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绿港之路 (系列1)
信息来自:南洋网 · 作者:陈绛雪 · 日期:31-03-2015

低碳航运时代 迈向绿色经济

2014-12-01 

绿色时代,港口也泛绿,跟随低碳经济的趋势。在悄然不觉中,一场没有硝烟的绿色战役,早在全球港口业吹响号角,亚洲港口也纷纷朝绿色生态转型,以成就低碳港口的美好时代。

三面环海的我国,承载经济浮沉的港口至关重要,95%的商贸运输靠航运,也是国际商贸接轨的命脉,实在没有按兵不动的理由,势得列队远征,走向低碳航运之路。

绿色生态港口兴起成风,哥本哈根环境大会和全球化的低碳革命是主要推手。气候变化日益严重,开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全新时代。长久以来维系人类经济活动的港口航运,若还延续以往的模式而不思变,将被未来淘汰。

绿色港口(Green Ports),或生态港口(Eco Ports),因应而生。最先启航的,是欧美国家,经过逾10年的发展,绿低碳港口建设进展颇大,亚洲则在全球绿色经济风的吹势下,刚刚起步。

动关及履行环境责任

北美大湖区及圣劳伦斯道相关的航空公司、港口和码头经营者,早在2007年已成立“绿色港航”协会(Green Marine),发起“绿色港航成员认证”以促进绿色运输。截至2010年底,参与认证的港口已达18个,如今范围已扩大到加拿大西海岸和美国东海岸。

绿色港口的趋势在欧洲热烧。1993年成立的欧洲海港组织(European Sea Ports Organization,简称ESPO)将绿色低碳港口纳入主要推动项目,为让港口积极主动关注环境问题和履行环境责任,特别发布一个环境实施法则,并要求所有成员国签署,继而成立专门检查环境政策和实施方式的委员会。

各个签署的成员国也草拟和执行各自的环境计划,并且成为其他成员国的参考或借镜。

水运发展开辟新途径

此外,一些国际大型港口也已制定一套“世界港口气候行动计划”以及环境评估计划,在2011年更推行低港口费奖励最清洁船舶,鼓励更多港口转型,搭上绿色港口低碳经济的列车。欧洲多个著名港口如勒哈弗、不莱梅、汉堡、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都在2011年正式启用有关系统,停泊在这些港口的船舶,必须经过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二氧化物的排放水平评估。

亚洲区域的绿色航运,以中国、台湾及香港表现最积极。碳排放量高居全球之冠的中国,早在5年前已跟进绿色港口认证的策划和开展工作,为水运发展开辟新途径,广州、天津、上海等几个排名全球十大的主要商港,近年更加快速度,持续投增投巨资发展绿色港口。
 
运输业增长 碳排放增倍

交通运输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从1987年至2007年间,国际海运增加两倍,反映出货品、食物和原物料的贸易增加。运输业的增长,意味着碳排放量的增加。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简称IMO)的资料,全球碳排放的来源,以电力和热能生产居首,其次是陆路交通,接着是制造业和工地、能源工业、国际船运、国际航空、国内船运和渔业,以及铁路交通。

就目前情况,国际航运的碳排达8亿7000万吨,占全球碳排放量的3.3%!财新与国际航运专业媒体英国《劳氏日报》(Lloyd's List)于2009年的一项预测调查进一步指出,若按照目前的碳排放量增长,到了2050年,国际航运的碳排放将增加3倍。
 
碳税负担相对提高

根据目前的航运所排放的碳量,若以价格计算,每年大约60亿美元;日本海洋政策研究基金会(OPRF)于2009年的调查则预测,港口的吞吐量将从目前的10亿吨增加到24亿吨。换言之,港口船运碳排放量将随之增加,而必须承担的碳税或成本负担也将跟着提高。

印度金奈(马德拉斯)港口DP World总执行长恩纳拉素卡鲁尼善(Ennarasu Karunesan)所提供的资料,印度最大的商贸港口———金奈港口,2009年到2010年的碳排放量还呈上升之势,随后逐步转型为绿色低碳港口,碳排放量明显下降。

国际权威组织有不少关于运输交通与气候变迁的调查,国际航空和国际海运却成为例外,《京都协议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也没有将国际海运和空运的碳排放量,算进各个国家中。

尽管海港组织有一些相关的调查,却仅止于海运的碳排放量调查计算,时至今日仍未有一套全球性的减量指标。

海域污染元凶其一

绿色低碳港口的兴起,也因为环境污染

欧洲海港组织(European Sea Ports Organization,简称ESPO)的调查进一步指出,大部分海港所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依序是粉尘、疏浚处理、、港口发展(土地使用)、疏浚(挖沙卸泥)、渔业废料(土地)、港口发展(水源)、噪音、水质、交通流量及危险物品的货柜。

港口的污染源,除了船舶、港口机械、运输车辆等看得到的来源,还有油船在装卸过程中的石油溢漏、粉尘和垃圾、运载有毒化学物船舶的洗舱水、船舶排出的污水和垃圾等等,都是河流及海域污染的元凶之一。

投资设备改革硬体

简单而言,“绿色低碳港口”意即环境污染小、能源利用率高、综合效益大、发展潜力好、可持续发展的港口。不同于传统的港口运作,绿色港口将港口发展结合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几项要素,改善传统港口既存的缺点,达到人与环境、港口与社会和谐平衡,协调发展的理想目标。

顾名思义,绿色低碳港口的特征就是绿色为要素,整个过程涵盖范畴广泛而全面,从施工建设到营运的所有环节,以及港口周围的社区。

目前,全球主要的港口,绝大多数都是历史悠久的旧港口或是以传统港口建设和营运模式为依据的现代港口,全新建设的港口并不多。换言之,绿色港口只是从现有的传统港口加以提升,两者之间尚未有很明确的概念界限,主要是硬体设备上的投资和改革,运作模式方面尚未有完整的系统和依据。
 
与时并进永续未来

我国承诺在2020年减少碳排放至40%,推动绿色低碳港口,是达致目标的其中一项主要重任。

马来西亚海事机构(MMA)高级研究员纳仄里卡立(Nazery Khalid)指出,我国有95%的国际商贸运输是靠船运,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港口业务势必更加繁忙,这也意味碳排放量将跟着增加。

所以,不论是港务局、私营业者及使用者,加速推展港口改革,将港口活动所造成的碳排放和污染度降至最低,皆责无旁贷。

我国的港口业,在东南亚区表现仅次于新加坡。尽管当局深信未来发展潜能远胜环境条件有限的新加坡,但也必须承认在管理上确实落于人后。

政府极度重视港口发展,邻近新加坡的柔佛州,随着依斯干达经济特区的建设,几个主要港口也成为极度重要的商贸枢纽。

经济全球化,港口航运也转向东方亚洲,但绿色港口在我国依然是很新的课题,除了港口管理单位、使用者以及环境工程专业人士,没有多少人知道或关注这方面的发展。

绿色时代,低碳经济是必然的趋势,攸关经济兴衰的港口,比任何领域更需要与时并进,开创永续未来。
 
 

报道: 陈绛雪 摄影:陈绛雪、本报资料室、互联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