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局: “外储缩水”不要过度解读
信息来自:东方早报(上海) · 作者: · 日期:10-02-2015

2014-10-24

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在三季度毫无征兆地减少了一千亿美元,引发市场多种揣测。对此,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外汇局)10月23日在前三季度外汇收支数据等情况发布会上回应称,这主要是缘于美元汇率在国际市场上走强引起的汇率折算变化。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当日表示:“外汇储备余额增长放缓将成为一种新常态,这符合改革的方向。外汇储备进入“有增有减”新时代,反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

美元升值致外储下降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增幅不断减缓。一季度增长1258亿美元,二季度仅增约400亿美元,9月末外汇储备更首现负增长。而上一次外汇储备出现季度减少发生在2012年二季度,当时中国外汇储备数据出现了650亿美元的季度减少。

对于外汇储备的下降,管涛将其归因为美元升值: “今年三季度,美元指数上升7.7%。中国外汇储备里面,除了美元资产以外,还有其他一些非美元资产,需要折算成美元对外公布,美元升值就会导致非美元资产在折算成美元时金额减少。”

央行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89万亿美元,而截至6月末,央行公布的外汇储备余额还是3.99万亿美元,三季度恰好少了1000亿美元。

数据一出炉,结合此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5月“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实际上是国家的一个沉重负担”的公开表态,不少机构就纷纷揣测,央行可能出售了美元资产,以减少外汇储备资产。

而在昨日的发布会上,管涛则反复多次强调,不必对外汇储备的这种波动过度解读。

同时管涛强调,账面的估值变动和实际的损益并不是一回事。

“折算造成的余额变化只是账面的估值变化,并不是实际的损失,也不会有实际的跨境资金流动。”管涛表示,“而且现在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达到三四万亿美元,未来国际市场上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可能还会造成外汇储备余额变动,但影响比较有限,主要货币汇率是有涨有跌的,对于这种波动的影响不必过度解读。”

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

对于中国外储的下降,新华社援引专家的话表示,前三季度外汇储备增长放缓、余额波动频繁的背后,反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

在2014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就作为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再次被提及。今年,中国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方面也推出不少举措,扩大了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区间,央行也在逐步淡出常态式的外汇市场干预。

“在此背景下,市场自求平衡、外汇储备余额增长放缓就会变成一种新常态,符合改革的方向,应该用平常心看待外汇储备余额的波动。”管涛说。

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宏观研究员赵庆明认为,中国外汇储备改变了以往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而趋于稳定,这是中国多年来期待看到的结果。“随着外贸和人民币汇率逐渐趋于平衡,中国外汇储备出现季度、月度增减交替将成为常态。”

资本外流并非风险

虽然反复强调外汇储备减少无需过度解读,但管涛在发布会上也承认,当前中国有资本外流,但他指出资本外流并非风险或者问题。

国家外汇局昨日同时公布的最新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资本正在流出中国。

数据显示,2014年9月,银行代客结汇9920亿元人民币,售汇10403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逆差482亿元人民币。这是自2012年9月以来,银行代客结售汇两年来首度出现逆差。

管涛表示,当存在较大贸易顺差,必然对应着资本项下净流出,这不应被视为风险或者问题,他同时指出,这有利于实现中国国际收支自主性平衡,为央行改善宏观调控、扩大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创造了有利条件。

管涛同时强调,现在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比较大,即便将来由于跨境资金流动的双向波动,外储出现阶段性回调也是可以承受的,这是中国抵御外部冲击的一个强有力的基础。

谈到未来的跨境资金走势,管涛认为,未来中国跨境资金流动将在震荡中保持基本平衡。由于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有所增加,可能会使得跨境资金流动双向波动成为一种新常态。未来影响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因素,有偏流入的,也有偏流出的。
 
 

录入编辑:任凭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