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五周年:人民币走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信息来自:钜亨网新闻中心 · 作者: · 日期:14-11-2014

2014-11-11

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进,可以更好地服务我国与境外的企业和居民,有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便利人们的旅游等活动。同时,从国家战略看,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减少我国过于庞大的外汇储备,增强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跨境人民币业务自2009年7月正式开展以来,已经走过五年历程。五年间,跨境人民币的试点地域由上海等5座城市扩大至全国范围;五年间,人民币已从国内的“孤岛”走向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五年间,跨境人民币适用项目从结算扩展到融资,从经常项目走进资本项目,发展可谓风生水起。?

多渠道助推人民币“跨境出海”?

从2009年跨境试点开始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一系列的开放举措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跨境贸易结算拓展至全球,到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RQFII的开展;从与众多央行间的货币互换和本地清算行的安排,到近期落地的沪港通等,人民币国际化之路正在迅速拓宽。?

1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在与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签署了规模为1500亿元人民币/8150亿卢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之后,又与加拿大中央银行签署了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300亿加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又一进展。?

今年10月14日,英国政府成功发行首只人民币主权债权,规模为30亿元人民币,期限三年。英国财政部明确表示,债券发行收入将纳入英国外汇储备。英国成为中国之外首个发行人民币计价国债的国家。?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外币直接交易进展同样突飞猛进。继人民币对日元、澳元、新西兰元开展直接交易后,6月18日人民币对英镑直接交易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启动;7月,中国工商银行首尔分行在首尔外汇市场首次对外报出人民币对韩元汇率的直接报价,并最终成功与韩国一家商业银行办理首笔业务;9月29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对欧元的直接交易。?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报告显示,2014年7月份,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1.57%,人民币在使用最多全球支付货币中排名第七位。?

人民币跨境结算金额近20万亿元?

五年来,跨境人民币业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19.9万亿元。人民币已经成为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人民币跨境收支占全部本外币收支的比重接近25%,货物贸易进出口人民币结算比重超过15%.五年数量的变化,正为未来五年质变蓄积能量。?

今年以来,人民币全球清算网络建设进展迅速,我国先后签署了5?个人民币清算安排合作备忘录,涵盖了欧洲的伦敦、法兰克福、巴黎、卢森堡等地,同时在韩国首尔也建立起了人民币清算系统。?

专家认为,人民币清算系统目前覆盖亚洲、欧洲、澳洲等主要地区,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人民币清算全球网络已初步建立,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在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清算系统不仅可以为海外巨大的资金交易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还有助于当地居民和企业更好地认识和接受人民币。此外,清算系统可以掌握资金的流向,有助于更好地保障我国的金融安全,而金融安全恰恰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保障。?

境外认可度及影响力稳步提升?

五年多来,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已建立起便利通畅的人民币跨境循环使用渠道和健全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境外主体可以选择多种途径获得和使用人民币,人民币在境外的认可度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从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到近期伦敦、悉尼、法兰克福、巴黎等地争相建设人民币离岸中心,再到新加坡、阿联酋、伦敦等地不断推出人民币债券,狮城债、酋长债、熊猫债等各种以人民币为计价单位的投资产品层出不穷,广受当地和国际投资者追捧,国际交易者对人民币的信心和需求不断攀升。?

同时,海外企业和机构对人民币结算经常项目到资本项目的接受度在不断上升。从传统的人民币付款和贸易融资到境外项目融资;从人民币跨境借款到离岸人民币债券。源源不断的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正在大力支援着实体经济的发展。?

有专家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进,可以更好地服务我国与境外的企业和居民,有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便利人们的旅游等活动。同时,从国家战略看,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减少我国过于庞大的外汇储备,增强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尽管人民币跨境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人民币在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着多个不均衡,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最主要的成果体现在贸易方面。在金融领域,目前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金融领域人民币国际化的水平目前还比较低。人民币要最终成为跟美元和欧元并驾齐驱的国际货币,未来要在借贷货币、交易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四个方面不断发展。”

(来源: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