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放松保密铁律究竟惠及了谁?
信息来自:前瞻网 http://www.qianzhan.com · 作者:张平 · 日期:10-05-2014

2014-05-09

世界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瑞士承诺,将自动向其他国家交出外国人账户的详细资料。这是全球打击逃税举措的最重大突破之一。如果要“撬开”纳税人的隐秘账户,瑞士的配合至关重要。瑞士政府7日发表声明,就其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签署的关于实施银行间自动交换信息标准的宣言表示支持。

瑞士银行长久以来是“避税天堂”的代表。“避税天堂”的存在,令各国贪官、黑社会洗钱和藏匿资产成为可能,而账户保密制度则让对上述经济犯罪行为的追查困难重重,一些利用“避税天堂”低成本设置的“皮包公司”,在国际市场进行不规范操作甚至欺诈业务,事发后便人间蒸发,这令各国感到棘手。很多专家对此认为,瑞士签署协定后,如果在法律上真正践行,那对中国追查贪污是一件好事。

但有必要指出的是,瑞士这次放弃保密传统并非自愿,而迫于外围的压力所致。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双重影响,欧美各国政府对逃税行为加大打击力度,由于瑞士银行业传统的保密做法,使得该项工作步履为艰。所以美国政府去年以“协助逃税”为由,迫使瑞士瑞银集团支付7.8亿美元的巨额罚金,后又迫使瑞士最古老的私人银行韦格林银行关门歇业。去年底,瑞士不得不与美国签署协议,向美国税务部门通报美国公民在瑞士境内金融机构账户的有关情况。

另一方面,瑞士银行现在成为世界贪污犯的“腐败天堂”,他们都把钱存进入瑞士银行,因为瑞士银行替他们保密,别国政府很难追查。为此,经常要面临欧美对他进行金融方面的制裁和起诉。更要命的是,瑞士银行在金融领域中为恐怖组织提供了资金流动的渠道,所以反恐不仅仅是军事层面上的斗争,更需金融领域的清查。这些因素都在倒逼瑞士银行放弃保密的传统做法。

当下,网上曾流传,在反腐压力下,一些贪官将财产转移到了瑞士银行。这些消息此前无法核实,但很多民众认为现在可以利用瑞士银行公布的中国腐败分子的信息,调查、打击国内一些贪官、富人的偷漏税乃至贪腐犯罪行为。但是笔者认为,问题似乎还没这么简单。

首先,瑞士签署协定后,如果在法律上真正践行,对中国追查贪污是一件好事。但值得关注的是“追查”,而不是公开揭露。是向各国政府提供信息,而不是将腐败分子所有信息情况公布于社会。好比一个人得了病,医生再去查病人的所有病例,不仅费时费力,还无形中给了腐败分子潜逃的契机。

再者,根据媒体报道,瑞士目前是“同意签署一项有关自动交换信息的全球新标准”,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是一种初步的意向。尽管他们准备接受协议。但落实这个协议仍需一个过程。这一宣言并不具有法律强制力,因此目前瑞士银行并不需要立即开始传递客户信息。

此外,瑞士需要对相关的一些银行的法律进行制订修订,改变原有保秘制度的合法性。还需要议会上下院的审核通过(2013年,瑞士联邦议会国民院(下院)就曾接连举行两轮投票,两度否决一项允许瑞士银行业规避《银行保密法》、向美国移交客户信息的法案。)、相关政府机构的落实,这一切都还需要一个过程。拿瑞士银行家的说法,该协议最早也要到2017年才生效。

最后,瑞士银行签署协议主要目的在于打击逃税行为,而非是反腐败。瑞士银行家协会表示:“只要所交换信息仅与税收目的有关,瑞士的银行愿意与其他金融中心自动交换信息。”显然其将自动交换信息的范畴,限定在“税收”目的。况且当前瑞士虽还未与中国签署互助条约,不过中国政府要求瑞士提供中国腐败官员银行账户信息的请求。瑞士当局可根据《关于刑事事项国际互助的联邦法案》,向中国提供一些司法协助。

笔者倒认为,该协议的签署更利于打击中国企业海外注册,在国内大量偷逃税款问题。比如一些在中国名气响的民企,通过“曲线救国”,其实他们在设定公司架构时候早已经摇身一变成了外资企业,在开曼群岛、维尔京群岛等国际避税岛设立壳公司,再将境内企业资产注入壳公司,然后寻求海外上市,偷梁换柱,实现避税目的。对于这些通过避税岛国注册的“假外资”,我国相关部门可以积极通过外交途径和有关国家部门接触协商,避免更多税源外流。

面对中国政府惩治腐败的逐步深入,大家寄希望于瑞士银行业的信息公开也能帮上中国反腐败一个大忙。但事实情况是,这次瑞士银行迫于压力适度向各国公开客户信息,并非为了中国的反腐败。最终惠及的是欧美国家的政府,使他们得以追溯讨回一大笔不菲的税款,还有对于反恐也有利,可以利用瑞士银行的账号,查清恐怖组织的资金流向。当然中国政府也可以防止“假外资”企业在国内偷税避税,以避免更多税源外流。

目前看来,要想查清中国的腐败分子的财产情况,与其等着让别人大开“衣柜”让我国的司法部门进去核查,还不如通过对官员财产自动申报;通过国内银行之间信息互相交换;通过群众的揭发检举等手段,来打击腐败更加妥当。要想靠瑞士银行来自动公开中国腐败分子财产的所有情况,既不可能,也不现实。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