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峰会显帝国主义真面目
信息来自:美国中文网 · 作者: · 日期:14-12-2009

台湾中国时报15日发表文章指出,哥本哈根气候会议若说是帝国主义与受剥削国家的斗争会议,似乎过于情绪化。但西方工业大国在问题争论上,却处处显示帝国主义的面貌。

    12月14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会场外,数千名注册人员在等待入场。这些人员等待数小时后,绝大多数没能领取到证件,未能进入会场。新华社记者武巍摄

文章指出,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工业化生产排放二氧化碳二百年了。这历史责任要一笔抹杀吗?现在却居然在排放基准年上做文章,一般说是应从一九九0年开始,而美国竟要从二00五年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说:我们从什么年起,你们也应如此,表面公平,其实将“历史债”完全赖掉了。

发达国家已步入后工业化时代,二氧化碳排放已接近历史高峰,今后有逆减的可能,但发展中国家正走上工业化之路,排放量必然增加,不冒烟,水泥钢铁怎样生产?这公平吗?

《华尔街日报》有篇文字算有良心。它说,世界上大多数MP3播放器是中国制造,那里的能源多来自煤炭,生产一个MP3会增加十七磅的碳排量。iPod同数以千计其它中国工厂产品一样,如果美国公司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出口,被欧美的消费者使用,中国政府应该为这排放量负责吗?事实上欧美跨国公司将产品交由发展中国家生产,自己赚大钱,然后将排放量算在发展中国家头上,这公平吗?

现在发达国家人口占全球二○%,其排放量却占七五%,发达国还对开发中国家说三道四,这公平吗?

发达国家掌握了环境保护及新能源开发技术,但却以此作为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商品,鼓动发展中国家向其订购,准备大大地赚钱,它毫无无偿转让技术之意,另一方面又压迫发展中国家快速进行环保,这公平吗?

既然规定发达国家应在二0二0年前每年拿出若干钱来补偿发展中国家的损失,为什么欧盟只肯拨未来三年的钱,另外十余年的钱怎办?是否搪塞三年就算了?钱数又远不如发展中国家所提,美国甚至说中国在抑制排放量做得不够,所以不能拿补偿金,这就难免使中国大怒,出席大会的副外长何亚非直指美国首席代表斯特恩说:“我不想说这位先生是无知,但我想他缺乏常识,或者十分不负责任”。哪里一个国家做了多少,是由根本不签署《京都议定书》的美国来决定的吗?

处处都可看到帝国主义的表现。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