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介
信息来自:人民网 · 作者: · 日期:18-12-2009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0多个国家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公约》的最终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的水平。

      《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详细] 

       《京都议定书》——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

  《京都议定书》需要占199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之后,才能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中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详细]

         巴厘路线图  2007年12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3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3次缔约方会议,会议着重讨论“后京都”问题。“巴厘路线图”的核心是促进公约和议定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路线图,启动了为期两年的新一轮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详细]
 
历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
◆ 1995年3月 首次缔约方大会 德国柏林
会议通过了《柏林授权书》等文件
◆1996年7月8日 第二次 瑞士日内瓦
 就“柏林授权”所涉及的“议定书”起草问题进行讨论
◆1997年12月 第三次缔约方大会 日本京都
 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对2012年前主要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种类、减排时间表和额度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1998年11月 第四次缔约方大会 布宜诺斯艾利斯
 一直以整体出现的发展中国家集团分化为3个集团
◆1999年10月 第五次缔约方大会 德国波恩
 通过了《公约》附件并就技术开发与转让、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型期国家的能力建设问题进行了协商
◆ 2000年11月 第六次缔约方大会 荷兰海牙
 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坚持要大幅度折扣它的减排指标,因而使会议陷入僵局
◆ 2001年10月 第七次缔约方大会 摩洛哥马拉喀什
 通过了有关京都议定书履约问题的一揽子高级别政治决定,形成马拉喀什协议文件
◆ 2002年10月,第八次缔约方大会 印度新德里
 会议通过《德里宣言》,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进行
◆2003年12月 第九次缔约方大会 意大利米兰
为了抑制气候变化,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会议通过了约20条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环保决议 
◆2004年12月 第十次缔约方大会 布宜诺斯艾利斯
与会代表围绕《公约》生效10周年来取得的成就和未来面临的挑战、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温室气体减排政策以及在公约框架下的技术转让、资金机制、能力建设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2005年11月,第十一次缔约方大会 加拿大蒙特利尔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此次会议最终达成了40多项重要决定,本次大会取得的重要成果被称为“控制气候变化的蒙特利尔路线图”
◆2006年11月 第十二次缔约方大会 肯尼亚内罗毕
这次大会达成包括“内罗毕工作计划”在内的几十项决定,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在管理“适应基金”的问题上取得一致
◆2007年12月 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 印尼巴厘岛
会议着重讨论“后京都”问题,大会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启动了加强《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全面实施的谈判进程,致力于在2009年年底前完成《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12年到期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安排的谈判并签署有关协议
◆2008年12月 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 波兰波兹南
2008年7月8日,八国集团领导人在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上就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达成一致。
◆2009年12月 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丹麦哥本哈根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大会。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