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经济体超发货币 损人不利己
信息来自:光明日报 · 作者:何自力 · 日期:15-06-2013

2013-6-14

2012年2月起,美联储连续开启了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也紧随其后启动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发达经济体争先恐后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大量向经济领域投入货币,引起国际舆论高度关注。西方国家为什么如此这般不管不顾地大量超发货币?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撇开发达国家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不说,单就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效应而言,理论上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刺激投资和消费,二是激活股市,三是使本币贬值,推动出口。显然,对于经济低迷,热切期待复苏的经济体来讲,实施这样的政策无疑是上佳选择。

  但是,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积极效应是有条件的,其一是存在通货紧缩,通过实施宽松货币政策释放流动性,激活投资和消费,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其二是存在创新主导的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的可能,创新主导的固定资本更新是推动经济走出衰退,步入复苏的重要物质技术条件,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可以满足企业进行固定资本更新的需求,增加供给,实现经济增长;其三是存在较强的收入增长预期,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会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从而拉动销售,推动经济增长;其四是存在较强的出口潜力,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可以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刺激出口,带动经济增长。

  那么,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状况符合这四个条件吗?其实,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打击后,发达经济体并不具备让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积极效果的条件。

  首先,发达国家并不存在严重通货紧缩,相反,存在着严重流动性过剩。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方国家已投入了数万亿资金用以反危机,援助陷入危机中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发达国家的利率大都降到有史以来的最低点,流动性过剩成为普遍现象。

  其次,发达国家并不存在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的条件。这是因为主要发达经济体都经历了比较长时间的去工业化进程,制造业已经大大萎缩,能够生产满足国内外市场需要的消费品和投资品的加工制造企业寥寥无几,进行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的需求根本无从谈起。

  再次,对收入增长缺乏信心。由于收入差距悬殊,财富高度集中在少数富人手里,其结果是多数社会成员的收入增长缓慢,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十分不足,难以进行高消费,人们也不会轻易举债消费,因此,宽松货币政策不可能产生大规模拉动消费的效果。

  最后,出口潜力枯竭。主要发达经济体产业结构已高度服务化,传统制造业高度萎缩,高科技产业具有同构性服务业出口能力非常有限,这是发达经济体对外贸易长期存在巨额赤字的主要原因。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会导致货币贬值,理论上有助于推动出口,但在出口潜力已趋于枯竭的严酷现实面前,即便货币贬值也难以有效刺激出口。

  由上可见,发达国家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完全是急病乱投医,并不能真正医好经济肌体的疾病。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不可能产生发达经济体政策当局心目中希望的效果,而其连带产生的负面效果却是非常严重的:

  一是引发股市和楼市泡沫。发达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刺激实体经济的效果很有限,大量货币自然涌向股市和楼市,这必然造成资产价格虚高的泡沫现象。一旦政策出现松动,或者市场对政策的效果不再抱有希望,泡沫就会破灭,股市、楼市大跌势在必然,整个经济将陷入新一轮严重衰退。近来美国股市、欧洲股市以及日本股市都出现了剧烈波动,特别是日本股市剧烈下跌,使“安倍经济学”遭受重挫,这都与民众对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心减弱有直接关系。

  二是推高发展中国家的通胀和金融风险。发达经济体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大量涌入新兴经济体,使得新兴经济体的通胀预期加强,资产价格上涨压力加剧。现在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着输入性通货膨胀的严峻局面。同时,在发达经济体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动下,投机性国际游资规模越来越大,对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冲击越来越猛烈,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骤然加大。

  三是导致债务崩溃。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是靠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实现的,一旦发达经济体央行发起的量化宽松计划走到尽头,包括美国国债、德国国债和英国国债在内的主权债券收益率将大幅上升,引发债券市场崩溃。债务崩溃对于全球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四是挑起货币战争。为应对发达经济体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危害,各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必然会纷纷降息和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竞相让本国货币贬值,这势必导致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陷入混乱,谁都不能通过国际贸易获得正当的利益,国内经济也因为外部贸易条件的恶化而陷入停滞和衰退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