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魔咒”如何破解?
信息来自:2013年04月11日 14:23:44 · 作者:( 编辑:康宁 ) · 日期:11-04-2013

 

 

  编者按: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期间,一场围绕“页岩气革命”的论坛成为此次年会的亮点。美国的页岩气开采给世界各国的能源发展引出一条新路,是否应复制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之路成为业界长期关注并探讨的热点话题。值得注意的是,页岩气的大范围开发势必会对传统能源石油造成极大冲击,石油峰值或因此而成为过去时,那些对石油经济极度依赖的国家或地区也陷入被迫转型的尴尬境地。

  石油没那么快被“革命”

  ■ 程慧 陈莎莎

  能源依赖似乎像一个解不开的魔咒,明知不可持续,却如上瘾一般难以摆脱。毕竟,习惯性地走老路总比转型时经历的剧痛要好。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冰层逐渐融化,其丰富资源成了各国能源争夺的焦点,大有演变成新一轮全球冷战的趋势。而美国页岩气开采技术的发展又因成本低、储量大的特点让各国的视线转到新能源领域,传统能源已经不再是最优的选择。

  国际能源署在其最新的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称,沿袭几百年的全球石油天然气能源格局将在未来30年发生根本性逆转。由于页岩油气等非常规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水力压裂技术的日臻成熟和推广应用,到2020年,美国将替代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2030年前后,北美地区有望成为石油净出口地区。实际上,北美乃至整个西半球,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正在掀起一股热潮。

  美国剑桥能源研究协会主席丹尼尔·耶金指出,过去几十年,中东处于世界能源版图的中心,现在这种情况正发生改变。伴随着美国页岩气、加拿大油砂和巴西深海石油的开采,一条新的能源轴线已在西半球悄然崛起,并可能在未来几十年改变全球能源分布版图。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预计,美国页岩气每日产量将从2012年的1500万立方英尺提高到2014年的250亿立方英尺。这显示了页岩气走上全球能源舞台的潜力。此前,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美国的页岩气储量“可用一个世纪”。根据俄亥俄州自然资源局的报告,单从纽约州到俄亥俄州的一片地区,页岩气的储量就有潜力满足美国未来14年对能源的需求。

  无独有偶,今年3月,日本宣布可燃冰提取技术有了大幅发展。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物资源机构透露,在爱知县海域东部南海的海槽中,可能存在相当于2011年日本进口液化天然气(LNG)用量约11倍的可燃冰。另有消息称,日本周边的可燃冰藏量相当于日本100年的天然气消耗量,这或让日本一举摘掉“能源小国”的帽子。

  一条条新闻犹如一道道惊雷让那些坐享石油收益的传统能源国家如梦初醒。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东和中亚事务部负责人马苏德·艾哈迈德称,虽然可观的石油收入为石油出口的国家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提供了条件,但一旦油价持续下跌,石油出口国经济将遭遇风险。“如果油价下跌10%,项目收益就会缩水1500亿美元”。

  首当其冲受到打击的将是中东。动荡的局势、不可再生能源的储量下降,以及页岩气等新能源技术的普及导致油价下降,意味着转型艰难的中东将失去赖以生存的经济支柱。

  与此同时,俄罗斯十几年来将石油贸易作为经济增长外部引擎的发展方式或难以为继。俄央行数据显示,随着进口超过石油出口,俄罗斯的贸易盈余将在2015年之前消失。这种预测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期基本相符,即到2016年,俄罗斯的经常账户将从盈余变为小额赤字。

  而全球第三大石油出口国、第二大天然气出口国的挪威也面临同样的瓶颈。“在挪威,过高的人力成本已经成了最大的挑战。” 挪威顶级石油服务公司Aker Solutions的首席执行官豪根表示,高昂的成本导致诸多挪威油服企业不堪重负,竞争力持续下降。近日,石油服务企业克瓦纳公司就因报价过高而与挪威国油的一份供货大单失之交臂,而它仅是近期众多碰壁的挪威油服企业中的一个。此外,挪威石油管理局测算,尽管通过大量努力,挪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量仍在下降之中。

  好在新型能源取代传统能源尚需时日,石油输出国还有时间抓住机遇,加快转型步伐,从而逃离“血液吸干”后“一败涂地”的命运。“至少三五年,(美国页岩气和日本的可燃冰)不会对传统石油输出国产生影响。”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震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日本可燃冰技术从1918年就开始研发,目前尚无商业性应用,美国页岩气虽然已经开始大规模开采,但不论是页岩气、可燃冰还是其他新兴技术都只能部分替代传统能源,而非完全替代。

    俄罗斯短期难“断奶”

    中东维稳最重要

  记者 程慧 实习生 陈莎莎 发自上海

  中东同样在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矛盾中纠结不已。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指出,一方面,中东国家想通过减少外国对其石油出口的依赖程度来拉长开采年限,为自己“增加寿命”;另一方面,通过石油交易获得的丰厚利润对其诱惑极大。更糟糕的是,中东各国现在日子过得很好,根本没有多少深谋远虑。

  中国进出口银行经济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王建业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到,虽然中东国家早已意识到能源依赖型经济所带来的问题,也一直希望经济转型,但几乎没有实质性,或者说真正有效的措施和步骤。

  虽说中东经济转型动力不足是一方面,但该往什么方向转的确是个难题。除了靠卖石油这种“杀鸡取卵”的方式换取短暂的经济收入,中东发展其他经济的劣势显而易见:自然环境恶劣、耕地面积不足严重制约农业发展;政治军事动荡导致经济发展难以持续;宗教信仰的束缚和教派冲突导致市场狭小而且割裂。

  如果想像新加坡、日本起家时一样依靠外国直接投资,希望很渺茫。宁夏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冯璐璐表示,中东大多数国家虽然利用石油赚取了大量美元,人均GDP远远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但这些资金一方面大量外流,一方面集中于少数富豪手中,并没有充分用于国家经济建设中。中东地区不仅工业欠发达,更致命的弱点是市场狭小,人们的消费观念相对保守,外加上连续多年的政局动荡,总体上来讲本身对外资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与此同时,中东国家发展金融也步履维艰,资金融通能力低,金融业难以发展,更难以与世界接轨。即使在最传统的国际贸易中,中东仍然缺乏优势。中东国家的支柱性产业为石油和天然气的原料生产以及石化工业,其他工业包括化学工业、食品加工、纺织和服装以及机械和交通设备制造业等。由于黎巴嫩、约旦、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家大量劳动力都集中于农业部门,其他产业发展不得力,如果过多地参与国际贸易,反而容易使外国产品涌入,对国内的制造业形成很大的打击。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对中东的能源经济转型感到悲观。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震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他对中东能源经济转型的肯定和乐观态度。王震分析,中东能源转型主要是在石油出口的基础上,扩大和延伸产业链,例如发展与石油相关的化工产业,如炼油厂等,而不再仅仅依靠原油出口。“总体来说,中东能源经济转型应该说效果不错,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国在延伸产业链上做得还是很成功的”。

  在王建业看来,目前中东地区最大的问题是要解决安全和稳定的问题。经济转型还未被真正提上议程,而且就算是转型,也无法在高端产业发力,并且每个国家情况不同,不是都要转型。王建业甚至认为,“依赖能源不见得是坏事”。中东国家其他资源匮乏,人力资源也质量不高,发展农业、制造业加工、科技产业都没有优势。“有些国家,例如迪拜,转型就搞过头了,引起经济危机。而伊朗的转型只是在经济制裁下不得已的选择,不是国家主动的转型需求”。

  挪威转型较容易

  记者 程慧 实习生 陈莎莎 发自上海

  “挪威模式”历来被认为是中东的石油财富与北欧的优厚福利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欧洲最大的成功故事”。而如今,挪威正在为被石油暴利“养懒了”的国民头疼。奥斯陆大学社会学家伊瓦尔说:“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周四下午就离开奥斯陆,去休长周末。”这种“翘工”现象导致挪威劳动力严重不足以及人力成本急剧上升,进而造成挪威企业竞争力大幅下降。

  制造石油平台等重型设备的克瓦纳公司,最近在竞标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的一个重要合同时,因为报价太高而输给了韩国大宇造船及航运工程公司。克瓦纳公司总经理说:“挪威的成本水平是我们面临的挑战。高质量难敌低价。”他透露,该公司的报价比其竞争对手高7%-15%。

  挪威银行行长厄于斯泰因·奥尔森最近发表讲话说:“按人均衡量,我们今天创造的产值不如5年前。根据挪威央行公布的数据,2000年以来,挪威企业工资成本增加了63%,涨幅大约是德国或瑞典的7倍多,扣除兼职工作后,就业率仅为61%,低于北欧任何一个国家,甚至低于希腊。”

  虽然多位专家分析挪威的情况至少在目前还不用过分担忧,但挪威政府已经意识到过度依赖能源的危险性,并多次强调经济转型。一位不愿公开身份的知情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4月4日,挪威央行行长在小范围的内部会议上强调,挪威必须加快转变主要依赖石油天然气支撑经济发展的格局,以保证挪威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如同40多年前一样,当发现丰富的巨大的北海能源宝库时,谨慎的挪威人准备更加有计划地利用这些资源。他们决定将大多数石油收入投入政府养老基金,把眼前的收益留给后代使用,并避免巨大的现金流入搅乱国内其他产业。历史证明这样深谋远虑的意识值得借鉴。沙特阿拉伯、尼日利亚等产油国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却深受“石油魔咒”之苦,其他产业凋零、贫富分化严重、许多人生活困苦,而挪威以富于预见性的石油政策储备了4.15万亿挪威克朗的能源出口收益。这笔收益不仅能维持挪威国家福利体制的继续运转,而且将为发展后石油时代的新产业奠定基础。这样,挪威把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转变为全民的、可持续的金融财富。

  “节俭”同样是转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开源”尚未取得良好效果时,或许“节流”就极其关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专家安德斯·阿斯伦德说:“在美国和英国,人们对浪费没有负罪感。而在挪威人看来,如果你获得很多,你就应当负一定责任。”

  “相比而言,挪威经济转型比俄罗斯要简单得多。”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能源研究室主任徐小杰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如是说。他分析,俄罗斯的产业新经济所占的比例应该在2%-3%之间,而挪威的产业新经济占30%左右,因此俄罗斯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出口依赖度非常高,短时间内很难产生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而挪威的经济机构相对完整,对能源出口的依赖度相对较低,转型相对容易。

  记者 程慧 实习生 陈莎莎 发自上海

  4月8日,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出席俄财政部扩大会议时表示,从目前统计数据看,俄经济处于相当艰难的时期,并要求政府各部门深入研究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并调整政策推动经济增长。

  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副部长克列帕奇日前在出席一个圆桌会议时也表示,如果外部环境不发生根本性好转,俄未来几年将难以实现5%以上的经济增长。作为2020年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俄政府曾提出未来5至10年要保证5%以上的经济增长,方能跻身世界经济五强。但俄罗斯各界对经济增长前景表示担忧。

  欲借中国东风

  《国际金融报》记者从中国驻俄罗斯联邦经济商务参赞处了解到,随着欧洲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对石油等能源产品需求下降,俄罗斯经济增长动力严重不足,悲观估计,2013年俄罗斯经济增长率超过2%已属不易。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能源研究室主任徐小杰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介绍,“俄罗斯目前的油气出口面临严峻挑战:需求减少、油气价格降低,以及美国2017年将实现石油出口。”

  可以说,严重依赖石油经济的俄罗斯发展已经陷入恶性循环。而这一点,俄罗斯领导人也早已察觉。为迅速扭转当前的严峻形势,俄罗斯政府大力推动远东发展,并出台措施改善投资环境,旨在为外国投资者创造便利条件(包括签证制度),重奖引资业绩好的州区等。在这一过程中,俄罗斯非常重视与中国的合作。

  4月9日,俄罗斯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在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说,俄罗斯正在积极推进社会经济和创新发展战略,在俄罗斯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是最重要的伙伴之一。舒瓦洛夫将于下周率团访华,以推动双方相互投资和经贸合作。舒瓦洛夫说,俄罗斯确立了国家现代化战略,制定了“进入全球经济前五强”等具体目标和优先发展方向,但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给俄经济发展带来资金缺乏等严峻挑战,俄罗斯对亚太地区伙伴和邻国寄予希望,首先期盼与中国成功开展互利合作。舒瓦洛夫还表示,俄政府通过了2020年前远东和贝加尔地区国家开发计划。俄远东和贝加尔地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中国是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战略伙伴和近邻,俄罗斯会优先考虑与中国合作落实这些开发项目。

  面临资金困境

  宏伟的发展蓝图令俄罗斯信心倍增。不久前,梅德韦杰夫表示,“俄罗斯经济没有石油美元也不会崩溃。”同时梅德韦杰夫承认,“虽然俄罗斯经济对原油出口的依赖很大,但它被严重夸大了。”据他介绍,近年来,俄大部分增长依靠的不仅是石油天然气收入,还有消费商品生产和服务的扩大,未来的政策应大幅度扩大粮食和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

  尽管梅德韦杰夫信誓旦旦,但外界对俄罗斯的经济转型却并不看好。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部主任陈玉荣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深知严重依赖能源出口的风险,并且已经有了明确的经济改革的方法和措施,但俄罗斯仍然处于非常矛盾的状态。“总之,俄罗斯经济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利益关系需要协调。短期内,俄罗斯经济高度依赖能源的格局不会改变”。

  在陈玉荣看来,俄罗斯目前的发展困境主要在于“资金”。俄罗斯在本国资金外流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其融资能力也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一方面,俄罗斯急切盼望吸引外资,但另一方面,俄罗斯的投资环境不佳,仍然拘泥于老套路,防备外国投资者,难以真正开放,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在防止本国资金大量外流方面,虽然俄总统普京下令本国官员3个月内关闭所有海外账户,但此举对促进经济发展能有多大效果仍有待观察。

  徐小杰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俄罗斯在短期内仍会继续依赖能源,并且将重点开发亚太市场,特别是发展与中国的合作,开展与中亚、中东的竞争,拓展不同的运输方式。

  与此同时,俄罗斯加大了其争夺北极能源的力度和决心。今年2月底,普京签署北极开发战略规划纲要,建议将北极大陆架的油气资源纳入俄罗斯能源资源储备基金,以此弥补2020年后可能出现的产量下降。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