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央行抛售美债之后
信息来自:中国经济网 · 作者: · 日期:23-10-2011

2011年10月20日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编者按:过去近两个月,全球多国央行争相拋售美债,规模是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之最。同时,中国8月大规模减持美国国债结束了此前连续四个月增持美国国债的做法,365亿美元的减持规模堪称“十年来最高的水平”。

    美债有风险欧债同样风险巨大

    ■本报特约观察员何志成

    中国减持美债并非担心人民币贬值,相反,人民币仍在升值趋势中,据统计,9月份人民币实质有效汇率指数为125.01,较8月120.47大升3.77%,创31个月新高。

    汇率是大国间的博弈,外汇储备增减也是大国间的博弈,中国减持美债,包括人民币近期拒绝升值,明显是要向美国人传达某种信号。

    美国8月大玩美债危机,两党借美债上限是否需要调整大做文章。虽然这最后被证明是一场“游戏”,但作为全球持有美债的第一大国必然担心:美国人玩国内政治很可能不会顾及它国利益,甚至很可能拿它国利益做筹码,这最终将严重损害中国的国家储备。必须慎重防范。另外,在美国政客中关于人民币汇率被严重低估的判断近期严重泛滥,包括希拉里在内的政治家近期都表态支持惩罚人民币法案。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很需要通过行动对美国政治家包括老百姓讲一点有关汇率的知识,同时向美国显示一点点实力。

    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的结果是什么?不是美国政客所希望的中国制造被削弱,中国出口减少,相反,中国出口的绝对额还会大幅度增加。汇率是什么?是劳动力价值国际比较的价值尺度,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中国制造的价值含量必然增加,中国货必然涨价。人民币升值意味着美国老百姓就要付出更多的美元买中国制造,买中国制造的日用品。当然,人民币急剧升值也会对中国有损害,但每年5%左右的升值幅度对中国是有利的。这一点,美国的政客根本不懂。而在当今世界,中国少买美债,对美国有利吗?应该讲负面影响更大。

    目前全球流动性不是多了,而是紧缺,欧洲在闹债务危机,美国的国债也可能成为“烫手货”。流动性是稀缺资源,美债发行在扩大,但外国持有美债数量却在减少,这是现实。怎么让全球的流动性继续向美国希望的方向流动,更多地购买美债,最终将成为美国政府的心病。

    9月美国国债形势似乎不错,收益率仍在下降,但在中国抛售美债后,美联储和美国老百姓就必须多买美债,这也是事实,至今年9月,美联储已经购买了6560亿美债,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与此同时,美债被外国央行持有的数量2011年整体仅仅增加1%,为1999年以来最少。这显然不符合美国利益。

    中国减持美债已经对美国政府决策层形成震撼力。当然,中国减持美债也是双刃剑,因为减持的美债不得不买入欧债,而欧债的现实风险可能更大。

    汇率是大国间博弈的武器。过去几年,美国为了抑制美元强势,同时在战略上打击欧元,有意识地转移美国国债风险,采取了“欲取之,先予之”的战术,包括默许全球媒体上各种唱空美元的言论泛滥,甚至通过政治危机制造美元疲软甚至将要崩塌的假象。

    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美元战略采取了积极配合的战术安排,这就是连续降低利率,将全球多余的流动性通过息差率引导到欧元区高负债国家,进一步引导各国央行将储备资产转移到欧元债券市场,造成欧债短期膨胀,甚至大泛滥。

    对此,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必须强调,欧洲政府包括欧洲央行对美元战略是缺乏警惕的,甚至沉迷于欧元强势,以为欧元真的有一天可以取代美元。欧洲的绝大多数银行包括全球的对冲基金看透了欧洲央行的心理,千方百计地迎合强势欧元战略,它们不仅鼓励全球的投资者买入欧元、欧债,还设计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衍生金融产品,帮助投资者倒卖欧债,利用一些已经快成垃圾的债券在欧洲央行获取流动性,造成欧债流动性强于美债的假象。这样做其实是放大了欧债风险。而这很可能正是美国人愿意看到的:当欧洲金融机构为欧元区债券的炒作搭建起一个美轮美奂的平台时,当欧债被杠杆交易夸大时,离这个平台的崩塌也就没有多远了。

    美国债券有风险,欧元区债券同样风险巨大。中国需要做的是整体减持,不仅少买美债,更要少买欧债,同时在这两大债券市场玩平衡战术。而这个前提就是减少贸易和非贸易盈余,让人民币更缓慢地升值——减少热钱流入。中国可用于对外投资的流动性少了,对中国很可能是好事,起码会让欧美政客们更懂得珍惜。

    不能情绪化看待减持美债

    ■本报特约观察员谭雅玲

    各国央行减持美国国债的数据近日引起人们关注,而我国减持美国国债的的数量与进度也更加敏感,甚至认为我们购买美债将会出现拐点,舆论的焦点进一步积聚美国国债的数量与买卖的状况。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有关投资的信息数据,是一个数据的自然和平常情况,并不是一个对错与否、或未来如何的结论。

    金融投资问题是一个很复杂且很长远的事情,并不是拍脑袋可以说对或错的简单事情或数据。尤其是对于世界上最高端乃至具有霸权影响力的国际资产,并不是一个概念或一个数据的结论或认证,需要梳理情绪是我们面对特殊时期金融形势和金融风险的关键。

    首先,美国国债的买卖是一个市场行为,也是一个国家金融战略构架的重要内容,无论买进和卖出并非如此简单。尤其是面对最大国家的资产数目和资产价值,我们并不能因短期变数而说是对错。

    美国国债是指美国财政部代表联邦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其根据发行方式不同,美国国债可分为凭证式国债、实物券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3种。根据债券的偿还期限不同,美国国债大致可分为短期国库券、中期国库票据和长期国库债券3类。

    2007年是以来国际金融形势的独特性和诡异性十分突出,美国国债的战略推进和战术设计更加神秘与诡异,但是事实是美元资产价值的影响力在扩大,美元市场份额在强化,进而美国即使有金融危机的概念,但是美国的国债销售发行十分顺畅和备受关注。

    我们买美债过多被指责,我们卖出美债也被质疑。过于情绪化的市场认知错乱的是我们自己,尤其是不能使自己有效的改革,一个外汇储备话题,全国上下讨论的10余年,至今没有改进和改善,反之负担、压力和矛盾更大。到底是我们自己的问题,还是美债的问题?我们需要理性和理智,尤其是睿智思考。

    其次,金融市场舆论简单地认为,美国债务大部分是由中国所拥有,但事实并非如此偏颇或局部。我国的确是拥有很多美债,但却占了一部分,而实际上美国和日本一样,他们国债的多数持有者为本国所有。世界各国愿意投资美国国债的意愿主要是依据自己的投资需求和资产结构,包括国际关系、国际风险控制等诸多因素。

    我国实际状况则与西方国家藏富于民的做法不同。我国相对于长期行政管理和政府意愿,资产分布的低分配、高积累藏富于国体制,部分未分配利润以福利性质分流,但随着市场化改革,住房、医疗等原本部分或全部由福利承担的领域进入商品领域,但原有的低分配、高积累模式却未调整,政府负担减轻,开支却未相应增加,居民由于缺少了保障,不得不提高储蓄率,这造成政府财力的提升,又缺少有效的市场,社会缺少成熟的技术和经验,过去严格和复杂的结汇、换汇制度,不得已使我国绝大部分外汇流量控制在政府手中,还能对相当大部分非经营性外汇流入实行有效控制,外汇体制改革循序渐进,但不可能一蹴而就,这种分配、管制体系一直束缚我们的货币和外汇积累,加大经济难度和金融阻力。我们面对这种状况又缺少改革的勇气和魄力,长时间的徘徊、低效和迂回,我们的问题一直未有效解决,进而直接导致我们对问题的处理和理解是情绪,忽左忽右和忽高忽低,买美国国债十分纠结和敏感,对于市场行为带来混乱和错觉。

    第三,面对美元独特的货币地位,面对我们自己纠结和改革不大的局面,我们买入美债和抛出美债是不得已而为,也是国际环境的必然所为。

    尽管持有美债绝非好的选择,但也是无奈的选择和唯一的选择。中美经济、贸易、金融和投资的链接和合作密切愈加。从这个角度看问题,为确保美国的金融体系不至于陷入僵局和恶化,这同样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也是美国的战略需要。

    虽然,我们无法掌控外汇储备的安全,即使真能抛掉全部美债,但面对现实的国际外汇体制下,我国无法改变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的现实,结果只能是我们不能继续成为债主,也无法保全财富。从长远角度看,美元一直独霸的局面将会进一步强化,而非削弱或有崩溃风险,我们必须理性和理智面对美债的投资选择和资产配置。

    总之,美债买入和卖出是一种市场行为,并不能用情绪评论。 (责任编辑:刘阳禾)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