佳战略选择。

现在,中亚—里海地区国家彻底实现了油气出口通道的多元化,除了原有的向北到俄罗斯和欧洲的途径之外,还有向西经土耳其到地中海的通道,向东经中国到太平洋的出路。此外,拟议中的还有向南经伊朗到波斯湾,经巴基斯坦到阿拉伯海的出海口以及经伊朗、巴基斯坦至印度乃至中国的油气管道。中亚—里海地区,这个昔日被长期控制了对外油气出口通道的能源富集地带,与外部油气市场终于能够多元化、多渠道地联系起来了。中亚—里海地区和国家在世界油气市场上的地位与重要性与日俱增,在全球油气地缘格局中占有了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与此同时,围绕中亚—里海地区油气管道走向的地缘政治斗争也日益尖锐复杂。例如,美国出于遏制和制裁伊朗的战略考虑,竭力阻止任何经由伊朗的油气管道建设,使中亚—里海地区油气经由伊朗的出口通道仍处于纸上谈兵阶段。这充分说明中亚—里海地区油气出口通道问题与国际政治斗争息息相关。

世界大国和地区大国在中亚—里海地区的油气开采与出口方面,既相互激烈竞争,又相互合作。世界和地区大国在中亚的地缘政治角逐更趋激烈,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更趋复杂。同时,中亚—里海地区的政治局势又影响到国际能源市场的走势,成为影响国际油价波动和国际能源安全的重要因素。

缅甸可能成为西方国家的“宠儿”

缅甸的油气资源储量十分丰富。目前缅甸拥有34条输油输气管道、19处近海油气田和3处远海油气田,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25400亿立方米,原油储量32亿桶,居世界第十位。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将极大地带动外国资本进入缅甸进行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带动缅甸石化工业的发展,不仅满足缅甸国内对能源的需求(缅甸每年需要进口大量柴油和汽油),并且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使缅甸成为亚洲主要能源出口国之一。

借助中缅油气管道,缅甸可以进一步开展油气外交。今后缅甸在其丰富的油气资源流向上将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既可以让其油气向东流到泰国等中南半岛国家,也可以向西流到印度次大陆,还可以向北流向中国,进而能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舞台上为自己的利益而力争,能够让缅甸的政治经济利益最大化。

借助中缅油气管道,缅甸有望“脱贫”。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缅甸的基础设施,增加了其就业机会,带动管道沿线的经济发展,推动管道沿线的城市化进程,进而拉动缅甸整体经济发展,给缅甸民众带来更多实惠。从长期看,仅向中国出口天然气及收取过境费一项,缅甸将得到一笔不菲的外汇收入。缅甸可以油气开发作为本国经济振兴的杠杆。

借助中缅油气管道,缅甸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将进一步上升。多年来,美国、日本等国一直企图在中国周边地区投棋布子,以遏制中国的发展壮大。缅甸历来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因而也成为美国等国拉拢的对象,它们企图借助缅甸制衡中国。中缅油气管道建成后,缅甸又增添了事关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价值。美国、日本、印度乃至欧盟也随之进一步加大了对缅甸的拉拢力度,试图假手缅甸威胁中国的能源安全,从而更进一步借助缅甸制衡中国。缅甸有可能从国际社会的“孤儿”一跃而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宠儿”。

中缅油气管道的开通运营,在带动缅甸油气开发和促进中东、非洲油气更便捷地流向中国的同时,也将带动整个孟加拉湾乃至印度洋海域的油气勘探开发,并推动中、缅、印、孟等国家间的油气合作,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